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8

不要聽話,要懂事

孩子們,

我現在34歲,猴子一號一歲八個月還不知道過幾天去檢查的時候會有幾個。對新的小猴子們命名有個想法,用頑徒隨佛法這幾個字,也就是黃頑、黃徒、黃隨、黃佛、黃法來代表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其實如果媽媽覺得你們姓張我也沒意見,最近幾個月一直在想如果中國歷史是隨著母姓(想想不對,西方世界也好多隨著母姓)那整個中國歷史會非常的不一樣。或許你的爺爺奶奶會有意見,但我真的覺得還好。

猴子一號今天晚餐的時候拿著水杯要把水倒掉我知道你是好玩但我跟你說了不行之後你看著我還是快速的倒掉了我皺著眉頭盯著你看,問:「為什麼要倒掉?」大概盯了你快一分鐘,你動都不敢動,頭也不敢亂轉,我越靠越近,最後看你也知道我的意思了,跟你說:「來抱一個」你趕緊抓著我抱得緊緊的,我很喜歡你抱我的,所以我也抱著你跟你說水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玩的。

不知道你們長大之後對於我跟你們的互動方式有什麼想法我希望我自己能帶給你們的教育是你們不用聽話但是要懂事在你們長大的過程我希望我能夠做到對你們放得越開越好如果你們碰到我一點彈性都沒有的地方那可能是 
1. 那是我的原則例如你們欺負比你們弱的、賭、毒、暴力傷人…
2. 我死腦筋,想不通怎樣教你們
3. 我想保護你們,不知道怎樣讓你們能聽懂

有這些情況的時候,你們大概不會碰到我半點通融,到現在我已經戒煙四年多了,就如我常說的,一天抽兩包到四包濃煙的我戒煙只花一個晚上的考慮時間,這種人是很死腦筋的。
我真的希望你們不用聽話,也不需要聽話,只要懂事就好。如果你們對我有絕對的服從,大概只表示 1. 我對你們很凶 2. 你們沒有想法 3. 我說的都對,#3的可能性是0%,我只是寫著湊數的,#1&#2都不是我希望的,所以當你們對我有絕對的服從的時候,我應該會難過。

希望你們「懂事」的意思是,管理你們的人,不一定能夠完完全全的理解你們、照顧到你們的需求或者在乎你們,這是現實狀況,而你們必須去「認清」這種狀態,學習不去讓有權力找你們麻煩的管理者去找你們麻煩,也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說到這裡,你們可能會問,這跟「聽話」有什麼不同?非常好,如果你們不問的話我還會擔心。如果你們是懂事而學著配合,相對于聽話的人,你們 了解狀態、了解系統規則,因為體諒管理者&其他環境中的其他人,「自主地選擇配合」。懂事並不是要你們忘記你們所想要爭取、努力的目標,而是你們很清楚的知道環境仍舊不允許、時機尚未成熟,旁人還沒有能力理解配合,所以你們找了其他暫時的妥協方式與他人共生。

聽話的人不需要動腦的,他們就是直接放棄自己要的,而且會很積極地當潑水大隊,懲罰其他想要挑戰體制、規則、狀態的人,他們會去打小報告、會潑冷水、會假管理者的身份來制裁提出其他意見的人,你們千萬不要當聽話的人!!!

我們這個年代有個很有名的電影叫Matrix (1999),Wachowski Brothers編導,其中一個畫面是主角Neo破關碰到Matrix之後才知道他自己是Matrix設計的一個 debug機制,讓Matrix更完美。這跟前面說的有什麼關係呢?(真希望你們這一個世代國小就把資訊工程教好,那我就省事多了。)用資訊工程的邏輯來說,寫一個application的時候,除了寫code之外,在發展延伸的過程很多code都會變成bugs,所以會有test driven development,但是再詳盡的test都無法替代 user feedback,真正的user是天馬行空地挑戰 application的bugs,end user的效率超越所有的auto test,也是因為這樣,如果為了要讓系統更好,系統管理者應該要鼓勵 users去挑戰整個application。

如果以上你們看得暈頭轉向,更簡單的說法是,其實我們家裡面的互動模式,因為是我跟媽媽一起創造出來的,我跟媽媽肯定會有許多不夠細心、不夠完整、錯誤百出的做法&說法,你們每一個人的挑戰測試,都可以讓我們去反省,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雖然理論上這個社會,不論是學校、軍隊、公共事務體系、私人企業、各種規模的人類團體都可以經由新加入成員的挑戰&測試而進步,但希望你們也能理解,管理者還有既有的成員不一定都是很歡迎改變,大家可能因為對既有模式的安全感而抗拒改變,也或者他們了解改變造成的成本有多巨大,也有可能你們挑戰的地方根本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你們不了解狀況。持續的雙向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去熟悉了解遊戲規則、現實的限制、環境中成員的立場&考量,有這些前題背景的反省才能真正的讓系統更好,當你們身為權力體系較低層的一員的時候,涵蓋其他成員考量的討論才容易讓人有興趣了解,當你們身為主宰力量的時候,才能在調整制度的時候減少傷害&抗拒。

2014/3/30這一天台灣有50萬人上街頭抗議不知道你們看到的歷史會怎麼描述我並不是非常了解完整的狀態台灣目前有兩千三百萬人所以大約是2%的人走出去抗爭了,五十萬個人要的東西都不太一樣,當然也很難有個結果。在這之前有幾百個學生佔據了立法院兩個星期,電視&網路有了許多情緒化的爭論,幾個星期過去了,並沒有實際的成果產生。
假設你們兄弟姐妹也有參加這場抗爭的話,我想對你們說些我的想法。

抗爭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單單說出來希望系統改變,還不夠完整,這算是前面的一小步,抗爭時間夠久了,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這是另外一個階段,我把我理想中的程序拆解一下。

#1 宣誓訴求
如果你們希望社會有改變,請記得你們的溝通需要鋪天蓋地,每一個社會階層的人都需要溝通,你要學會用不同背景的人的語言來溝通,讓大家願意聽、聽得懂、懂了後會有行動的方式來讓別人了解你的訴求,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幾個月,甚至幾年,但社會進步是有機的,不像是軟體一樣可以打掉重練一個晚上就升級。

#2 讓別人參與討論
公開、有記錄的討論最好,讓社會參與討論,改變才有實行的機會,整個社會對於系統的要求會有千萬個,進步也只能一個一個依照輕重來排優先順序,如果整個社會沒有至少一半的人討論你們提出的問題,你們的訴求就會忽視。

#3 了解資源不足、立場衝突、政治糾紛
這些問題不解決,你們的問題就不可能被解決。資源不足、立場衝突、政治糾紛是判定生死的重點,如果你們是左派的希望社會的社會福利做得更好,大量的國債就是很明確的資源不足。強調勞工福祉的同時,需要說服的就是立場衝突的資方。而國家、政黨、地方的政治糾紛更是不理性但確確實實的障礙。

#4 掌握法律、政治、媒體、群眾等工具
法律、政治、媒體、群眾都可能是你們需要克服的障礙。但如果你們熟悉其運作方式,都可以變成你們的工具,這部分不是我喜歡談論的話題,我也不裝懂了。

#5 目標&里程碑需清晰
目標&里程碑需要清晰的原因是,當你們拉了許多願意改變的支持者&參與者,投入的社會資源是巨大的,要讓參與者&資源持續地經營下去,大家會希望能定期看到進展,就像是任何投資案股東們會想看到成效一樣,最終目標一開始要讓大家都很清楚,過程中不斷地評估回顧進展才能讓參與的能量持續並活絡。

不論你們未來是系統的維護者,或者是善意的挑戰者,我認為挑戰的原則&步驟都是可以參考的,畢竟,只要大家的目標都是讓系統更完善,就需要更務實、更「懂事」地溝通&運作。

最後,再提醒一次,希望你們「不要聽話,要懂事。」

大猴子




2014/04/03

猴子一號

猴子一號,

下午在廚房的時候,你要我倒水給你喝,你剛喝完半杯。倒給你之後,看到你把水倒在餐廳的桌上,我大聲問你:「為什麼要倒在桌上?」,你像是小狗做錯事一樣,手跟杯子舉在空中,不敢動,眼睛努力看別的地方。

我把抹布拿給你,說擦乾淨,你很開心的到處擦。在你倒水之前,你看著我擦桌子,我猜你可能是想嘗試擦看看,讓你自己擦之後,你沒擦好的地方我重新擦一次讓你看,讓你把桌子跟椅子上的水都擦乾淨,你還蠻開心的。

今天抱著你看了兩個小時的幼兒影片,你賴在我身上滾來滾去,我想著這樣的機會以後越來越少了,畢竟你的弟弟妹妹要來了,想著想著把你抱得更緊,你也把頭躺在我肚子上,我覺得很舒服。

我34歲,你一歲快八個月。


大猴子

2014/03/30

從辯論節目取得資訊的困難點

一般的談話性節目60分鐘扣除以下元素之後大概剩下41分鐘

廣告:15分鐘
主持人開場&結尾:2分鐘
四個來賓自我介紹:2分鐘

41分鐘問四個問題讓四個來賓發言,一個問題大概10分15秒
每一個問題主持人提問約15秒,所以每個來賓大概有兩分半的時間來說明自己的論點。

一個小時的節目,可以聽到四個來賓,針對四個問題,提出兩分半鐘的說明,這樣的資訊內容,文字上十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了。

很多問題還是讓專業人員用一來一往的撰文方式,我們可以更快速&完整地吸收多方觀點。

大富翁&開放主義

很多人都玩過大富翁,只要遊戲時間進行的夠長,
過程中買到越多地,樓蓋得越高的,可累積到更多資本,
因為地價、物價都會飆漲,讓對手持續支付資本到自己口袋中,
把握機會買更多的地,開發已經擁有的地。

可以用資產槓桿來跟銀行融資,加速投資進度,
當地都買完了,商業不動產都發展到最高了,
如果都還是勢均力敵,擴產地圖是新的競爭機會,
有更多更大的地圖等於更多的機會

大富翁教會了我們:
掌握所有的投資機會,開發到極致,就能勝利!

今天如果加入幾個變數,遊戲會變得更有趣。

  1. 你的總投資資金有20萬,有一個對手有20億。
  2. 地圖上已經開發了七八成了之後,你才加入遊戲。
  3. 對手貸款著100億的同時,自己身上沒有資產可以貸款
這時候對你來說遊戲就非常殘酷了
  1. 投資標的很少有
  2. 有的投資標的價格都非常高
  3. 不論每一次走幾步,都要付出很多資本
接著就可以發現,因為資金差異,早就失去投資競爭的本錢,勝利機會渺茫,只能小心不要走到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減少開銷,延長壽命。

接著我們再來加入幾個更刺激的變數:)
  1. 整合了更多已經開發、更大的地圖進來
  2. 新的對手資金有數千億
  3. 新的對手跟原來的對手是合作夥伴
這時候新的挑戰來了

  1. 物價更高,開銷更大
  2. 投資標的更少
  3. 投資標的價格更遙不可及
假設你是一個小資本家,這時候的處境已經很辛苦了。

想像一下,從遊戲一開始,幫你的商場打工的這些勞工,
  1. 他們的收入估計一直沒有什麼成長
  2. 他們可能連想像都沒想過有投資的機會
  3. 他們承受的地價、物價成長程度是跟你相同的

他們有多痛苦?

整合更多地圖,讓更大的資本能夠合作之後...

勞工的日子會如何?

當然遊戲跟現實生活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1. 遊戲中沒有社會制度保護勞工在經濟整合中的生存權益
  2. 遊戲中資本家的利潤沒有回饋社會
  3. 遊戲中沒有政府用經濟成長的果實來提升公共建設
我們的現實生活呢?







2014/03/29

Ruby中string運算 methods

+
puts "first" + "second"
顯示
firstsecond

*
puts "first"*3
顯示
firstfirstfirst

<< 組合concatenate
puts "first"<<"second"<<"third"
顯示
firstsecondthird

<<與+的差異在於
1st_string = "first"
2nd_string = "second"

puts 1st_string + 2nd_string
puts 1st_string
puts 2nd_string
顯示
firstsecond

而puts 1st_string << 2nd_string
puts 1st_string
puts 2nd_string
顯示
firstsecond
firstsecond
second
用<<會將後者的string內容組合到前者的字串後端

在Ruby中的string其實被看待為array,因此array的method都可拿來用

str="abcde"
puts str[0]
puts str[1]
顯示
a
b

記憶體中分配的函數是字串中的ASCII號碼(DEC格式),使用puts的時候則會顯示出字元,所以在Ruby1.9環境的IRB中會看到ASCII的號碼,但到了Ruby2.0之後的IRB則是顯示字元

gets 等待鍵盤輸入分配
gets.chomp 等待鍵盤輸入分配後,去除前後端空白與分行值
gets.chop 等待鍵盤輸入分配後,去除後端空白與分行值
inspect會用""顯示字串中包含escape符號&特殊字元的完整字串資訊
include?("test string") 檢查是否包含字串"test string"
replace("replacement")會重新分配字串覆蓋原始值
index("partial")計算出partial example在字串中的序列位置
reverse 反轉字串中序列順序
upcase 全大寫
downcase 全小寫
swapcasee 改變大小寫狀態
length 計算string中的字元數,包含空白
size 計算string中的字元數,包含空白
split(" ")可用" "空白來分組Array中的成員,預設為"",也可改用","來拆csv等檔案
concat()跟<<一樣,在後方組合string

而在這些medhod後面加上!會永久改變參數值,!稱為Bang method

original_string = "original"
puts original_string.reverse
puts original_string
original_string.reverse!
puts original string
顯示
lanigiro
original
lanigiro


Ruby中String的特殊字元 \n, \t, \b, \v

用\來escape

\n 跳行
puts "first\nsecond"
顯示
first
second

\t  同於tab跳格
puts "first\tsecond"
顯示
first        second

\b 等同backslash 往前刪除一個字元
puts "first\bsecond"
顯示
firsteond
把second的s給刪除了

\v 跳行接著顯示
puts "first\vsecond"
顯示
first
      second

Ruby中的String分配語法

[引號分配字串]
單引號:需要escape字元,無法interpolation(呼叫函數)

string_example = 'I love \'PIZZA\''
puts string_example
會顯示 I love 'PIZZA'

puts 'the user ID is #{user_id}'
會顯示the user ID is #{user_id}

雙引號:可以加入interpolation(呼叫函數)
"the user ID is #{user_id}" 可呼叫instance variable
採用雙引號來 puts "hello\nworld"則會顯示
hello
world
其中的\n可順利分行


[q決定是否啟用interpolation]
interpolation_value = "interpolation value"
string_example = %{showing #{interpolation_value}}
puts string_example
會顯示 showing interpolation value

string_example = %q{showing #{interpolation_value}}
會顯示 showing #{interpolation_value}

而把{}改成||也有同樣的結果

如用 =%|| 或=%q||來分配字串

[command line中分配]
string =<<- ABC
An apple is an apple,
and this is the second line
ABC

 =<<-  啟動字串分配
ABC 這個全部大寫的代號來設定開始&結束

puts string 會顯示
An apple is an apple,\n
and this is the second line\n

其他\n為跳行符號





2014/03/28

你要有弟弟妹妹了

孩子,

今天找媽媽來一起寫信給你,以後會多找機會一起寫信給你(們),我現在34,你媽33,你一歲七個月,晚上跟你媽媽去檢查,本來擔心是子宮外孕,兩個人也在煩惱之後你們兩個小孩子的教養問題,結果今天檢查的結果,媽媽平安,沒有子宮外孕,但也發現有四個胚胎,其中一個已經有心跳了,估計六個星期又四天。

我們很高興,也很擔心,不知道怎樣一次照顧四個猴子,網路上找了一下,得知四胞胎的風險高很多,你媽的病發症可能性多,你的弟弟妹妹存活率也不高,其實我們蠻害怕的。你奶奶聽到的第一句話則是:我帶不了那麼多!!

也是這樣,從現在開始,寫信也不是寫給你一個人看了(其實我也不知道以後你長大會不會想看),因此,現在開始,寫信的時候就叫你猴子一號吧。

媽媽問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今天你一直講妹妹,前幾天一直講弟弟,再過兩個星期就知道了。媽媽擔心以後如果有四個弟弟妹妹,就沒有時間陪你,你會不會在旁邊生氣,覺得被忽略。其實媽媽不會,一樣很愛你。

今天買了一個蛙鏡給你,本來以為你會不喜歡戴,覺得不舒服想拿掉,沒想到帶著你到鏡子面前看自己的樣子,你開心的不想拿下來,左看右看。等媽媽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去游泳池好了。

剛才看網路上一個四胞胎媽媽寫的文章,說一天要換40片尿布,準備24瓶奶喂六次,想到就很可怕,但看到四個小妹妹長大之後,每天都有四個人一起玩,跟你現在每天一個人的樣子,或許有弟弟妹妹陪你,也是不錯的,說不定你們兄弟姐妹玩在一起之後,還不會想要我們大人在你們旁邊,以後唸書之後五個人一起出門,也沒人敢欺負你們。

今天買了四雙新鞋子給你,也也不知道怎麼搞的,一直去踩奶奶的腳,上一次給你買的鞋子大了,你看起來走路怪怪的,這次的合腳一點,還要觀察你一陣子。

剛才忽然想到我們前天一起看的一部電影[the delivery man by Ken Scott in 2013],內容是主角發現女朋友懷孕之後,同時知道之前捐精子而有了五百多個子女,我們一開始覺得有五百多個子女是很難以想像、無法處理的事情,但電影的結局是五百多個哥哥姊姊一起照顧彼此,看著小弟弟出生,態度變成如果你有兄弟姐妹的話,或許也不錯。現在回想起來,或許這部電影是給我們一個暗示,希望你的媽媽、弟弟、妹妹都健康。我們不知道怎麼照顧你們,但會用盡我們所有的一切來照顧你們。

大猴子&猴子媽

Ruby 參數命名慣例

class
用camel case(單字首字大寫/無空格/無底線) 
SomeClass

constance
全大寫+底線分隔  
FIRST_CONSTANCE

Global variables
用$標示,全小寫 
$global_variable

local variables
在method中活動, 全小寫 
local_variable

instance variables
用@標示,在class中活動(可跳出method外),全小寫 
instance_variable

Ruby 保留字分類清單

[Blocks & Exception Handling]
return
begin
rescue
redo
break
ensure
retry

[Classes & Modules]
module
class
def
undef
defined?
alias
super

[Conditional]
and
or
not

[control flow]
if
else
elsif
unless
case
when
then

[Files]
BEGIN
END

__Line__

[Iteration]
do
until
while
yield
next
for
in

[Scope]
self

[Truthy value/Boolean]
true
false
nil

自己開口說想尿尿了 1Y7M

孩子,

我現在34你現在一歲七個月,我們剛從湖南待了一個月回來,剛回台灣的那幾天我還有點不適應,有點不知道歸屬感在哪的那種混亂。這次回湖南真的辛苦你了,整個月你都沒什麼精神,或許是因為天氣冷、感冒、有太多陌生的人&環境,我們也咬著牙讓你在各種環境自己跟陌生人們打交道,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畫面、味道、感覺,回台灣之後,我真的覺得你長大好多了。

現在多半的話你都能聽懂了,但有時候會故意裝作聽不懂,我們講的詞彙如果你能夠發出同樣的聲音,會興奮的持續的重複。我們還是很擔心你的膝蓋,總覺得你兩邊的膝蓋彎曲的角度不一樣,力量也不太一樣。你變得不喜歡穿襪子跟鞋子,穿上去你老是脫掉。回湖南之前你很少感冒的,但這次回來已經超過一個星期了,你還是鼻塞很嚴重,無精打采的,我們一直不喜歡讓你吃藥,但你已經鼻涕倒流到中耳炎了,只好一天四次讓你吃那個我們都覺得很臭的藥。

媽媽聽說有第二胎的時候,老大都會比較吵,也不知道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你這幾天比較黏媽媽,不確定是因為你不舒服還是怎樣。但你也會要我抱你,我想你看到這裡的時候應該已經不記得了,幫你複習一下,基本上你不會要我抱你的,我想抱你要求你,而且通常你不理我。你會要我抱你有幾個情況 1.你懶得走路 2. 你想睡覺 3. 你想去其他地方,要我抱著你去 所以今天你要我抱你的時候,我知道你真的不太舒服。

現在的你對於相機比較敏感了,每當你一有蠢樣子、發脾氣、做傻事我伸手去拿照相機被你發現了,你就會立正站好,讓我沒有機會拍,很好奇你真的有這麼精明嗎?

我想你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強迫症,我的Aeron椅子後面的把手固定釦,每一天我都需要重新扣緊一次,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去弄開的,每一天都會被弄開。今天另外發現一件讓我跟你媽比較不忍心的事情是,這一陣子你哭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動作,把一隻手放在嘴巴前面,前幾天我們都還不確定你在幹嘛,還想說你是不是在裝可憐,到了今天才確認,你那個動作是在想辦法讓自己停止哭泣,我們發現之後都好心疼。媽媽現在幾乎沒有母奶了,你晚上睡覺睡不著想吃奶會哭的好慘,媽媽跟你說沒有奶了自己睡覺好不好,你會停止哭聲維持大哭得表情把手摀著,說「好」然後用力閉上眼睛睡覺。

今天你讓我們最驚訝的事情就是,你指著褲子跟我說尿尿,然後我帶你去廁所尿尿,你可能不會記得,但是我跟你媽抱著你親好久。

這一年多來,都是你的媽媽在工作賺我們生活的開支,我已經超過兩年沒有收入了。媽媽很辛苦,做的是勞力的工作,下班之後馬上又看到你哭哭啼啼的要黏著她,要照顧你,哄你睡覺,你睡覺的時候也繼續照顧你,不論你晚上醒來幾次哭,媽媽都醒過來照顧你,從媽媽懷孕到現在的兩年多,沒有幾天好好睡過的。

有時候我會心疼你媽,把你帶到其他的樓層讓媽媽能夠有自己的空間喘息,作些自己的事情,但說真的,你媽媽雖然會累會煩,一看到你被帶離開身邊馬上又開始捨不得你,當媽媽的就是這樣,所以你懂事後要對她好一點。

明天我們會去醫院檢查媽媽有沒有子宮外孕,不論如何,我們都愛你。











2014/03/19

關於抗爭

來自安徽的妹夫曾經跟我說:

「你們台灣跟香港的遊行、靜坐沒有用,
大家去湊熱鬧而已,解散之後那些有錢有權的人照樣幹那些勾當。

我們這裡如果地方有人太過分,
鄉親們就直接拿著菜刀鋤頭去單位把領導給綁了,
這樣中央就會出來處理了。」

我無話可說...

想想...

我們熟悉的社會平等是前輩跟權貴爭來的,
我們理想的工作環境是前輩跟資方爭來的,
我們習慣的民主法治是前輩跟政府爭來的,

我們舒服地享受著前輩爭來的福利,
而雙方的鬥爭從未止息

因為我們的輕忽&冷漠,
前輩為我們爭到的一切,又一點一滴被拿回去了

或許,
虧欠於我們的前輩&下一代,
我們該再次爭回來,
並且一直爭下去...

服貿之外:台灣人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2014/3/18 台灣跟中國簽約的服務貿易協議莫名其妙的通過了,今天有許多人在立法院抗爭我抗拒服務貿易協定的原因非常的自私、不理性,我認為台灣人還沒有準備好面對與中國的競爭,中國人已經準備好跟全世界搶飯碗,而台灣人還沒有。

台灣年輕人還在推崇新潮的工作模式&環境的同時,中國年輕人願意在北京地下幾層沒有光線的小房間內,白天作粗工存錢,晚上用偷接的 WIFI在網路作小生意。

台灣年輕人談論著創新、創意的同時,中國年輕人則是非常務實的實踐「模仿&抄襲是進步的基礎」,他們知道同中求異,先求有再求好才是實際的生存之道。

台灣年輕人用著西方的邏輯框架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時候,中國年輕人想辦法參透任何有機會接觸到的文化、政治&商業系統,他們比多數國家內部的年輕人更了解各國邏輯框架的系統破綻,對他們來說遊戲規則的解釋空間&變形運用是發揮的空間。

台灣年輕人抱怨著責任制的同時,中國年輕人願意白天六點起床送貨到晚上十點,去喝個酒擴大人脈之後隔天六點起床繼續幹活。

台灣年輕人談著理想、福利&生活品質的同時,中國年輕人討論著任何賺錢的可能機會,非常的饑渴,想到、看到就做,能作多大就做多大,而且錯了放的下、錯了能馬上修改。對中國人來說理想太遙遠,自己掙到的實際成果才是真的,福利&生活品質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拼到的。

我認為台灣這幾十年來在工作環境、個人發展&社會形態的「進步」,讓我們這些動物園的猴子面對中國這十幾億的野生猴直接競爭的時候,會一根香蕉都吃不到。

當然,綁架政策的政治人物&榨乾社會資源的資本家還是很該死,只是身在中國的年輕人們,他們生長的社會更沒有公平正義、沒有民主法治、沒有商業道義,我們所有害怕即將在台灣會發生的鳥事情他們都習以為常,而且處之泰然。

不論今天有沒有服貿協議這件事,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直接競爭是早晚的事情,除了把中國人想辦法擋在外面之外, 或許也該是時候,檢討反省一下我們的競爭策略,找出保護傘之外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之道。畢竟,中國之外,還有俄羅斯、印度、非洲都有可直接搶我們飯碗的大量勞資力量

我們總說台灣小,但以人口來看台灣比起挪威、以色列、丹麥、芬蘭加起來還要多,而台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呢?當我們能看清政府不可信、商人無祖國開始反省自身處境的變通之道,是不是更要有足夠的實力在這個世界立足,才有機會能維護經營好我們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