猴子們,
今天聽其他兩個病床的家長聊天,發現大家都一樣,能拜的神能求的廟都去了,醫院系統&員工的負面討論就不跟你們說了,醫院裡面所發生的事情,還有我們腦中所經歷的,希望你們永遠不需要知道。
想跟二號說的,是我想過要放棄,真的好累,看著二號身上插著六七種管子,想哭哭不出來,各種不適沒辦法排除也不能表達,還有醫院所發生的種種,我在加護病房沒辦法看著二號太久,幾度希望痛苦就到此為止,我就放手吧。
二號很努力,用力哭,用力叫,用力吃,只是睡不著,加護病房裡面跟戰場一樣,平常讓二號在很安靜的環境下睡覺這種習慣在這時候反而害了他。二號很委屈、很痛、很怕、很生氣,二號受傷讓我覺得過去所有碰到的困難都不算什麼了,也讓我發現到我是如此的沒用。
二號是媽媽的肉,媽媽更是難過到哭都哭不出來,我只能一直逼著媽媽要吃飯、要休息、要喝水、要睡覺。這是很折磨人的長期抗戰,我很慚愧二號跟媽媽都比我努力。我很怕、很累、有很多憤怒,又什麼都做不了,我需要為了你們三個更勇敢,我會努力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5/03/28
2015/03/16
二號在加護病房
二號,
你現在在加護病房,我把你從2.5公尺高的地方掉了下來,後腦砸在水泥階梯上,你的頭骨破了,腦子流血了,神經受到壓迫,現在正在觀察中。
從下午五點多你受傷開始,我請媽媽不斷的跟你說話,讓你知道我們你身邊,在南投醫院照了X光跟MRI,確認有出血之後轉臺中國醫藥學院處理,我請媽媽先帶一號回家,我跟救護車先到台中,看情況再聯絡。我一直聽著你的哭聲,確認你有動作,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死掉,看到你哭或者動手,就踏實些,你哭累了想睡了不動了,我就把臉靠過去檢查你的呼吸。直到上了救護車,剛好是塞車時間,我坐在副駕駛座,你在後面,我看不到你也聽不到你的聲音,醫護人員也沒說話,到台中的路上,我沒辦法動,努力保持鎮靜。
在台中的醫院急診區大概有一百多個家屬在旁邊等著,門是厚重的鋼門,我可以透過每次開關的時候聽一下你是否有在哭,今天是這一輩子每次聽到你大哭的時候,我會很開心的一天。在南投醫院的時候護士們小聲的彼此說眼睛只會往右看,當時候我還不知道那代表什麼,到台中才知道那是腦出血壓迫的徵兆,在台中又照了一次X光跟MRI。你媽在電話的另外一頭一直哭著,我希望能有確認的消息之後再跟她聯絡,到你從急診轉到加護病房,我回南投洗澡的時候,我的眼淚才跟著水龍頭的水一起流下來。
重症黃疸嚴重的時候,已經傷過你的腦一回了,我很努力的想讓你在安靜平和的環境發育剩下的腦子,我以為自己很保護你,很諷刺的今天是我把你從那麼高的地方摔破腦子。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活下來,只知道你不論之後多傻我們都會想辦法照顧你。
你在病床、救護車、病房的時候,害怕&哭,我都不能做些什麼,連靠近都不行,才發現到對於保護你這件事情,我能做得好少,好少,連想陪伴在你旁邊讓你知道我在,都不能。
你哥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傍晚吵你媽吵到現在,我們都好累了,明天早上會去看你,希望你好好的,平靜些。
愛你們
老猴子
你現在在加護病房,我把你從2.5公尺高的地方掉了下來,後腦砸在水泥階梯上,你的頭骨破了,腦子流血了,神經受到壓迫,現在正在觀察中。
從下午五點多你受傷開始,我請媽媽不斷的跟你說話,讓你知道我們你身邊,在南投醫院照了X光跟MRI,確認有出血之後轉臺中國醫藥學院處理,我請媽媽先帶一號回家,我跟救護車先到台中,看情況再聯絡。我一直聽著你的哭聲,確認你有動作,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死掉,看到你哭或者動手,就踏實些,你哭累了想睡了不動了,我就把臉靠過去檢查你的呼吸。直到上了救護車,剛好是塞車時間,我坐在副駕駛座,你在後面,我看不到你也聽不到你的聲音,醫護人員也沒說話,到台中的路上,我沒辦法動,努力保持鎮靜。
在台中的醫院急診區大概有一百多個家屬在旁邊等著,門是厚重的鋼門,我可以透過每次開關的時候聽一下你是否有在哭,今天是這一輩子每次聽到你大哭的時候,我會很開心的一天。在南投醫院的時候護士們小聲的彼此說眼睛只會往右看,當時候我還不知道那代表什麼,到台中才知道那是腦出血壓迫的徵兆,在台中又照了一次X光跟MRI。你媽在電話的另外一頭一直哭著,我希望能有確認的消息之後再跟她聯絡,到你從急診轉到加護病房,我回南投洗澡的時候,我的眼淚才跟著水龍頭的水一起流下來。
重症黃疸嚴重的時候,已經傷過你的腦一回了,我很努力的想讓你在安靜平和的環境發育剩下的腦子,我以為自己很保護你,很諷刺的今天是我把你從那麼高的地方摔破腦子。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活下來,只知道你不論之後多傻我們都會想辦法照顧你。
你在病床、救護車、病房的時候,害怕&哭,我都不能做些什麼,連靠近都不行,才發現到對於保護你這件事情,我能做得好少,好少,連想陪伴在你旁邊讓你知道我在,都不能。
你哥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傍晚吵你媽吵到現在,我們都好累了,明天早上會去看你,希望你好好的,平靜些。
愛你們
老猴子
2015/02/28
爭奪&獲勝
猴子們,
夢醒來我還是很惶恐,花了一點時間檢查夢中所有的細節,確認我已經不需要出差了,不會去陌生餐廳吃飯,不會去髮廊剪頭髮,電話已經換預付卡了,我跟你們在一起,都在你們身邊,冷靜下來之後,牽著媽媽的手,覺得很幸運,雖然沒有錢,日子可以過,跟媽媽在一起,跟你們在一起。
回想不論是在美國、台北,或許由於我自認是外地人,南投人習慣主動信任、退讓&息事寧人的邏輯並不是總有好結果,甚至有好多被欺負&被佔便宜的事情當下我沒感覺,是在事後有人提醒或者幾年後才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在你們出生之前我就想著要讓你們在鄉下長大,因為都市人成長過程中要爭&要贏的那種反射邏輯除了讓我很害怕之外,我不認為那是快樂的心態,而我希望你們快樂。
媽媽在台灣有時候因為是大陸人的關係,買東西被加價、權益不被告知、被欺騙,我除了心疼,也只能安慰媽媽我們日子過得去,損失可以承受,放下&往後小心點就好。
相對於都市人的爭奪&獲勝需求,南投或者湖南農村的那些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都好的心態,日子比較快樂一些。高中國文老師問過我們:「如果你把自己的家&花園弄得非常漂亮,但鄰居都是破爛不堪,那是什麼感覺?」。老師提醒我們獨善其身不如整個環境一起提昇好。2015有個新聞舉出全世界有許多富豪買了移民到火星的投資,結果是騙局一場,讓我想到許多人一直在環境中努力的累積資產,目標是搬到另外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們對於環境&周遭人地榨取&傷害不會感到任何虧欠,我想這些人如果很成功的話早晚可以搬到火星,地球對他們來說是不夠好的,我們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夠好的。
成長是修練,競爭是遊戲,相較於累積的資產&無形的「成就」,每一天所過的日子所帶來的體驗&回憶才是真的,持久的。這幾年對我來說打籃球是放鬆的方式,但有時候跟你們玩或者看到你們不舒服,還是會想到陪著你們比較重要。
這一篇並沒有什麼想法或者大道理跟你們分享,愛你們。
老猴子
2015/02/20
你們會成長,我們會老
猴子們,
最近常聽到朋友跟我說這句話,要我不要太欺負你們,之後我會倒霉。這陣子聽些長輩聊天,想起離開學校之後的一些體悟,分享一下一些角度。
我們在長大的過程會學習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思想,對象可能是長輩、老師、學長、長官等,這些人可能是年紀比較大、經驗比較多、地位比較高等,我們遵從他們所說的,聽著做,少去質疑。
慢慢的,你開始發現別人說的好像有點怪怪的,甚至到有一天,你很清楚別人說的是錯誤的。請你們不要去指正別人,或許你們是好意,但多數的長輩習慣把晚輩當小孩子,沒有意願也沒有興趣去聽晚輩的意見&說法,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去看一下學習理論,簡單的說,你們就是閉嘴不要去指正長輩的錯誤,知道自己已經成長,那就夠了。
當你們發現自己成長的那一天,也會開始看到長輩跟鸚鵡一樣,重複地跟晚輩傳述著錯誤的觀念&作法,請你們也不要去跟其他的晚輩提起長輩的錯誤,其他的晚輩不太容易相信你所知道的才是正確的,這些質疑在團體中散播開來的影響通常不太好控制。簡單的說,你們就是閉嘴不要將別人的錯誤在第三者面前提起。
你們可以在圈圈外跟該領域的專家求證,保護有錯誤的長輩,不要提起他們的名字。你們可以跟我討論,但我可能也已經老了,很多你們說的東西我都聽不懂了。你們可以跟你們的伴侶或者摯友討論,前提是你們相信這些討論只會留在你們彼此之間,不會擴散出去。
長輩可能因為年齡、資歷、經驗、地位,出於善意想幫助晚輩,將他們的知識&經驗傳承給晚輩,但長輩所經歷&學習的年代,可能比你們早了幾十年,環境已經改變,觀念&技術通常也都有更新,你們在接收的時候本來就需要去檢視。
就像是我如果跟你們分享怎樣去追女孩子&找工作,我只能說我的故事,讓你們參考我的錯誤&技巧,但你們所面臨的世代環境跟我以前碰到的之間有三十幾年的差距,你們同學跟你們說的東西應該都比我說的還更值得參考。
長輩,包含我,我們所說的各種錯誤,在我們的年代可能是正確&合宜的,我們所提出的建議,錯誤除了我們沒有持續學習新知識之外,也是因為我們與你們的世界已經脫離,有代溝。我們可能自以為是把你們當小孩子,認為你們碰過的問題我們都碰過,認為你們看到的都很粗淺,認為你們的知識很少,認為你們缺乏經驗等等。
當你們十五歲的時候,我大概五十歲了,可能連自己十五歲的時候在想些什麼都忘記了,只能用五十歲的老觀點來看十五歲的問題,說出來的話大概沒什麼參考價值,還不中聽。這也是我現在想多留下一些現在的想法,希望你們十五歲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個三十五歲的我是怎樣看一些問題的,甚至可以看到35, 45,55的我是怎麼看待同樣的事情的。
二號黃疸好些了,開始會注意人了,會自己在床上玩手、流口水、聽自己發出的聲音。一號今天到別人家看到大自己一歲的姊姊兩個人玩得好開心,開始更有主見地不斷地強調自己的意見,我覺得我很幸福可以在你們這麼小的時候觀察你們的成長,謝謝你們的母親支持我。
愛你們,
老猴子
最近常聽到朋友跟我說這句話,要我不要太欺負你們,之後我會倒霉。這陣子聽些長輩聊天,想起離開學校之後的一些體悟,分享一下一些角度。
我們在長大的過程會學習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思想,對象可能是長輩、老師、學長、長官等,這些人可能是年紀比較大、經驗比較多、地位比較高等,我們遵從他們所說的,聽著做,少去質疑。
慢慢的,你開始發現別人說的好像有點怪怪的,甚至到有一天,你很清楚別人說的是錯誤的。請你們不要去指正別人,或許你們是好意,但多數的長輩習慣把晚輩當小孩子,沒有意願也沒有興趣去聽晚輩的意見&說法,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去看一下學習理論,簡單的說,你們就是閉嘴不要去指正長輩的錯誤,知道自己已經成長,那就夠了。
當你們發現自己成長的那一天,也會開始看到長輩跟鸚鵡一樣,重複地跟晚輩傳述著錯誤的觀念&作法,請你們也不要去跟其他的晚輩提起長輩的錯誤,其他的晚輩不太容易相信你所知道的才是正確的,這些質疑在團體中散播開來的影響通常不太好控制。簡單的說,你們就是閉嘴不要將別人的錯誤在第三者面前提起。
你們可以在圈圈外跟該領域的專家求證,保護有錯誤的長輩,不要提起他們的名字。你們可以跟我討論,但我可能也已經老了,很多你們說的東西我都聽不懂了。你們可以跟你們的伴侶或者摯友討論,前提是你們相信這些討論只會留在你們彼此之間,不會擴散出去。
長輩可能因為年齡、資歷、經驗、地位,出於善意想幫助晚輩,將他們的知識&經驗傳承給晚輩,但長輩所經歷&學習的年代,可能比你們早了幾十年,環境已經改變,觀念&技術通常也都有更新,你們在接收的時候本來就需要去檢視。
就像是我如果跟你們分享怎樣去追女孩子&找工作,我只能說我的故事,讓你們參考我的錯誤&技巧,但你們所面臨的世代環境跟我以前碰到的之間有三十幾年的差距,你們同學跟你們說的東西應該都比我說的還更值得參考。
長輩,包含我,我們所說的各種錯誤,在我們的年代可能是正確&合宜的,我們所提出的建議,錯誤除了我們沒有持續學習新知識之外,也是因為我們與你們的世界已經脫離,有代溝。我們可能自以為是把你們當小孩子,認為你們碰過的問題我們都碰過,認為你們看到的都很粗淺,認為你們的知識很少,認為你們缺乏經驗等等。
當你們十五歲的時候,我大概五十歲了,可能連自己十五歲的時候在想些什麼都忘記了,只能用五十歲的老觀點來看十五歲的問題,說出來的話大概沒什麼參考價值,還不中聽。這也是我現在想多留下一些現在的想法,希望你們十五歲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個三十五歲的我是怎樣看一些問題的,甚至可以看到35, 45,55的我是怎麼看待同樣的事情的。
二號黃疸好些了,開始會注意人了,會自己在床上玩手、流口水、聽自己發出的聲音。一號今天到別人家看到大自己一歲的姊姊兩個人玩得好開心,開始更有主見地不斷地強調自己的意見,我覺得我很幸福可以在你們這麼小的時候觀察你們的成長,謝謝你們的母親支持我。
愛你們,
老猴子
2015/02/11
贏,不一定快樂
猴子們,
從國小開始參加數理資優競賽,到國中升學班,過程似乎都是很競爭的環境,但從小一直有好老師照顧,考試對我來說比較像一個大家一起參與的遊戲而不是競賽,國中國小的考試內容說真的跟資質&努力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學習方式&開竅早晚的差別而已,我爸媽不會看我的成績單,聯絡簿一直也都是我自己簽名,考好考壞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壓力。
直到一次期中考,分數比一直都是全校第一名的女同學高幾分,女同學哭得西拉嘩啦,當時的我被嚇到了,快點把考卷拿給女同學檢查,看能不能把我扣些分數,讓她開心一點。
對於考試分數,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考試之前,分數就已經在那裡了,因為自己念了多少,懂了多少,那個狀態在考試之前就已經存在,而考試是透過一些題目,不太精準地推估出一個數字來評估學習狀態。
可以把考試分數看成一個需要校正的體重計,數字的高低並不是絕對的,是浮動的,那個數字的意義,是我自己給的,我可以把他當成像是表示天氣的溫度計一樣,看著「喔,現在是這樣」不做些什麼,或者當作讓自己喪氣/激勵的數字,都可以,我通常跳過分數,只看自己哪裡做對哪裡做錯。
女同學的事件對我一輩子的影響很大,從那一刻開始,自己才開始意識到,別人對於分數的態度可能跟我不一樣,有的人對於輸贏高下非常的敏感。
例如在籃球場上,我的觀念是開始打之前高下就已經定了,身體素質、基本動作、觀念、默契&精神狀態在比賽的前後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好好的打,大家打得盡興就好。但好多人在沒有裁判的比賽中落後時不斷地犯規阻止進攻,為了贏&怕輸,這是非常常見的。
慢慢地發現,其實在朋友互動、社團、工作職場上許多環境,都有許多的輸贏高下,有時候我會讓別人贏,少作,少說&少爭一些,因為我真心的認為這是我喜歡的狀態:大家都開心。但同時,我心中其實也有許多想要爭高下的想法。
爭誰交往過的女孩子多,誰有的唱片比較多,誰比較兇狠,誰比較特異獨行,誰的經歷比較不同,誰作的事情比較難,誰去過的地方比較多,誰賺的錢比較多。我猜這些競爭是在環境中學習來的,這些競爭可以是有趣的,可是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好玩的比例就少了,嫉妒、憎恨、壓力等負面的情緒就來了,影響了心態&行為到了傷害他人的程度,想贏&怕輸,都不是會讓人愉快的出發點。
今早碰巧做了個夢,我考上了研究所,在找宿舍、租屋環境,在認識學校附近的環境,在規劃研究所要專攻的題目、生活型態&作息,因為是在北部的學校,還有以前的女朋友提供住所希望我跟她一起居住。由於我已經結婚了,婉拒其好意,想著獨自工作的媽媽跟你們,思考著研究所這個決定所要犧牲&回報是否值得,決定要回家跟媽媽討論,想省點錢,就用走的(可能是做夢,沒想到從台北走回南投是一件怪事),走得好累,不想花錢,走到一個百貨公司喝水,離開時經過一個美髮店順便問我走到哪裡了?裡面的員工跟我說到了宜蘭了,我笑著癱坐在地上,說自己走錯方向了,問著怎樣走可以穿越中央山脈走回南投,回絕女店員的邀約,男店長則是願意開車帶我去車站,我也想快點回家找媽媽,想著搭高鐵算了...
醒來看到你們,想法就很清楚了,我不會去念研究所,除了跟你們分開,還要讓媽媽辛苦工作帶著你們,我想學的東西在家中都可以想辦法學,跟媽媽還有你們在一起是真的。
提這個夢,希望你們在以後的日子,發現任何的競爭已經不像遊戲那邊有趣,而開始有嫉妒、憎恨&壓力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冷靜一下,看爭的東西是環境鼓勵人們爭的,還是你們自己心中想要的,你們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真的,那已經無關輸贏,不論努力的結果如何,整個過程都會是踏實、平靜&幸福的。輸贏高下是一個假議題,人生不需要贏,贏也不一定會快樂,不論分數如何&別人怎麼看待你們,你們都還是自己,為了自己真心想要的幸福努力過生活,這才是真的。
愛你們,
老猴子
從國小開始參加數理資優競賽,到國中升學班,過程似乎都是很競爭的環境,但從小一直有好老師照顧,考試對我來說比較像一個大家一起參與的遊戲而不是競賽,國中國小的考試內容說真的跟資質&努力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學習方式&開竅早晚的差別而已,我爸媽不會看我的成績單,聯絡簿一直也都是我自己簽名,考好考壞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壓力。
直到一次期中考,分數比一直都是全校第一名的女同學高幾分,女同學哭得西拉嘩啦,當時的我被嚇到了,快點把考卷拿給女同學檢查,看能不能把我扣些分數,讓她開心一點。
對於考試分數,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考試之前,分數就已經在那裡了,因為自己念了多少,懂了多少,那個狀態在考試之前就已經存在,而考試是透過一些題目,不太精準地推估出一個數字來評估學習狀態。
可以把考試分數看成一個需要校正的體重計,數字的高低並不是絕對的,是浮動的,那個數字的意義,是我自己給的,我可以把他當成像是表示天氣的溫度計一樣,看著「喔,現在是這樣」不做些什麼,或者當作讓自己喪氣/激勵的數字,都可以,我通常跳過分數,只看自己哪裡做對哪裡做錯。
女同學的事件對我一輩子的影響很大,從那一刻開始,自己才開始意識到,別人對於分數的態度可能跟我不一樣,有的人對於輸贏高下非常的敏感。
例如在籃球場上,我的觀念是開始打之前高下就已經定了,身體素質、基本動作、觀念、默契&精神狀態在比賽的前後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好好的打,大家打得盡興就好。但好多人在沒有裁判的比賽中落後時不斷地犯規阻止進攻,為了贏&怕輸,這是非常常見的。
慢慢地發現,其實在朋友互動、社團、工作職場上許多環境,都有許多的輸贏高下,有時候我會讓別人贏,少作,少說&少爭一些,因為我真心的認為這是我喜歡的狀態:大家都開心。但同時,我心中其實也有許多想要爭高下的想法。
爭誰交往過的女孩子多,誰有的唱片比較多,誰比較兇狠,誰比較特異獨行,誰的經歷比較不同,誰作的事情比較難,誰去過的地方比較多,誰賺的錢比較多。我猜這些競爭是在環境中學習來的,這些競爭可以是有趣的,可是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好玩的比例就少了,嫉妒、憎恨、壓力等負面的情緒就來了,影響了心態&行為到了傷害他人的程度,想贏&怕輸,都不是會讓人愉快的出發點。
今早碰巧做了個夢,我考上了研究所,在找宿舍、租屋環境,在認識學校附近的環境,在規劃研究所要專攻的題目、生活型態&作息,因為是在北部的學校,還有以前的女朋友提供住所希望我跟她一起居住。由於我已經結婚了,婉拒其好意,想著獨自工作的媽媽跟你們,思考著研究所這個決定所要犧牲&回報是否值得,決定要回家跟媽媽討論,想省點錢,就用走的(可能是做夢,沒想到從台北走回南投是一件怪事),走得好累,不想花錢,走到一個百貨公司喝水,離開時經過一個美髮店順便問我走到哪裡了?裡面的員工跟我說到了宜蘭了,我笑著癱坐在地上,說自己走錯方向了,問著怎樣走可以穿越中央山脈走回南投,回絕女店員的邀約,男店長則是願意開車帶我去車站,我也想快點回家找媽媽,想著搭高鐵算了...
醒來看到你們,想法就很清楚了,我不會去念研究所,除了跟你們分開,還要讓媽媽辛苦工作帶著你們,我想學的東西在家中都可以想辦法學,跟媽媽還有你們在一起是真的。
提這個夢,希望你們在以後的日子,發現任何的競爭已經不像遊戲那邊有趣,而開始有嫉妒、憎恨&壓力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冷靜一下,看爭的東西是環境鼓勵人們爭的,還是你們自己心中想要的,你們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真的,那已經無關輸贏,不論努力的結果如何,整個過程都會是踏實、平靜&幸福的。輸贏高下是一個假議題,人生不需要贏,贏也不一定會快樂,不論分數如何&別人怎麼看待你們,你們都還是自己,為了自己真心想要的幸福努力過生活,這才是真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24
女巫的危險之處
猴子們,
地圖可以描繪世界,就像符碼可以包含許多意義,但地圖沒辦法呈現世界,符碼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代表目標。女巫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因為製造了女巫而忽視了現實。用更白話的方式說,關於社會中的問題,找個“人”怪罪是很危險的事情。
就像是歐洲過去發生瘟疫的時候,政府、教會&民眾拉出個「女巫」來燒死之後,大家恐懼降低了,不安全感造成的不理性情緒得以發洩了,卻忘了政府沒有處理好排水疏通、醫院沒有做好傳染控制、民眾沒有做好衛生照護才是瘟疫發生的原因,也是因為問題沒有解決,有責任的民眾&政府都沒有從自身做改變,瘟疫持續發生,女巫也燒不完。
政黨政治中,每一個政黨都將其他政黨當成女巫,藉以團結支持群眾,除了讓民眾的情緒得以抒發之外,整個社會的問題卻容易被放在一旁,不會真的去處理。女巫的能耐沒那麼大可以搞垮整個社會,政府、宗教&社會組織也沒有本事可以拯救世界,社會問題需要每一個公民從各個小環節一點一點改善,才有機會得以解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答案的一部分,一起去面對真實的問題,就可以把問題解決。
愛你們,
老猴子
地圖可以描繪世界,就像符碼可以包含許多意義,但地圖沒辦法呈現世界,符碼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代表目標。女巫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因為製造了女巫而忽視了現實。用更白話的方式說,關於社會中的問題,找個“人”怪罪是很危險的事情。
就像是歐洲過去發生瘟疫的時候,政府、教會&民眾拉出個「女巫」來燒死之後,大家恐懼降低了,不安全感造成的不理性情緒得以發洩了,卻忘了政府沒有處理好排水疏通、醫院沒有做好傳染控制、民眾沒有做好衛生照護才是瘟疫發生的原因,也是因為問題沒有解決,有責任的民眾&政府都沒有從自身做改變,瘟疫持續發生,女巫也燒不完。
政黨政治中,每一個政黨都將其他政黨當成女巫,藉以團結支持群眾,除了讓民眾的情緒得以抒發之外,整個社會的問題卻容易被放在一旁,不會真的去處理。女巫的能耐沒那麼大可以搞垮整個社會,政府、宗教&社會組織也沒有本事可以拯救世界,社會問題需要每一個公民從各個小環節一點一點改善,才有機會得以解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答案的一部分,一起去面對真實的問題,就可以把問題解決。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22
別高估自己的記憶、判斷力&道德觀
猴子們,
這幾年在看關於認知、理性邏輯&道德的一些研究,心得是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判斷力&道德觀,理解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即時建造、判斷通常是先提出個反射決策接著補充支持論點、道德制他作用大於自制,如此一來對於許多感到困惑衝突的狀況就比較容易釋懷了。
我們的大腦容錯能力很高,或許高到有點危險,以至於在進行所謂’回憶‘的這個動作的時候,大腦嘗試搜尋片段概念&資訊,建立可能路徑拼湊出回憶的樣貌時,常取得錯誤的資訊&連結而建構出假的回憶。我們的記憶很多時候都是不正確的,然而當大腦拼湊出一個結果而受到挑戰,並且無法重新組織其他結論的時候,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接著「合理化」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出現了。圓謊、自我催眠&集體催眠是我們天生具有的能力,其行為並沒有惡意,為單純的自我保護行為,因此當這些行為受到進一步的挑戰、質疑的時候,會有更進一步激烈的反抗動作。「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個很好的座右銘,所有的人類都會自我矛盾,接受這事實並用更「符合人性」的方式來應對此現象日子會比較好過。
我們很少做所謂的「判斷」,相較於邏輯思考,我們的腦子連結概念非常地快速,可以在幾毫秒內取得類似概念、感覺、行為模式組合而反射出一個結論,當我們放棄這個反射結論之後,開始「想」,這個判斷就要花許多時間了。當我們用反射拼湊結論的時候,除了其中的記憶可能是錯誤之外,資訊也通常是片段不全的,很少會做出好的決定,通常是「安全」的決定,而當我們的決定被挑戰之後,自我防衛機制開始出現,「合理化」的行為就出現了。認知這個現象之後,可以提醒我們對自己的決定不要太有自信,比較容易去反省,對於別人不理性的決策也可以比較溫和地去幫助別人釐清狀況做更好的決定。
我小時候接觸佛教、基督教&希臘寓言故事比較多,這些說法提供了我道德觀的建構元素。經過與其他文化&觀念的人們交流碰撞之後,慢慢地發現道德如果不是用來自我約束,就是被用來攻擊&限制他人的武器。道德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證實了我的懷疑,不論在族群、政治、宗教上都是,道德是一套規則用來區分他我、彰顯權力、控制族群的工具,其心理需求來自族群自我保護、內部控制&擴張奪取的需要衍生。尊重多元的道德觀,在合理的範圍內禮貌性的配合,自己選擇的道德觀多用在自我反省,避免把自己的道德觀用來批判制約他人,遠離「是非高下」這種沒有意義的爭論。在此可將道德延伸到任何的一種社會評價上,文化、藝術、生活方式、消費方式都有人在分高下,除了社會小團體自發的價值觀競爭之外,更多是政治&商業行為操作,需要小心辨認。最簡單的做法,把道德觀當「個人偏好」看待。
愛你們,
老猴子
這幾年在看關於認知、理性邏輯&道德的一些研究,心得是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判斷力&道德觀,理解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即時建造、判斷通常是先提出個反射決策接著補充支持論點、道德制他作用大於自制,如此一來對於許多感到困惑衝突的狀況就比較容易釋懷了。
我們的大腦容錯能力很高,或許高到有點危險,以至於在進行所謂’回憶‘的這個動作的時候,大腦嘗試搜尋片段概念&資訊,建立可能路徑拼湊出回憶的樣貌時,常取得錯誤的資訊&連結而建構出假的回憶。我們的記憶很多時候都是不正確的,然而當大腦拼湊出一個結果而受到挑戰,並且無法重新組織其他結論的時候,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接著「合理化」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出現了。圓謊、自我催眠&集體催眠是我們天生具有的能力,其行為並沒有惡意,為單純的自我保護行為,因此當這些行為受到進一步的挑戰、質疑的時候,會有更進一步激烈的反抗動作。「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個很好的座右銘,所有的人類都會自我矛盾,接受這事實並用更「符合人性」的方式來應對此現象日子會比較好過。
我們很少做所謂的「判斷」,相較於邏輯思考,我們的腦子連結概念非常地快速,可以在幾毫秒內取得類似概念、感覺、行為模式組合而反射出一個結論,當我們放棄這個反射結論之後,開始「想」,這個判斷就要花許多時間了。當我們用反射拼湊結論的時候,除了其中的記憶可能是錯誤之外,資訊也通常是片段不全的,很少會做出好的決定,通常是「安全」的決定,而當我們的決定被挑戰之後,自我防衛機制開始出現,「合理化」的行為就出現了。認知這個現象之後,可以提醒我們對自己的決定不要太有自信,比較容易去反省,對於別人不理性的決策也可以比較溫和地去幫助別人釐清狀況做更好的決定。
我小時候接觸佛教、基督教&希臘寓言故事比較多,這些說法提供了我道德觀的建構元素。經過與其他文化&觀念的人們交流碰撞之後,慢慢地發現道德如果不是用來自我約束,就是被用來攻擊&限制他人的武器。道德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證實了我的懷疑,不論在族群、政治、宗教上都是,道德是一套規則用來區分他我、彰顯權力、控制族群的工具,其心理需求來自族群自我保護、內部控制&擴張奪取的需要衍生。尊重多元的道德觀,在合理的範圍內禮貌性的配合,自己選擇的道德觀多用在自我反省,避免把自己的道德觀用來批判制約他人,遠離「是非高下」這種沒有意義的爭論。在此可將道德延伸到任何的一種社會評價上,文化、藝術、生活方式、消費方式都有人在分高下,除了社會小團體自發的價值觀競爭之外,更多是政治&商業行為操作,需要小心辨認。最簡單的做法,把道德觀當「個人偏好」看待。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12
二號滿月了
猴子們,
二號滿月了,因為血液中有針對自己的抗體,晃膽指數退不下來,吃不好、睡不好、排泄不順,大多時候在昏迷&不舒服的狀態,挺辛苦的,這一個月真的好長。
跟媽媽說二號要感謝一號,因為有一號的訓練,我們對於二號的照顧特別有耐心,至今對二號說過最狠的話大概就是「不然你要我怎樣?」「再吵就把你丟掉」,至於對一號說過的話,都不太敢回想了。
為了不讓一號感覺到冷落,我跟媽媽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去比較你們兩個,不要用二號來懲罰一號,要記得對一號也有耐心,比平常更常抱一號,跟一號玩&說話。
黃疸的副作用就是吃拉量雖然都不多,但是卻很頻繁,要讓媽媽在晚上十一點&兩點之間能好好睡覺養肝,照顧二號我是排晚上十點以後的班,大概到早上五點睡覺,媽媽因為半夜漲奶&對於二號的哭聲比較敏感,媽媽睡得非常的少,能連續好好的睡個三個小時不受到小孩影響是媽媽現階段最大的享受。
二號不會像一號那樣大哭,但知道二號不舒服,聽二號持續不間斷的小小叫聲,精神壓力挺大的,就算只是抱著,聽這聲音一兩個小時都會覺得精神耗弱很累。我跟媽媽最滿足的時候,就是看到你們兩個都吃飽,心情好好地睡覺,看著你們睡覺我們都捨不得睡了。
這幾天對我來說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一手抱著二號睡覺或吃奶,一號躺在我身上看卡通或睡覺,當媽媽在房間好好睡覺,你們兩個都躺在我身上睡覺的時候,我覺得好安心,好平靜。
二號滿月了,一號對於二號的敵意也沒有之前那麼強烈了,我們都一起努力好好過生活吧。
愛你們,
老猴子
二號滿月了,因為血液中有針對自己的抗體,晃膽指數退不下來,吃不好、睡不好、排泄不順,大多時候在昏迷&不舒服的狀態,挺辛苦的,這一個月真的好長。
跟媽媽說二號要感謝一號,因為有一號的訓練,我們對於二號的照顧特別有耐心,至今對二號說過最狠的話大概就是「不然你要我怎樣?」「再吵就把你丟掉」,至於對一號說過的話,都不太敢回想了。
為了不讓一號感覺到冷落,我跟媽媽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去比較你們兩個,不要用二號來懲罰一號,要記得對一號也有耐心,比平常更常抱一號,跟一號玩&說話。
黃疸的副作用就是吃拉量雖然都不多,但是卻很頻繁,要讓媽媽在晚上十一點&兩點之間能好好睡覺養肝,照顧二號我是排晚上十點以後的班,大概到早上五點睡覺,媽媽因為半夜漲奶&對於二號的哭聲比較敏感,媽媽睡得非常的少,能連續好好的睡個三個小時不受到小孩影響是媽媽現階段最大的享受。
二號不會像一號那樣大哭,但知道二號不舒服,聽二號持續不間斷的小小叫聲,精神壓力挺大的,就算只是抱著,聽這聲音一兩個小時都會覺得精神耗弱很累。我跟媽媽最滿足的時候,就是看到你們兩個都吃飽,心情好好地睡覺,看著你們睡覺我們都捨不得睡了。
這幾天對我來說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一手抱著二號睡覺或吃奶,一號躺在我身上看卡通或睡覺,當媽媽在房間好好睡覺,你們兩個都躺在我身上睡覺的時候,我覺得好安心,好平靜。
二號滿月了,一號對於二號的敵意也沒有之前那麼強烈了,我們都一起努力好好過生活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03
二號住院了
猴子們,
兩間醫院進出了幾次,二號還是因為黃疸住院了,上午送到醫院之後,老實說今天下午是我這一年來睡得最好的一次,感覺像是在渡假,媽媽還開玩笑說送到醫院全天照顧比請看護便宜。
必須跟二號坦白的是,照顧二號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有照顧一號的時候那麼小心。我們以為自己有經驗了,很熟悉了。事實上是餵奶、拍膈&觀察黃疸這些小事情我們都沒做好,媽媽的飲食比較隨意,對於二號尿布的更換&洗澡也沒有一號頻繁。黃疸也是黃了兩個星期了才開始看醫生,如果是當初一號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拖這麼久。
估計二號大概需要照光三天,我們休息完之後也會重新調整照顧你們兩個的方式,希望我們都更好。
愛你們
老猴子
兩間醫院進出了幾次,二號還是因為黃疸住院了,上午送到醫院之後,老實說今天下午是我這一年來睡得最好的一次,感覺像是在渡假,媽媽還開玩笑說送到醫院全天照顧比請看護便宜。
必須跟二號坦白的是,照顧二號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有照顧一號的時候那麼小心。我們以為自己有經驗了,很熟悉了。事實上是餵奶、拍膈&觀察黃疸這些小事情我們都沒做好,媽媽的飲食比較隨意,對於二號尿布的更換&洗澡也沒有一號頻繁。黃疸也是黃了兩個星期了才開始看醫生,如果是當初一號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拖這麼久。
估計二號大概需要照光三天,我們休息完之後也會重新調整照顧你們兩個的方式,希望我們都更好。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02
瓦斯、柴火、稻火
猴子們,
今天跟媽媽討論微波爐煮的東西味道跟瓦斯爐不同的時候,媽媽提到。柴火將鐵鍋燒到火紅之後炒菜特別好吃,或許是火夠大&溫度夠高,沒有加上調味料的菜也特別好吃,相較起來用瓦斯爐炒的菜就是用激的,用水激出來,味道沒那麼好。
煮油坨子的時候就需要用稻草來控制溫度,稻草容易點燃讓火變大,但也熄得快,所以需要坐在爐子旁用稻草的量來控制火的大小。
看過一些討論提到柴火跟其他加熱方式的討論,分子之類的我還沒研究,有時間再來看一下。家中烤pizza用一個溫度比較穩定的大烤箱還有一個小的,我一直想搭一個磚爐烤Pizza,現階段比較不實際,或許等你們大一點再說,或許我們在後院做一個往後烤披薩跟肋排用。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跟媽媽討論微波爐煮的東西味道跟瓦斯爐不同的時候,媽媽提到。柴火將鐵鍋燒到火紅之後炒菜特別好吃,或許是火夠大&溫度夠高,沒有加上調味料的菜也特別好吃,相較起來用瓦斯爐炒的菜就是用激的,用水激出來,味道沒那麼好。
煮油坨子的時候就需要用稻草來控制溫度,稻草容易點燃讓火變大,但也熄得快,所以需要坐在爐子旁用稻草的量來控制火的大小。
看過一些討論提到柴火跟其他加熱方式的討論,分子之類的我還沒研究,有時間再來看一下。家中烤pizza用一個溫度比較穩定的大烤箱還有一個小的,我一直想搭一個磚爐烤Pizza,現階段比較不實際,或許等你們大一點再說,或許我們在後院做一個往後烤披薩跟肋排用。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2/01
選舉的技術障礙&陷阱
猴子們,
2014/11/29的台北市長選舉,有一個沒有黨派的候選人獲選了,找到當選一年前他所說的一些話:
「藍綠是個假議題,選舉的時候大家拿旗子來搖一搖,如果沒有藍綠的話,就要真的要開始講政見,那就痛苦了」
「台灣選舉經費太高是很大的問題,選一個市長要兩億三億,請問誰捐錢給你?最有錢的都是建商營造商,平常選舉都拿他們的錢,到時候要怎麼去跟人翻臉?」
「一個運動就從少少錢就可以選舉開始,沒有欠建商的錢,要打建商就可以打建商」
有個討論話題叫「民主的幻象」,過去在美國比較受到注意,現在在台灣也有比較多人在注意了,概念上大概是說對於社會的主導階級,專制社會相對於民主社會對於社會的控制更不利,在專制社會的制衡架構中是政府 v.s. 人民,有直接衝突會有革命,而在民主政治中,衝突則是在人民&人民之間,政府是第三方代理人的角色,主導階級不但不會有直接衝突,同時可透過資助各黨派候選人進行運作,民眾焦點是在政治人物上而不是主導階級。人們對於民主有著美好的幻想,認為自己有力量,有選擇,但由於選舉的技術障礙,台灣的選舉其實跟香港的選舉差異不大,人們能有的選擇是主導階級給予的。
當選舉的技術門檻是資金、基層樁腳動員資源、媒體關係宣傳資源,而不是候選人的能力、政見&作為,工人、農人、年輕人在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弱勢族群有能力改變社會的人們,沒有機會取得政治資源來進行社會改造。而政黨又有黨紀&黨綱等遊戲規則的前提下,參與政黨的政治人物並不是為了民眾服務,而是為了政黨而動作。
不論是食品安全的統一&頂新,主要建商&金融機構,對於政治人物的吸收都是不分藍綠的,也是如此不論是哪個政黨當選,拿人手軟,企業可以不斷地吞食公共預算、資源&土地,有違法情事時,判決&罰則到最後都可以不了了之。並不是企業&銀行都很壞,只是遊戲規則引誘人犯罪,人們坐在一堆鈔票後面的時候,就看不到自己的作為對於其他人有多少傷害。
希望這個世界會更好,
老猴子
2014/11/29的台北市長選舉,有一個沒有黨派的候選人獲選了,找到當選一年前他所說的一些話:
「藍綠是個假議題,選舉的時候大家拿旗子來搖一搖,如果沒有藍綠的話,就要真的要開始講政見,那就痛苦了」
「台灣選舉經費太高是很大的問題,選一個市長要兩億三億,請問誰捐錢給你?最有錢的都是建商營造商,平常選舉都拿他們的錢,到時候要怎麼去跟人翻臉?」
「一個運動就從少少錢就可以選舉開始,沒有欠建商的錢,要打建商就可以打建商」
有個討論話題叫「民主的幻象」,過去在美國比較受到注意,現在在台灣也有比較多人在注意了,概念上大概是說對於社會的主導階級,專制社會相對於民主社會對於社會的控制更不利,在專制社會的制衡架構中是政府 v.s. 人民,有直接衝突會有革命,而在民主政治中,衝突則是在人民&人民之間,政府是第三方代理人的角色,主導階級不但不會有直接衝突,同時可透過資助各黨派候選人進行運作,民眾焦點是在政治人物上而不是主導階級。人們對於民主有著美好的幻想,認為自己有力量,有選擇,但由於選舉的技術障礙,台灣的選舉其實跟香港的選舉差異不大,人們能有的選擇是主導階級給予的。
當選舉的技術門檻是資金、基層樁腳動員資源、媒體關係宣傳資源,而不是候選人的能力、政見&作為,工人、農人、年輕人在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弱勢族群有能力改變社會的人們,沒有機會取得政治資源來進行社會改造。而政黨又有黨紀&黨綱等遊戲規則的前提下,參與政黨的政治人物並不是為了民眾服務,而是為了政黨而動作。
不論是食品安全的統一&頂新,主要建商&金融機構,對於政治人物的吸收都是不分藍綠的,也是如此不論是哪個政黨當選,拿人手軟,企業可以不斷地吞食公共預算、資源&土地,有違法情事時,判決&罰則到最後都可以不了了之。並不是企業&銀行都很壞,只是遊戲規則引誘人犯罪,人們坐在一堆鈔票後面的時候,就看不到自己的作為對於其他人有多少傷害。
希望這個世界會更好,
老猴子
2014/11/27
長子
一號,
今天你不願意跟媽媽一同睡覺,我們猜應該是弟弟睡在媽媽身邊的緣故。如果用你現在的年紀兩歲多來理解你,會覺得你挺小的,但想到你跟我們已經朝夕相處兩年多了,忽然又覺得你好大了。你會捉弄我們,會藏東西,知道陰奉陽違,會看臉色等。我跟媽媽都是家中的長子,對於你或許比其他家庭的孩子苛刻些,今天忽然想到,其實你弟的出現也才兩個星期,兩個星期要你從家中唯一的小孩一下子變成我們概念中的哥哥,兩年來的相處模式突然改變,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孩子來說,真的太難為你了。
你這一輩子因為[長子]這個包袱會受到的差別待遇,我跟媽媽都很熟悉,你會被要求做為榜樣,大人對你的要求會比較多,除了責任大多放在你身上之外,你承受的責難也會比較多。除了家人之外,整個社會都期望著你要懂得分享,要會忍讓、節制、犧牲,把你有的好的&喜歡的都分給別人。你需要會照顧人,能體貼地替別人著想,你被指望著要有能力保護人,有本事提供他人所需,人們認定你是付出的那一方,而不是伸手的那一個。
到了現在我才開始懂,家庭研究中所說的長子特質,並不是先天俱來,是後天養成。你被要求訓練久了,慢慢地比起其他人更習慣守時守法&尊重道德習俗,唯一會去出頭爭取的時候,是為了別人爭,一輩子努力累積的能力&資源,都是為了讓別人能過得更好。低頭、退讓、付出將會成為你的反射性行為模式,組織、社會&團體的利益&和諧會被你擺在個人情緒&利益之前,這一切特質的塑造,跟兩性差異一樣,是整個社會文化長時間地在你身上刻磨出來的。
等你二十歲出社會之後,你需要開始學會挑戰質疑系統,要有能力去辨認&改善有調整空間的習慣。你需要開始提醒自己你跟其他人一樣擁有相同的權益,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該為自己爭取的就該為自己出頭。你需要體貼照顧自己的情緒、生活&身心,才有能量可以照顧好別人。你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主動尋求協助,伸手跟別人取得你自己沒辦法拿到的資源。
長子這個制約,出了社會後並不需要繼續掛在脖子上,在這個世界中,你不需要也不會是長子,你只是七十億人中的其中一個。你可以學著更公平&友善地對待自己,跟你弟兩人彼此學習,成為一個更完整個接近自我的人。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你不願意跟媽媽一同睡覺,我們猜應該是弟弟睡在媽媽身邊的緣故。如果用你現在的年紀兩歲多來理解你,會覺得你挺小的,但想到你跟我們已經朝夕相處兩年多了,忽然又覺得你好大了。你會捉弄我們,會藏東西,知道陰奉陽違,會看臉色等。我跟媽媽都是家中的長子,對於你或許比其他家庭的孩子苛刻些,今天忽然想到,其實你弟的出現也才兩個星期,兩個星期要你從家中唯一的小孩一下子變成我們概念中的哥哥,兩年來的相處模式突然改變,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孩子來說,真的太難為你了。
你這一輩子因為[長子]這個包袱會受到的差別待遇,我跟媽媽都很熟悉,你會被要求做為榜樣,大人對你的要求會比較多,除了責任大多放在你身上之外,你承受的責難也會比較多。除了家人之外,整個社會都期望著你要懂得分享,要會忍讓、節制、犧牲,把你有的好的&喜歡的都分給別人。你需要會照顧人,能體貼地替別人著想,你被指望著要有能力保護人,有本事提供他人所需,人們認定你是付出的那一方,而不是伸手的那一個。
到了現在我才開始懂,家庭研究中所說的長子特質,並不是先天俱來,是後天養成。你被要求訓練久了,慢慢地比起其他人更習慣守時守法&尊重道德習俗,唯一會去出頭爭取的時候,是為了別人爭,一輩子努力累積的能力&資源,都是為了讓別人能過得更好。低頭、退讓、付出將會成為你的反射性行為模式,組織、社會&團體的利益&和諧會被你擺在個人情緒&利益之前,這一切特質的塑造,跟兩性差異一樣,是整個社會文化長時間地在你身上刻磨出來的。
等你二十歲出社會之後,你需要開始學會挑戰質疑系統,要有能力去辨認&改善有調整空間的習慣。你需要開始提醒自己你跟其他人一樣擁有相同的權益,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該為自己爭取的就該為自己出頭。你需要體貼照顧自己的情緒、生活&身心,才有能量可以照顧好別人。你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主動尋求協助,伸手跟別人取得你自己沒辦法拿到的資源。
長子這個制約,出了社會後並不需要繼續掛在脖子上,在這個世界中,你不需要也不會是長子,你只是七十億人中的其中一個。你可以學著更公平&友善地對待自己,跟你弟兩人彼此學習,成為一個更完整個接近自我的人。
愛你們
老猴子
2014/11/26
一號很有個性
猴子們,
今天奶奶帶一號去買菜,說要買玉米給一號吃,到了市場之後先買長年菜,一號看到沒有買玉米,喊著「回家!!」,後來奶奶去買玉米,一號就把玉米摔在地上。回家之後煮好了之後拿給一號吃,一號說「NO!去找黃凡!」,跑上二樓找爺爺,奶奶問「不是要找黃凡嗎?怎麼去吵爺爺?」,一號生氣哼的一聲,轉頭跑上四樓找我。一號到了四樓之後,我說抱一下好嗎?一號開始假哭說要去找奶奶,我說好啊,抱一下再說,一號拖拖拉拉的跑來讓我抱一下,偷笑一下又跑出去,把四樓的門關上,朝樓下跑。
昨天晚上我帶二號去醫院的時候,一號終於有機會纏著媽媽,要媽媽把一號像是平常抱二號一樣放在身上。回家後看電影的時候,媽媽餵奶,我作自己的事情,一號在媽媽附近跳來跳去,傍晚的時候才把媽媽擠的一杯奶打翻念過一號,我把一號抱起來說不要亂跑坐好看,一號開始大哭,我把一號抱到門口去哭,一號繼續大哭,把一號抱更遠,一號繼續大哭,直到後來聽起來是哭累了才抱著一號在我身上躺著。等我們把二號安頓好睡覺之後,一號會把我們兩個分配躺在他的兩邊,跟一號玩哄一號睡覺。我以前不知道兩歲多可以有這麼多複雜的概念,平常照顧你們我要更小心的注意自己的言行。
媽媽懷二號的時候,我們想著要讓媽媽睡好一點,如果能讓二號晚上不喝奶,就維持這個習慣,由於二號不怎麼哭,也沒跟過去一號小時候一樣,哭了就餵奶。昨晚去看醫生的時候,才知道二號喝奶不足,體重不夠,排尿太少,黃疸指數17.8,接近住院的警示值。二號的腸胃&排泄系統還沒有發展的很好,平常也是暈眩狀態多,希望接下來幾天喝奶喝多一點,排泄順暢,可以把黃疸處理好,腸胃訓練強壯點,睡眠狀態穩定些。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奶奶帶一號去買菜,說要買玉米給一號吃,到了市場之後先買長年菜,一號看到沒有買玉米,喊著「回家!!」,後來奶奶去買玉米,一號就把玉米摔在地上。回家之後煮好了之後拿給一號吃,一號說「NO!去找黃凡!」,跑上二樓找爺爺,奶奶問「不是要找黃凡嗎?怎麼去吵爺爺?」,一號生氣哼的一聲,轉頭跑上四樓找我。一號到了四樓之後,我說抱一下好嗎?一號開始假哭說要去找奶奶,我說好啊,抱一下再說,一號拖拖拉拉的跑來讓我抱一下,偷笑一下又跑出去,把四樓的門關上,朝樓下跑。
昨天晚上我帶二號去醫院的時候,一號終於有機會纏著媽媽,要媽媽把一號像是平常抱二號一樣放在身上。回家後看電影的時候,媽媽餵奶,我作自己的事情,一號在媽媽附近跳來跳去,傍晚的時候才把媽媽擠的一杯奶打翻念過一號,我把一號抱起來說不要亂跑坐好看,一號開始大哭,我把一號抱到門口去哭,一號繼續大哭,把一號抱更遠,一號繼續大哭,直到後來聽起來是哭累了才抱著一號在我身上躺著。等我們把二號安頓好睡覺之後,一號會把我們兩個分配躺在他的兩邊,跟一號玩哄一號睡覺。我以前不知道兩歲多可以有這麼多複雜的概念,平常照顧你們我要更小心的注意自己的言行。
媽媽懷二號的時候,我們想著要讓媽媽睡好一點,如果能讓二號晚上不喝奶,就維持這個習慣,由於二號不怎麼哭,也沒跟過去一號小時候一樣,哭了就餵奶。昨晚去看醫生的時候,才知道二號喝奶不足,體重不夠,排尿太少,黃疸指數17.8,接近住院的警示值。二號的腸胃&排泄系統還沒有發展的很好,平常也是暈眩狀態多,希望接下來幾天喝奶喝多一點,排泄順暢,可以把黃疸處理好,腸胃訓練強壯點,睡眠狀態穩定些。
愛你們。
老猴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