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解決osx在smb效率低的可能方法

Apple放棄繼續開發AFP了...

# sudo -s
# echo "[default]" > /etc/nsmb.conf
# echo signing_required=no >> /etc/nsmb.conf

2016/09/27

讀書心得:讓小孩當小孩

猴子們,

讀到fatherly.com介紹的書「Erika Christakis寫的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Little: What Preschoolers Really Need From Grownups 」,書中認為學前教育不論有沒有上幼稚園重點只有三個:真實、關心&關係,覺得挺有趣,跟你們分享一下重點整理。

「環境是最重要的課程內容」
作者認為目前的教育系統主要是服務家長想為孩子做好萬全準備的需求,忽視了孩子天生的學習本能,對學前教育的孩子來說幼稚園是一個無聊、高壓、不好玩、讓人困惑、需要討好他人、缺乏活動的環境。

解決方法?少一點教學,多一點自主學習。教師的作用轉化為回答問題&引導方向,僅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提供所需要的知識&資源。教學者需要建構開放的系統骨幹&環境讓學生可以多方面探索,鼓勵好奇心,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成為自學者。

「好的學前機構怎麼做?」
挑選學前機構的時候需要自問,機構可以做哪些事情來經營上述的學習環境?該有哪些特性才能讓孩子更成功地發展成自學者?

- 鼓勵雙向對話:老師們該多鼓勵孩子們發起開放,由孩子主導方向的對話,除了滋潤孩子的好奇心之外,還可以促發孩子的反省&語言能力。

- 從小問題延伸對話:當孩子問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加入更深入的資訊&寬廣的邏輯關係,不論是人&環境的關係、政治權力、民主發展、經濟資源等皆可。

- 讓他們多玩耍:孩子需要在沒有任何遊戲規則的玩耍過程中學習社交&情緒技能,例如妥協、合作、彼此教育。

- 專注在可轉移技能:讓孩子多發展跨領域&學科都需要的技能,如:研究、觀察、紀錄、分析、溝通等。

「家長可做些什麼?」

- 不要太執著一些可放在facebook或跟他人說嘴的學習成果:當才藝作品是由孩子的興趣發展而成的才有意義,專注在孩子的興趣、創意&發展,給他們粗糙的素材&寬廣的空間發揮,不要跟風。

- 觀察自己的孩子:家長需要細心長時間的觀察才能注意到孩子對什麼東西有興趣,協助發展學習計畫&取得資源,實際參與比背誦&記憶有趣多了。

- 幫助老師:當老師們過得好,孩子就可以過得更好。當老師戰戰競兢地需要面對學校系統、家長&學生,擔心工作、薪資&生活,就很難用心去照顧孩子。家長們可以協助老師們的課後活動,在公共領域支持老師們,讓老師有更多力量可以教育孩子。

- 讓孩子自由:小孩下課後想做學校中沒有機會進行的活動,就讓他們去做。讓他們去戶外任意地玩,如果家長不在場更好,如果小孩年紀還太小,讓大一點的孩子帶著他們一起玩,課堂外的環境跟課堂中的環境一樣重要。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9/24

distractions

猴子們,

就我自己的經驗裡,做決定的時候「捨去」是比較簡單的作法,將選項排列開之後依照直覺,將會皺眉頭的、不願意全力付出的、有負面感覺的都放到排除那一堆,通常剩下的選項都只有一兩個。

在有家庭之前,由於責任負擔少,有比較多的自由可以去搜集嘗試不同的選項。但隨著年紀增長體力變差、事務多而剩下的空閑時間少、機會成本增加,就需要定期的去清理,身邊哪些東西是 distractions,常見的有:
  • 好像有點有趣
  • 或許可以試試看
  • 參考看看
  • 有或許不錯
  • 好像應該要...
  • 未來可能可以嘗試...
在學習探索的過程,如果可專注在你們當下有感覺的事情上,同時定期刪去上列可能會分散你們注意力的事務,可以幫助你們花少一點時間找到自己。當你們開始對自己有比較多的了解,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想做什麼,往後人生中做取捨的決定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最近幾個星期,因為三號我開始找收入,在幾個不同性質的工作&專案之間游移,思考著我的決定對於我們家的生活型態會有哪些影響,把自己的顧慮&想法跟幾個信任的長輩聊過之後,對於要做的決定就寬心多,接下來要走的路不論成功失敗,都會繼續找出路前進。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9/23

新港文教基金會 - 社區發展

組織

合作單位:
  • 奉天宮
  • 台塑集團基金會
  • 文化資產局
  • 雲林科技大學

活動:
  • 國際社區藝術節
  • 台日無形文化資產交流展:雲科大策展
  • 環境綠化、環境教育、自然農、健康飲食、服務香客
  • 設計小旅行:行銷社區
  • 懷夢卡
  • 繪畫比賽
  • 英文營隊
  • 圖書推廣
    • 個人&商家認領新港閱讀館期刊訂閱
    • DVD
    • 兒童陪伴區
    • 神奇故事屋
  • 文教小義工
  • 相信工程(自2013)
    • 陪讀60位國中小學生
    • 費用一年100-200萬

基金會工作重點:
  • 基金會內人才培育
  • 地區永續發展
  • 取捨工作項目,重整累積社會價值
  • 資源調查
    • 社區特色
    • 媒合不同類型團隊進駐
    • 以村內長輩的生命體驗為主體做新創作
捐款方式
  • 方便捐款 (一年扣款兩次)
  • 會友捐款,不定期
  • 會員卡:在特約商店有折扣,特約商店在刊物上廣告

基督教救助協會 - 陪讀班

執行組織

  • 基督教救助協會
    • 1919服務中心合力設置211陪讀班 (始於2004)
    • 資助2860國中小學
      • 國小每月1200
      • 國中每月2000
    • 教師鐘點費、教材、文具、餐點(每月300)
    • 2011成立1919食物銀行 www.ccra.org.tw
    • 2016執行狀態
      • 國小班179班
      • 國中班62班
      • 多元才藝77搬
      • 總預算5643萬
    • 夏忠堅牧師的電影公司
      • 環台單車的紀錄片
      • 楊中天
合作單位
  • 教會
  • 地方政府

贊助單位
  • 美國運通
  • DLC直銷
執行方式
  • 行銷
    • 發行救助月刊,刊登個案故事
    • 回報每個專案募款進度
      • 愛走動
      • 陪讀計畫
      • 食物銀行
      • 災難救助訓練
      • 一般行政
    • 收支進度
    • 義工活動資訊
  • 讓學長姐當志工老師
  • 捐款方式
    • 手機捐款(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
    • 台新銀行ACH定期定額轉帳代繳
    • 支票
    • 現金
    • 網路捐贈
    • ATM捐贈 台新&富邦
    • 銀行匯款
    • 全家捐款

2016/09/05

受顧客喜愛的十個特質

猴子們,

看到有個餐廳服務員寫的"受顧客喜愛的十個特質",覺得這篇文章跟我自己努力的目標很接近,翻譯給你們參考。

1. 隨和:不刻意討好他人,對他人沒有特別的期待,對自我有安全感
2. 讓別人自在的做自己:讓別人有安全感地表現&表達自己
3. 聆聽:有能力解讀他人話中的情緒、背景、衝突
4. 拒絕對別人有不尊重的言行:眾人在取笑嘲弄某些對象的時候,拒絕參與&回應
5. 自己搞砸自己處理:犯錯的時候,承擔後果&處理問題
6. 自在做自己:喜歡自己,對自己的存在感覺自在
7. 溫暖的能量來源:讓別人覺得溫暖&受歡迎,別人在他身邊會覺得舒服
8. 對別人沒有期待:不會為了得到某些回報而作出特別的事情,不試探&操控他人
9. 真誠:不裝扮、不做作
10. 喜歡與人互動,理解人性:用心照料才能維持美麗的花園,別人可能會對自己做出不美好的言行,但我們不需要因此變得憤世忌俗、無理、刻薄,照顧保護好自己的心靈,讓自己成為美麗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29

沒有人陪一號玩

猴子們,

今天晚上一號拿著掌上動物跟我玩,由於媽媽回來了,我開始看自己的東西,媽媽抱著二號先去睡覺,一號就追著我玩,玩了一陣子之後,我覺得煩了,大聲的跟一號說「我想要看東西了!!」,一號馬上跑走,站在五公尺遠的地方停下來,很傷心地看著我,後來跑去跟媽媽睡覺。

媽媽後來跟我說,一號到房間找她的時候,跟媽媽講「都沒有人陪我玩,我想要用動物咬人啊」,媽媽請一號到床上玩,咬媽媽一陣子後就睡著了。

到現在我喉嚨已經沙啞了,今天你們一直玩到吵架,要你們不搶東西,不打架,不要亂跑,叫到喉嚨痛。我知道一好希望我能多陪他玩,我做得還不夠,陪一號的時候,二號覺得被冷落了會吵,陪二號,一號又在旁邊很哀怨地徘徊。

因為二號頭骨還有危險,還不確定會不會讓他去幼稚園,所以一號比較委屈,沒讓你去幼稚園,待在家中陪二號。每次看到一號抱怨沒有人一起玩的時候,我都很有罪惡感,也在想如果讓一號去幼稚園會怎樣。

我擔心一號去幼稚園之後,我還是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二號想玩的東西,我也沒有精神整天陪伴他一起做,當你們兩個都在家中的時候,我沒有什麼生產力,感覺還說得過去,如果一號去幼稚園後,我的進度還很慢,就沒有藉口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23

承諾

猴子們,

因為我腦子比較單純,能夠運作的邏輯模式沒有太多例外,從第一份工作就開始跟歐亞美各國公司來往,面對不同國家對於承諾的底線差異,我開始讓自己習慣用比較謹慎的標準行事。相對於其他的業務在交期、規格&價格上會保留灰色地帶,我不會承諾較早的交期、沒辦法滿足的規格&模糊的價格,我覺得拿到訂單之後不斷地延後交期、降低規格是很累&破壞信用的事情,過高的價格讓客戶殺價浪費彼此時間,而過低的價格累積業績實際是在傷害公司。

當然不是每個客戶都喜歡這樣,尤其在我後來到服務台灣客戶的工作,許多客戶在剛接觸我的時候認為我能力差、不容易溝通、權力不足等,直到累積一兩年的信任之後,比較多客戶知道我告知的條件就是公司能給的最好的規格&價格,工作上幾乎也很少有討價還價的狀況,我說了,客戶通常就信了,當然,還是有一些客戶覺得我不容易溝通、權力不足,喜歡直接跟我的主管談。

在東方社會的日常溝通,會避免直接拒絕,使用迂迴隱晦的說法婉拒,而西方的商業&職場溝通,有時候也會有些軟釘子&客套的空心承諾。我不喜歡別人這樣對我,因此也避免使用這些話素。

當我說「我會參考看看」、「我考慮一下」、「我再比較一下」,表示我真的將對方提出的方案列入選擇之中,而且會投入時間研究而做出選擇。當朋友推薦我音樂、電影、書本、工具、餐廳、遊樂地點、活動、工作技巧等,當我說「我再研究看看」就表示我會花時間了解,並且在稍後會跟朋友回報心得,只要我沒有拒絕的,就表示這件事會加入我的待辦清單或行事曆。

所以當我確定我不會加入待辦清單或行事曆中的項目,會明確清楚地跟朋友解釋我可能沒有興趣、認為不適合、沒有時間能力或資源來執行朋友們的推薦人事物。我覺得這對得起我的良心,是負責的表現,但對於多數的人來說,我“拒絕”了他們,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

我現在滿三十六歲了,還搞不清楚該怎麼拿捏,做業務工作有一段時間,聽過不同文化的軟釘子&客套話,我不喜歡那樣被對待,因此要自己說出敷衍的空話,我覺得好掙扎。

希望你們長大能做得比我更好,愛你們。

老猴子

懲罰對犯錯的人沒幫助

猴子們,

跟你們相處了這四年,慢慢地開始相信,懲罰對於犯錯的人沒有幫助,溝通跟引導才有用,懲罰是滿足&嚇阻其他沒有犯錯的人,屬於公關&政治手法。

在你們狀況許可(沒有餓、類、情緒不佳),標準合理(沒有超過你們的認知、肢體能力),願意等你們(不能用大人的速度來要求你們),溫和地跟你們說(不要給你們壓力&嚇到你們),說真的沒有什麼事情你們不會配合。

也想到自己工作觀察&看剛接管理職的朋友們,有些主管一開始的心態就將員工設定為會打混、惹麻煩、搞小動作的敵人,就像是一些家長面對子女就用不聽話、愛搗蛋、懶散等標籤看待,就很難反省到自己的指令或許對於新員工不夠清楚,要求的標準超乎公司資源&員工能力,給予的時間不合理,口氣態度不恰當...

同樣的,我不太相信懲處能讓犯錯的員工未來做得更好,懲處的執行目的大概是讓客戶、其他員工&股東看,能改善的員工就讓他們有更多空間&資源成長,沒辦法改善的員工如果公司可以負擔更好的員工就資遣,如果沒有錢負擔更好的員工就該降低標準。

我長大的過程中,社會在電視劇&民間所傳播的價值觀是吃苦就能出頭,加上多數的男性在義務役的階段思想訓練教育著「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磨練」,讓許多台灣人習慣性地接受不合理的要求,同時不覺得有資格在體系中要求更好的待遇,畢竟電視演的劇情是,離職自己當老闆就出頭了,在之前什麼都忍才是正確的。

當一個公司開了三萬的待遇,對員工該有理性的期待,能力&態度都是,可惜到我們這個年代社會上還是普遍覺得雇主給員工工作就已經是「恩惠」,對於員工能力&態度的不滿都會認為是員工的不對,卻不願意花更高的薪資來雇用更好的人力。

在我自己規劃團隊人力的時候,說真的我覺得用目前的人力品質,沒有六萬找不到可以用的團隊成員,畢竟我沒有資源去一個一個訓練,如果我需要用即刻可上線的專業工作者,沒有六萬到十萬,我不認為我可以留的住人。

台灣消費者對於服務品質要求的無限上綱是另外一個問題,認為商家提供的服務該像歐美日一線商家那樣細緻專業,即便支付的消費金額明明是少少的。

我覺得每個人都知道有多少營運收入,就只能維持支付更低金額的營運成本,不同的消費金額,能提出的合理要求是不同的,當更多台灣消費者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商家敢更直接拒絕消費者不合理的期待&要求,就不需要把奧客造成的成本增加,轉到員工工作量&降低品質標準,台灣勞動條件提升,優質的專業人力才有存活的空間。

我覺得消費者願意花比較高的金額在哪裡,那些服務才有機會提高品質,支付的金額高過平均水準,提出更高的要求才比較站得住腳。經營者給予更好的薪資福利待遇,才能要求團隊成員表現超乎平均水準。不然烏龜打鐵槌,消費者跟商家有不合理要求,雇主對勞動者有不合理要求,有了這樣的社會風氣,大家自然而然地累得要死,也氣得要死,沒有人開心。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16

道德

猴子們,

我自己喜歡對於「道德」的理論

道德有很多種模組,可以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是個人自我修煉的規範,挑選的生活方式,實踐之並提升自我,進而他人因欣賞而仿之,是對社會有益的。

同時,用道德來包裝行銷自我、以罪惡感制約、批判、情緒勒索&甚至懲罰他人,對自己&他人的益處很小,通常傷害比較大。

所以,我喜歡的烹調味道,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如果別人也喜歡這個味道,交流是愉快的。當我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否定批判他人等,這就是蠻無聊的事。

同樣的,我對生活、工作、家庭、宗教、政治的想法,如果拿來影響&說服他人,也是很不必要的行為,拿來「懲罰」不符合標準的他人,就更可笑了。

我可以持續的去發掘、學習不一樣的烹調味道,自己的偏好&標準也會持續的變動,我不需要去定調什麼是「正確」或「完美」,有一個追隨的輪廓即可。所以我也不需要去跟他人討論爭論是否「正確」或「完美」。

因為我選擇的這種理論,對於私刑&非法正義是不認同的。我當然很多時候會想揍人、會希望有些人受到逞罰,但我希望我能成為目標中更理想的自己,不要去揍人,放下這些執著,當別人沒有違法,我該做的事情是去探討法律遊戲規則是否需要調整,再來就是讓自己做得更好,期望能對他人有正面的影響即可。

愛你們

大猴子

2016/08/03

好人

猴子們,

傍晚天黑去操場投球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一陣子沒碰到的高中生,聊天知道他剛申請到大學,因為是私立大學的商學院,說的時候有點自卑,對未來有點恐懼。

在球場互動三四年了,對他的性格知道一點,所以我問了他。

"如果今天你爸準備拿五千萬創業,需要招募員工,要你從認識的人之中找一找...


  • 平常打球會惡意犯規的你會推薦嗎?
  • 打球愛挑隊友的人你會推薦嗎?
  • 不傳球的人你會推薦嗎?
  • 愛怪罪隊友的人你會推薦嗎?
  • 打球容易動怒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對男女朋友不忠的人你會推薦嗎?
  • 與人互動沒有基本尊重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搞小團體的人你會推薦嗎?
  • 會霸凌他人的人你會推薦嗎?
  • 狗腿的人你會推薦嗎?
  • 勢利眼的人你會推薦嗎?
  • 死不認錯的人你會推薦嗎?
  • 自私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對朋友家人小氣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道人長短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小組報告常缺席遲到的人你會推薦嗎?
  • 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佔小便宜的人你會推薦嗎?
  • 團體工作打混的人你會推薦嗎?
  • 欠錢不還的人你會推薦嗎?
  • 挪用公費的人你會推薦嗎?
  • 作業常遲交的人你會推薦嗎?
  • 考試作弊的人你會推薦嗎?


如果沒有以上問題,能力夠,你會推薦嗎?

那你知道你在你的朋友心中,有多特別了嗎?"

找工作、找合作夥伴等,當我們閉上眼睛開始想人選,大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找能力最傑出的,而是找品格正直的好人,人們的能力差異通常不會太大,好人卻很稀有。

其實我不太想這麼說,這讓品格顯得廉價,但在功利的社會中,當一個好人反而成為競爭力的一個特質。

聊一聊這學生感覺對未來比較有期待,我想我也做了該做的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7/24

羞羞臉

猴子們,

有時候跟一號看電影或者演唱會,裡面女生穿得比較少的時候,一號會說「都沒有穿衣服」、「都脫光光」、「羞羞臉」,我知道這是大人教的,一號現在快滿四歲,我的回應大概是「這也是衣服」、「這是表演」、「為什麼你要管別人穿什麼呢?」。

我想在一號現在這個年紀,可能對什麼是「羞羞臉」都還沒有概念。看過一些定義,覺得蠻好的。

shame 羞恥:覺得自己本身不好
guilt 罪惡感:因為自己做了些什麼不好的事
embarrassed 不好意思:在社會建議範圍之外,容許範圍之內

shame跟 guilt都是社會控制的一部份,而 shame有傷害性,不論是外加的或者自我產生的羞恥,都是將自我評價扣分,認為自己不夠好,比較劣等,屬於自我認定,是無法改變&補救的。

中文的「羞羞臉」同時希望讓其他人感到 shame羞恥跟 guilt罪惡感,社會中要讓穿得比較少的女性感到羞恥&罪惡感,這是歷史悠久的控制,我不希望你們成為共犯,所以我想讓你們去思考,別人穿得少,有什麼不好?為什麼我們需要去管呢?為什麼我們介意?

傍晚的時候,有個國小的哥哥跟一號開玩笑,說一號雞雞可能髒髒的,一號直覺就是在操場掏出雞雞給哥哥看證明自己的雞雞是乾淨的,當一號伸手往褲子裡面動作的時候,國小的哥哥馬上尖叫「不可以」,一號不懂為什麼不可以,但也就停了,我在旁邊也沒說什麼。我覺得在一號現在這個年紀,不需要對這件事情有太多記憶,也不需要有特殊的評價,對一號來說,拿雞雞給人看,跟張開嘴巴給人看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現在這個階段,我也就不急著跟一號解釋太多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7/12

二號長不大

猴子們,

二號吃很多,大很多,但就是不怎麼長。下午姑姑帶著一號去彰化玩,看太陽大,帶著二號到操場去走走。二號在操場沒穿鞋子,一個人到處亂跑,我坐在草皮上距離十幾公尺看他跑,在操場運動的長輩們有些會跟二號玩,有些家長原本抱著兩三歲的小孩,看到更小的小孩都自己在跑來跑去了,也就把小孩放下來讓他們跑。

二號到處跑,跟一號以前一樣,距離比較遠的時候,轉頭看看我笑一笑,又繼續探索不同的區域,有時候跑回來抱我,或者坐在我身上,把我壓倒,坐在我胸口,雙手抓著我的頭親我,這些事二號以後大概不會有什麼印象,我應該會記很久。

一號已經是會表達情緒、需求&找解決方法的小朋友了,會跟媽媽&奶奶吵架,讓他們氣得要死,一號對我的原則跟底線很清楚,蠻容易取得共識,這一點我覺得蠻驕傲的。二號現在動手打一號,一號也會用講的抗議,不會反射性的反手,不然一號的力氣很大,真的要打二號的話,二號一定很慘。

媽媽說一號吃軟不吃硬,二號則是比較怕壞人,我想你們到長大成人,個性還會持續地發展,就不太想給你們貼標籤,把你們當人來看待&對待,這樣吧。

愛你們

老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