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始有自主微笑
- 眼睛可以跟隨著移動的物件
- 發出除了哭之外的聲響
- 會開始學習發出母音類的聲響,如:阿、喔、嗚
2012/08/26
新生兒第一個月的發展指標
每個孩子的發展進度有些許差異,但可參考的一些大概指標為:
- 維持抬頭的姿勢一定的時間
- 頸部肌肉可以進行左右轉動
- 相對於其他物件與形狀,偏好人類的臉
- 有不自然,不定的手臂動作
- 將雙手抬到臉部位置
- 開始有強烈的反射動作
- 眼睛可以注視著20-30公分遠的目標
- 能辨識並且注意熟悉的聲響與聲音
- 對於巨大聲響有反射動作
- 對著強光會閉眼自我保護
[Week 1 發展指標]
- 體重大約在2500-4000公克
- 身高約46-55公分
- 膚色有點紅,體態稍微腫脹(尤其是自然產或產程較長的情況)
- 膚色偏紅及體態腫脹的狀態會在幾天後消失
- 出生後約需要一個小時以上的睡眠
- 接下來幾天依舊會有長時間睡眠的需求,母親可趁此時多休息復原
- 五官在幾天後開始有較為清楚的線條
- 雙手及雙腳依舊習慣維持子宮內蜷曲的姿勢(肌肉在幾個星期後將學會放鬆)
- 幾天內所有的動作都是根據天生的本能反應
- 能辨識母親的聲音,即便是在人多的環境下投依舊會轉向母親的聲音方向
- 幾天後能辨認出在子宮中曾經聽過熟悉的聲音
- 生出來就有強烈的吸允渴望
- 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熟練對著乳房吸母奶的動作
- 母親此時建議養足精神康復滿足孩子母奶的需求
- 拍著的時候會嘗試抬頭
- 視力範圍僅能聚焦在15-25公分附近的目標上(約餵母乳時可以有視覺交會)
[Week 2 發展指標]
- 第二個星期的發展與第一個星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 身體依舊喜歡保持蜷曲的姿勢
- 清醒的時候手習慣保持放置胸前握拳的狀態
- 能看清楚15-25公分內的目標
- 無法看清屋內的灀太
- 餵食母奶時能看清母親的臉孔
- 親人可在此時抱著孩子讓孩子有近距離視覺接觸
- 母奶在此階段是最好的營養來源
- 餵食母奶前可擠些母奶在乳頭上刺激孩子反射動作
[Week 3 發展指標]
- 孩子依舊在學習適應子宮外的世界
- 會有不定時不自主的肌肉緊縮反映
- 已經有足夠的肌肉抬頭幾秒鐘
- 盡量遵從孩子的需求進行餵食與睡眠
- 相對於陌生人對母親的聲音有安全感,多與孩子說話
- 需要與母親維持大量的眼神接觸
- 當母親專注地跟孩子說話時,孩子會感到自在舒適
- 與子宮接近的環境與聲音能讓情緒激動的孩子安定,讓孩子靠在母親懷前可保持情緒穩定
- 孩子需要也喜歡與父母親的肌膚接觸,尤其是在喝母奶時(可讓孩子裸體在身上喝奶)
- 輕柔的肌肉按摩能讓孩子放鬆,協助腦部、肢體及消化系統發育
[Week 4 發展指標]
- 雖然對子宮外的世界還不適應,相對起來願意與外界有些許互動
- 嘗試發出笑聲或帶著口水的喉嚨噪音,並引以為樂
- 睡覺時會有微笑等表情,可在床邊放著相機隨時記錄
- 對著照顧者及時的餵食、尿布替換及安撫開始建立起安全感,對外在社會開始產生信任
- 持續尊重孩子進食與睡眠的生理時鐘,當孩子發展成熟後即可配合成人的作息
家中老大在第十天開始對於撞擊類的巨響有反射動作,即便在睡夢中也會雙手雙腳張開,據說這是猿類留給我們的天生反射動作,讓我們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雙手雙腳張開可以快速地抓到樹枝避免摔落。
左手已經能夠放置在口中,即便老大對此動作沒有意識。雙腿在消化時大便前會有劇烈的踩步動作,維持至排泄完成為止。
對於集中光源依舊是用注視的方式面對,然而片面光源則不會有直接反映。
睡覺的時候會有反射神經造成的不自主表情,類似哭笑痛苦等表情。
暈眩狀態在第十一天開始間斷發生,眼皮快速跳動,時而翻白眼,維持著一分鐘以內的睡眠&甦醒模式持續重複發生。
知道奶瓶來的時候脖子有力量將整個頭往前伸,在不開心的時候也會很劇烈地將頭往反方向甩。
2012/08/13
BMJ 剖腹產及自然產併發症統計數據
翻譯分享這資訊主要是因為個人偏好自然產,台灣地區衛生署應該有針對網路醫療資訊進行某些規範,以下僅提供文獻中個人挑選的數據翻譯:
2007 牛津大學發表於BMJ針對 97,095婦女生產方式的統計
選擇性剖腹產與選擇性子宮產比較
三倍母親相關發病率(5.5% : 1.8%)
四倍死亡率 (0.04% : 0.01%)
五倍加護病房住院率 (2.72% : 0.54%)
兩倍需要輸血率 (0.98% : 0.44%)
七倍子宮切除發生率 (0.35% : 0.05%)
三倍住院超過七天 (2.55% : 0.88%)
超過兩倍需要使用抗生素 (62% : 24.6%)
兩成3-4度會陰撕裂及相關產後疼痛(0.18% : 0.77)
生產過程經醫師判斷採用剖腹產與子宮產比較
兩倍母親相關發病率 (4% : 1.8%)
六倍死亡率 (0.06% : 0.01%)
三倍加護病房住院率 (1.42% : 0.54%)
一點五倍需要輸血 ( 0.71% : 0.44%)
六倍子宮切除發生率 (0.29% : 0.05%)
近三倍住院超過七天 (2.18% : 0.88%)
超過兩倍需要使用抗生素 (70% : 24.6%)
不到兩成3-4度會陰撕裂及相關產後疼痛發生率(0.12% : 0.77%)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977819?dopt=Abstract
2007 牛津大學發表於BMJ針對 97,095婦女生產方式的統計
選擇性剖腹產與選擇性子宮產比較
三倍母親相關發病率(5.5% : 1.8%)
四倍死亡率 (0.04% : 0.01%)
五倍加護病房住院率 (2.72% : 0.54%)
兩倍需要輸血率 (0.98% : 0.44%)
七倍子宮切除發生率 (0.35% : 0.05%)
三倍住院超過七天 (2.55% : 0.88%)
超過兩倍需要使用抗生素 (62% : 24.6%)
兩成3-4度會陰撕裂及相關產後疼痛(0.18% : 0.77)
生產過程經醫師判斷採用剖腹產與子宮產比較
兩倍母親相關發病率 (4% : 1.8%)
六倍死亡率 (0.06% : 0.01%)
三倍加護病房住院率 (1.42% : 0.54%)
一點五倍需要輸血 ( 0.71% : 0.44%)
六倍子宮切除發生率 (0.29% : 0.05%)
近三倍住院超過七天 (2.18% : 0.88%)
超過兩倍需要使用抗生素 (70% : 24.6%)
不到兩成3-4度會陰撕裂及相關產後疼痛發生率(0.12% : 0.77%)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977819?dopt=Abstract
胎兒頭太大還是會造成產中/產後併發症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12 Apr;91(4):470-5. doi: 10.1111/j.1600-0412.2012.01358.x. Epub 2012 Feb 28.
The influence of fetal head circumference on labor outcome: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er study.
結論:Large fetal head circumfe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ed labor and is etiological to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assisted vaginal births and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22966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229662
世界衛生組織 男嬰頭圍統計 平均:34cm
奈及利亞平均:34cm 而大於36cm的胎兒有比較高的剖腹率
2004文獻:超過37cm的胎兒有比較高的剖腹率
透過3D超音波檢測以減少剖腹產的發生機率
剖腹產&自然產兒童於智力發展無明顯差異
人工陰道產+會陰切開的組合容易產生闊約肌併發症
2012/08/06
面對系統
畢業後開始工作的幾年,接觸了一些產業、前輩,有機會跟一些機構合作瞭解跟一些組織與政府單位合作,慢慢地開始對公共事務比較認識一些,也開始對於政府與企業的系統運作更為關心與注意。另外一方面在接近35歲的同時,由於角色跟心態上的發展轉變,看待系統的概念也開始調整,從兒子要轉換為父親,從員工將轉換成管理者,從公共事務被動的一方將轉換成影響參與公共事務的一方。趁著還沒成為老古板死腦筋之前,快點記錄下來現在的想法。
[系統]
一切都需要從「系統」開始談起,在此指的「系統」泛指許多人說的「遊戲規則」、「法規」、「官僚體系」、「僵硬的制度」、「商業習慣」、「潛規則」、「江湖」等概念。系統因為有不同的人(物件)、組織因為互動的秩序需要而產生,隨著時間會因為參與者的需要調整、資源變動、參與者的加入或退出等情況而改變。系統可以減少參與者持續交涉談判的必要而提升效率,系統讓許多任務因為既有默契而能採用自動執行模式,系統不是最完美的方式但卻是長期合作必要的要素。實際的發生情境可以出現在家庭、學校、兩性、社交、職場、商場、組織、公共政策、外交等設定,以下舉幾個很常見的例子說明:
「官僚系統」
從一個鄰里、公所到行政院各層級中有著不同分工的單位,各個單位有著自己的系統彼此連結運作著。當主管單位需要徵收土地的時候,會影響到土地權益者、開發商、當地民眾、當地商家等,取得各單位百分百共識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土地權益者希望能透過拉攏媒體焦點營造抗爭來提高談判議價力量,媒體為了收視率及廣告主要求會配合生產媒體事件。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加快回收的時程,願意投資人力運用既有法規完成行政需求,同時拉攏當地民眾、商家在媒體表態時能佔在支持開發的一方。同時民眾與商家都會考量開發後對於就業市場、商業活動、環境保護、居住品質等的影響,決定在跟開發商互動中如何爭取自身更好的利益。縣市政府、地政事務所、環保局、文化局各系統的業績評估方式有差異,在碰到法規及行事規章有所抵觸但每個人都知道是有利的事情,公務人員還是需要採取自保的方式堅守法規,民眾能做的事情則是透過民意代表、議會等機制發聲,引起媒體注意造成公共輿論來實現影響力。但法規的時效性站在開發商這一方,法規修正需要時間,民眾很難有開發商那樣對於規章的專業瞭解,以致於即便是在沒有任何舞弊的狀態下,有足夠專業知識能夠打理好各個系統環節的開發商通常能夠得到最後的勝利。
「金融政策之系統」
拿政府的金融政策來說,同時連結了國際匯率、國內銀行、國外銀行、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國內小型投資人、進出口貿易廠商等單位的系統,每個系統有自己的運作邏輯、目的、相容性及限制,所以當政府的金融政策要有所調整的時候,免不了需要依照連結的系統依照系統相容性做做容易進行的規劃,配合交互影響力最大的系統妥協、跟隨其他系統的默契常規等習慣作法、在各種傷害中取得「系統可生存」的設計。如同 Matrix電影中敘述,設計&經營系統的代理人會為了系統的存活,也就是代理人的存活,作為系統設計的基本架構,很少有如電影中的大師等級系統能夠包含自我摧毀以求優化重生的系統設計。當歐元體制設立的時候,系統規劃中就沒有良好的散場機制,也是因為這樣的普遍習慣,大多時候發生系統失靈的時候,有權力維持設計系統的代理人,會使用最大的資源在維持系統的存活,而不是調整或解散系統。
[公司系統]
這是每個人在一間公司呆個一兩年後最清楚的系統。許多人怪罪人事單位在績效、獎金與福利上傷害同事,忽略人事單位的績效就是幫股東省錢,用最低的預算維持最有生產力的人力資源,在人力銀行&媒體炒作低薪的情況下,人事單位在用人的時後給予好的待遇反而給自己找麻煩。公司系統另外一個普遍見到的系統瑕疵在於,由於技術及人力水準這幾年的跳躍式提升,許多中階主管的必要性與貢獻度是需要被檢討的,但礙於中階主管的主要作用在於減少高階主管與基層員工的溝通負擔,一個單向的溝通模式讓許多沒有貢獻力的中階主管可以維持優渥的薪資及福利,成為基層員工內部發展的阻礙。我們來檢視此系統瑕疵的原因不難看到,公司的系統為股東持有,並非為員工設計,而管理階層則為系統的設計&維護代理人,也因此根據 Stanford在2010年前後的一些量化統計認為當公司效率提升的時候,管理階層的貢獻約為15%,而公司效率降低的時候,追究管理階層的責任則有50%。同時,多數系統代理人設計的激勵條件則為效率提升,管理者可享受到基層員工更多的紅利,公司效率降低時則直接懲罰基層員工,原因來自系統的設計與執行皆需假手管理階層。
回想小時候到現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系統,簡單的來說大概有以下幾個階段:
「懼怕」
在不了解遊戲規則的時候,小時候會害怕老師跟學校的權威,青少年時期會害怕教官跟警察,更大一點面對政府、企業、世界銀行等組織僅有敬畏、恐懼跟無力感。
「適應」
不論在新的國家、新學校或新工作,那些因為無知所造成的恐懼總會告一段落。對於系統有點大概的概念,知道自己的位置,瞭解界線而不會犯規,可以在這個系統內動作。
「抗拒」
如同在學校內抗拒師長的規範、交通規則、公司的責任制到證券交易稅。在不需要對系統有全面的瞭解前提下,對於系統中對己身不利的設計隨著時間累積不滿,從一開始口頭的抱怨可能會發展到小規模的不配合。當與其他對系統不滿的成員集結之後,可能會有著更大的聲音,甚至提出改變的要求至抗爭。系統中的成員可能會與系統代理者發生台面上的對立,但對於代理者有利的一點是,群眾的激情容易隨著時間沖淡,對於不滿的狀態可以透過教育宣導減緩甚至到達習慣,在進行衝突談判的時候,時間是代理者最好的工具,加上權力地位的根本差異,系統中一波波抗拒的事件就如海浪帶著猛烈的聲勢出現後散落消失在海灘邊。
「學習反省」
在抗拒及要求改變得不到渴望的結果之後,會有一段學習反省的階段,更深入地瞭解系統與自身的衝突點,如果反省的多,對於系統將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固定模式」
經過了抗拒與反省,如果選擇繼續留在系統中或者沒有辦法離開,會在系統不利自己的設計中想辦法找到妥協變通的模式,一旦模式建立,將不再做任何反抗或反省的動作。
「運用」
有時候有幸,在反省及尋找固定模式的過程,慢慢地找到系統中其他的架構,可以利用緩和系統對自身的傷害,同時利用系統提供自身優勢。最適者生存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此,能在官場發展的最好的,不會是專業知識能力最優秀的人,只要能力能到達系統中最低要求標準,能夠運用系統的人才是能夠運作的最有效率的一方。
「新系統」
隨著環境改變,或者既有組織成長、合併&改革,就有可能需要接觸到新的系統,甚至發展出新的系統,此時整個循環就會重來一次,隨著知識及經驗的累積,對於各種系統的磨合期開始縮短。
系統中的新舊成員在面對系統的時候可能會再不同的階段,所以會看到新成員希望能夠更新、替代、更換系統,同時有些老成員對於系統的瑕疵感到麻木並且加入系統管理者的一方懲罰教育新成員。聰明的人則會放棄抗拒的階段,從學習反省系統後努力進化到運用的階段,在系統中取得更多資源進而有足夠的力量與其他系統合作,同時發展由自身開發的系統。要去動系統是一件大事,不論是家庭關係、公司規章或公共政策,在有實力運用系統之前想做的努力容易付之流水,在群眾聲音及媒體關注越來越廉價的時代,或許我們這些年輕的一代在發行網路或街頭運動之前,用心累積系統之事、社會資源、政治影響力,才有更大的機會爭取到我們想要的改變。
從熬夜20年調整為早上五點起床
印象中我是國小開始熬夜的,或許是五六年級那時候開始吧(1992)。那個時候晚上有于光跟一些大人的節目,我會看著圖書館借來很多其實根本看不懂的書,通常是哲學類的書籍為多,因為更小的時候看著希臘神話跟聽聖經故事長大,讀著一些哲學類的釋義在當時是很直接的延伸。當時不瞭解同年紀的同學的追求,對於交朋友、運動、電視、小說等活動沒有太大的興趣,有許多因為看了一些看不懂的書所產生的疑惑,例如人生的意義&價值,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發自於我的生命,看著書中對於答案的追尋&概念的挑戰,非常地讓我著迷。
國小國中時期的學業,因為有許多同學跟老師的幫助,並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因此有時間跟心力看喜歡的書,聽喜歡的音樂。由於那個時候發現電台越晚的討論話題越有意思,可以聽大人聊愛情、生活方向、人生觀,比起白天課堂上老師所說的東西有趣多了,慢慢地我越來越晚睡,白天的時候則是在學校打瞌睡,很多時候睡到連中午便當都沒吃,放學的時候直接帶回家。每一天我都期待快點放學,可以看還沒看完的書,聽更多平時沒辦法理解接觸的大人們故事,這樣子將剩餘的時間用在發覺與消化有興趣的資訊,間接造成熬夜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也有20年了。過去多多少少聽過一些長官跟朋友提過「晨型人」的概念,敘說著「成功的人」通常都是晨型人等的例子,對我來說「成功的人」這字眼有點不舒服,那就像是小時候大人拿著糖果說要怎樣才是乖孩子才有糖果,許多人在推薦說服我一套標準或行為模式的時候,我不禁會去想著對方是不是希望我無條件地服從、希望我給予些什麼等等的?我比較喜歡認為,關於「作息」,哪些時間睡覺或起床是屬於「個人選擇」、「習慣」或「偏好」,每一個人有自己的生活邏輯與模式。有一個公式可以套用在每個人身上,然後大家都變成「成功的人」這真的是太詭異的概念了。換言之,我沒有花太多注意力在早起這習慣上,如果因為出差需要早上三點或五點起床,我就那個時間起床,即便是前一晚跟客戶或朋友喝酒,該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
回了南投,爸爸蓋的房子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這是一個五層樓的透天屋,在頂樓也就是六樓高的屋頂可以看到日出。大概一個多月前看到 Zen Habbit的作者寫到他每天 4:30am起床之後的作息,當時看到想著這人神經病才四點半起床,但後來看到作者是一個父親,每天早上七點還需要送孩子去上課,早上 4:30起床讓他有時間可以看書、寫字、做運動的型態老實說挺誘人的。有些事情是需要一連串偶然的事件碰撞之後才會發生,爸爸的朋友送給老婆坐月子的七隻雞每天早上四點半就會開始一起叫,這樣的環境讓一個想熬夜的人非常地痛苦,一早真的受不了,想說不睡了,多久沒看日出了帶著 iPad、相機跟筆記本到頂樓看日出算了,這個衝動的決定真的是爸媽、老婆跟許多幸運的事情之外,上天給我一個最新的禮物。
早上五點中有什麼?太陽出來的前40-50分鐘,天就已經差不多亮了,空氣涼爽清新,每一口呼吸都會有賺到健康的感受,這個時間點腦子特別地清晰,寫字與畫圖腦中的想法可以像是倒水一般沒有阻礙地釋放。身體是自在舒服地,沒有任何家人或朋友在這個時間點會打斷你需要你提供注意力,不需要回應任何的 email, msn, skype, google talk, facebook chat, line, whatsapp,情緒回歸到起點,我有至少 40分鐘的時間可以胡思亂想規劃好當日與未來的計畫,反省回顧先前的進度,檢視發展中的計畫與想法,到日出的時候起來稍做休息,站起來面對著太陽練一下氣功,感受一下陽光的能量,與周遭蟲鳴鳥叫的自然環境融成一體,這一切,讓早起成為一種享受,也讓我在接下來的日子中,眼睛感受到窗外的天空開始有點光,變跳下床拿好東西往頂樓跑,去享受那美妙的一個小時。
2012/08/02
Google Offers 購物優惠服務:請使用者交出更多個人資料
除了 Google Shopping之外,Google又推出了一個 Google Offers:一個提供當地購物優惠資訊的服務。不同於 Google Shopping提供一個商品價格的搜尋平台,Google Offers採用使用者自願提供的資訊進行相關性運算,找出使用者可能會有興趣的產品優惠,主動透過 Email及簡訊的方式將優惠資訊提供給使用者。
在 Google行動裝置市佔率及 Google Shopping網站接發展成熟之後,Google Offers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個人認為網頁平台的建立主要作用在於提供使用者建立與調整偏好設定,主要的戰場應該還是於行動裝置的App應用上。 Google Shopping的行動裝置 App同時提供 Android 及 iOS版,所使用的相關性運算因子有:
1. 活動地點
除了居住地之外,Google offers可以從使用者提供的工作地址,休閒及娛樂活動地點連結地點接近的商家。
2. 消費偏好
從食物偏好、運動、服飾、音樂至家飾,使用者主動告知 Google有需要及有興趣的服務類別,Google offers可從眾多的商品優惠中挑選出更符合使用者消費習慣的資訊。
3. 使用者調整
Google offers同時透過使用者對於運算結果的相關度來評分,以修改個人偏好相關性的權重。
這一個概念簡單清楚的服務出現的時間點恰當好處,自 Facebook及各家社交軟體降低了使用者們對於個人資料隱私權的防衛心,Google可以一步一步地測試使用者的底線,不再繼續偷偷地使用使用者信件、搜尋字串等資料建立個人偏好檔,大方地請使用者提供偏好資料讓資訊廠商可以提供更相關地資訊給使用者。
這樣大膽遊戲規則的作法,相信Microsoft、Apple或 Facebook都非常地羨慕,也會觀望待時機成熟之後對使用者提出類似的機制:由使用者主動提供給資訊廠商,協助調整媒合相關性因子演算法,並信任資訊廠商及合作商家運用這些資料進行商業活動。雖然 Google不是第一個提出這種作法的廠商,卻是最有資格提供此服務的公司。
Google的 Gmail及 Android行動裝置使用者數量有了一定規模,可透過既有的行動裝置累積使用者資訊並即時傳達 Google offers提供的資訊(SMS、Google Plus invites或於使用者最多的地圖服務 GMap中呈現優惠資訊),相較於其他創新公司能給予使用者更多的信心交出更多個人隱私資料,加上既有的廣告業務與地方商家的關係,這樣的組合是 GroupOn, Facebook, Ebay, Apple或 Amazon短時間內很難聚集的資源。
個人相信 Google Offers與 Personalized Search都是階段性的試驗,在不久的將來使用者養成主動提供偏好資訊的習慣之後,使用者勢必與資訊廠商建立更親密的互信關係。Google與 Apple等廠商正在協助美國政府建立隱私權管理法規的現在,大概已經可以看到資訊廠商對於主管機關、資訊交換模式及商業運作的影響力已經大到無法阻止。資訊廠商往後發展的演算法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挑選餐廳、可參與的活動、學校、工作、交往伴侶,人類或許會變得如機器般更精準地判斷,而機器或許可以透過取得更多的可運算資料變的更有人性:)
2012/07/31
旺旺到底有多大?
這是過去一年到中國內地幾趟之後一直很好奇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看到台灣往中國發展的公司「旺旺」做的有聲有色,各地的市場還有許多批發商用來裝貨,甚至是鋪地板的紙箱,清一色都是旺旺公司的產品紙箱,同時在超市以及百貨等地可以見到的旺旺產品種類更是多到無法想像的地步。
我這個人不看電視、報紙也不聽收音機,覺得浪費時間,但也聽過旺旺買下中時媒體的這件事情,經過內湖也會看到那個娃娃詭異地高掛在中時大樓牆上,所以對旺旺現在的規模這問題一直存在心中。終於,這幾天Facebook看到年輕人上街頭了(Yeah~~這才是民主阿),對整個事件我不了解,其實也不是很有興趣瞭解,索性搜尋了一下公開的上市資訊瞭解一下旺旺的市場價值。
不找還好,一開始看到的新聞說著旺旺約150億美金,這樣的數字就已經夠嗆的了,上了香港的經濟通察看最新市值換算成台幣精確數字是 4,815億,想拿來跟統一比較算了一下發現統一不到旺旺的一半(我並沒有算統一集團),把雅虎股市台灣食品股的前 20名公司市值加起來也只有 4016億,真的,了不起。
我不喜歡中國政府介入媒體的行為,也不喜歡藍綠兩黨介入電視台、報紙與電台,討厭美國政府對世界媒體的操控。旺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變成這麼大,沒跟中國中央有關係要拔光我頭髮我也不相信,如果拿了人好處需要幫人做事,我也不會覺得太意外。如中華電信被NCC要求交出基礎建設一樣,事情的立場不總是有對跟錯,但看到台灣的學生站出來抗爭,真正的走上街頭,真的是讓人超欣慰的。希望這次事件可以燃燒個一兩個月,有更多的學生參與街頭運動並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可以讓同學們更瞭解媒體立場&運作,對於資訊的消費選擇能夠更自主與清醒:)
2012/07/25
Bright 全新的求職媒合服務
許多的大公司採用著自行開發或第三方的自動履歷篩選系統,用自動化的方式在第一階段篩選大量應聘者的資料,其篩選方式可能透過學校、公司、證照、檢驗分數、甚至自傳中所使用的關鍵字,例如 A公司的核心價值如果是「誠信」,一個應徵者在自傳中「誠信」相關的關鍵字出現的頻率將會影響到面試的可能機會。
每一個公司所採用的演算邏輯與評估方式都有所不同,通常也透過公司的人事單位與用人單位討論過後設計建構,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少數的應徵人員透過公司內部或者網路上討論來修改應徵資料期望增加面試機會,努力破解系統進行SEO。即便如此,多數的年輕學生在求職的時候對於這樣的機制並不是十分瞭解,直到近期如 Bright這樣的公司開始將這個模式公開於社交網路上。
Bright 是一個處於測試階段的工作配對引擎,該團隊希望能透過她們所設計的獨特配對演算法讓求職者與招募者能夠有效率的媒合。Bright放棄傳統求職網站搜尋引擎的欄位配對篩選模式,透過求職者的登錄資料以及社交網路資訊進行與招募者職缺的相關性排列挑選出最適合的配對。
Bright資料庫中目前紀錄著著1,500萬筆工作職缺資料以及860萬個求職者背景資料以及260萬份履歷,並與超過100個職業媒合單位合作。當使用者將履歷上傳到 Bright必且完成個人資料,網站將用其演算法媒合並顯示地理位置接近的職缺,同時依照獨有的「Bright Score」排序,當「Bright Score」超過90分即表示該職缺的媒合程度相當的高,值得雙方投資時間精力安排面試。
Bright讓使用者可上傳登入多份履歷資料,並且定時依照使用者的設定郵寄可能有興趣的職缺。其演算法所採用的因子除了能力與經驗之外,也考慮使用者的社交網絡,方便使用者發覺到網絡中可聯絡的推薦人人選,同時配對演算法中也使用著招募者的選才偏好,例如 Microsoft偏好曾在 VMware工作過的人選,而不是 CISCO。
目前 Bright僅限於針對美國地區的職缺進行配對,使用方式非常的簡單,只要使用Facebook帳號登入之後,填寫基本資料完成後,瀏覽個人資料進行修改,由於 Bright會在許多部分進行自動化的填寫,有些許的欄位會有錯置的情形發生。接著在能力與特質這些自動產生的關鍵條件進行調整之後,即大功告成等著接收 Bright的配對 email即可。
如了 Bright之外,建議各位朋友也可參考使用如 Monster這些熱門的求職網站,另外如美國台北商會的網站也有許多的職缺資訊,這些國外的公司在碰到合適的人選之後,會透過幾次電話面試,接著視訊面試,甚至支付機票與住宿的費用安排在香港、韓國或新加坡辦公室面試,祝各位求職愉快。
2012/07/13
家
我很難忘記2012/5/28從台北要搬回南投的那一晚,我跟老婆說:「老婆,我們要離開我們的家了」,老婆眼睛和鼻子都紅了。當時我只是有感脫口說出心中的話,沒想到老婆直接的反應,讓我也心酸了。我讓懷孕的老婆坐在我大腿上,抱著她,跟著還沒出生的孩子三個人在一起,這時刻,整個家是完整的。
搬回南投後的前幾個星期,老婆的空間一開始只有四樓後面的臥房,一個五層樓的透天房間僅有那小小一塊屬於她的領域。經過了一陣子的整理與調整,四樓前半段的書房出來了,老婆的獨立空間騰出來了,開始有安全感,老婆開始可以認定南投也可以是她的家了。
老婆跟我一樣一輩子都在遷徙,從中國的一個省分到另外一個省分打工。我自己從南投、台中、美國、桃園、台北也搬了十多次家。家可能是一個窩,一個房間,一個公寓,一個獨立不會被侵犯的空間,一個工作結束後可以直接躺下安心呼呼大睡的地方,一個可以放著音樂喝著咖啡或酒獨自思考的地方。在這個空間中,可以沒有互動,可以放下人際社會與文化的禮俗,情緒與白日夢都是屬於自己的。
從台北要搬回南投的那一刻起到這一個多月與爸媽相處,這段時間讓我對家的概念除了從地域轉換到「人」身上。當我們一起出遊在車上,或者一家人在外用餐,每一個人的「互動」都是家存在的證據。當家人減少溝通、互動與表達出來的關懷時,家的感覺是很薄弱的。即便是透過爭吵、嬉鬧與權威控制,彼此之間皆在強化「我們是一家人」的關係。家不會像是公民課本中的圖片中一樣每個人永遠都保持的幸福開心的微笑,家跟自然一樣有暴風、乾涸、陽光與微風。
也是失業的這段期間有機會整理過去幾年的照片,看到自己最幸福的微笑都是跟家人在一起,過去在美國居住與家人分開、921地震、失業半年的這些經歷一直在提醒著我所忽略的家人,需要調整生命中各個項目的優先順序,一直都忘記了,在工作中努力表現公司會期盼更多的表現,但給家人真誠的關懷,家人卻是一輩子在身邊陪伴自己度過所有的苦難與憂傷。平時工作時候沒幾通真誠的電話,與家人用餐時沒有和善真誠的態度,帶家人出國或到高級餐廳是很沒有意義的。每一個人會給予自己最重視的對象最多的時間與關懷,沒有任何禮物能夠替換真實的陪伴,很幸運在自己33歲,父親60歲的這個階段理解了這些事情,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也都幸福:)
2012/07/12
[馬祖]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首先必須說清楚,對於「是否」該在馬祖建設賭場我沒有任何立場發言,已經透過民主機制公投通過,這是馬祖人的選擇。在這裡僅是針對網路上能找到很稀少的新聞及數據資料提出一些個人問題,一些我很好奇希望能得到答案的問題,希望關心這個問題並有權力造成影響的朋友們能在開發談判的過程中,爭取更多對台灣長期實質有利的條件。
馬祖現在的人口八千人,相較於澎湖於2009反對賭場行業進駐,根據媒體所說馬祖人看中的是這法案所會帶來的基礎建設。馬祖的自然環境、基礎建設與觀光發展不若澎湖,對於 Weidner先生所提出的六百億資金建設所投入的機場、大學、餐飲旅館、交通等建設,每個月一萬八、到八萬的個人補貼,以及13%的賭博稅真的如天降的恩賜。
目前於國際媒體公開表示投資興趣的有Sheldon Adelson擁有的Las Vegas Sands (LVS.N) 集團、MGM Resorts (MGM.N) 、Caesars Entertainment Corp.及後來殺出的Tinian Dynasty Hotel & Resort集團。LVS與MGM都已是澳門賭場業的廠商,表示由於地域等因素將不會影響澳門目前服務量無法負荷的市場,Caesars Entertainment Corp.一直在亞洲找尋開發標的,而Tinian Dynasty Hotel & Resort則是另外一個規模不若前者的美國開發集團。
目前與台灣政府公開喊話的集團為為了此案成立由William Weidner先主導的Weidner Resorts Taiwan公司,William Weidner為LVS集團前營運長,此集團號稱已召集20億美金(600億台幣)預計投資馬祖多項建設,Weider先生很清楚的說到這些資金不會一直等在那,要求台灣政府加速通過立法(有沒有任何朋友回想到美國牛?)。
Union Gaming Group Principal Grant Govertsen 認為台灣還需要五年的時間來進行法令上的整合完成,加入招標與建設的推算,馬祖要在2014之後才可能開始建設,最快2017才能進行營業。既然還有這麼長的時間可以準備跟討論,我很好奇的是
1. 怎麼沒有任何台灣本土廠商提出有參與投資的意願?
2.我找不到這20億資金的募資相關的華爾街新聞
3.所有承諾的項目,如果毀約的話誰會真正的負責?(馬祖鄉長下台了事?)
[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我沒有任何專業可以支持我的困惑,只是用一個很簡單的數學方式來計算投入與產出,沒有任何複雜的經濟模型、成本分析、風險考量,只有很簡單的加法跟減法。列出了以下一些要素,讓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把每個要素的大概金額放進去估算,看看10年、20年後馬祖從這場交易中可以得到些什麼,更重要的,在目前的談判階段,有哪些是我們應該去爭取的?
[馬祖的投入]
基本上我們準備要同意交通(機場與其他交通)、教育(餐飲大學)、土地發展分配、經濟發展模式的主導權交給得標廠商。我不是專家,但不禁想問,這是多大規模的壟斷阿?機場的招商與租金控制屆時是由出資的Weidner集團說了算嗎?建設餐飲大學所產生的學生勞動力是否會直接取代當地就業機會?Weidner先生評估該投資案需要3500-5000的專業人力,這也是投資大學的目的,所以我很直接的問題是
1.這些大學生畢業之前人力從哪裡來?
2.這些付Weidner集團學費的大學生是不是成為廉價的工讀生取代了當地的就業機會
3.馬祖當地中小企業在此次開發案中有足夠的競爭力參與任何有成長潛力的項目嗎?
如果在這些[說出來]的紅利放眼前之後,就很大方的放出馬祖整體開發權,幫這些集團提供整體建設的細節,提供當地勞工與政治上的權力支持,換得的是基層工作的薪資、賭場暴利的剩餘稅金...
這個開發案給予的紅利與條件相對起來是不是有點少了?
當地居民該怎麼面對十年後在地中小企業毫無競爭力&生存環境的狀態?
如何面對通貨膨脹及房地產飆漲的商業殖民狀態?
如何面對一個集團權力超越政府實力的政治狀態?
當有一個商業集團掌握了交通、教育及資源分配的主導權,民眾能夠怎樣主張自己的生存權益?
當該集團與政府要求開放與中國等國家直接交通的時候,台灣政府還有哪些談判籌碼?
[美國投資者投入]
投資集團告知已募到600億資金,這些資金到時實際採購的廠商標的,是不是原集團下游投資的供應商?舉例來說,當微軟告訴一個私人公司他將會投資該公司500萬台幣的Office軟體,只要該公司另外買500萬台幣的Windows作業系統即可成交,大部分的私人公司應該都知道這裡的取捨該如何拿捏。這所謂的600億台幣,多少部分的資金,會流向台灣本土廠商的運作中,如果只是帳面上的資本操作,這項投資案可能就是支付少許的基層勞工資金及政治補貼保持事業營運,換取馬祖在賭場及旅遊產業的利潤大餅。
我必須很誠實地說我的觀點、評估方式一點也不客觀,因為我是台灣人,只希望能提出我對於這個投資案能夠對台灣更有利的問題跟更多朋友討論。誠如Weidner 先生說的不喜歡賭博,但賭博是好生意,能不能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想一想,在這個簡單的數學計算中,台灣得到了什麼?馬祖朋友得到了什麼?有哪些是我們忘記爭取的?希望過了十年之後我們重新開始計算,台灣有得到該得到的。
延伸閱讀
Taiwan island votes yes for first casino resort @ Mon Jul 9, 2012 7:00am EDT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7/09/uk-taiwan-casino-idUSLNE86801820120709
Analyst: Taiwan casinos could be at least five years away8 July 2012
http://www.casinocitytimes.com/article/analyst-taiwan-casinos-could-be-at-least-five-years-away-61049
2012/07/09
2012七月 地下社會歇業
對於沒有去過地下社會的朋友來說,支持停業是合理的。不論是從公共安全法規、對附近居民生活品質的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影響,都是該拆。一個半夜會聚集許多醉醺醺穿著奇裝異服的場合,對於老弱婦孺有一定的精神壓力,影響整體社區環境與文教區的生活品質。地下社會是一個空間狹隘、空氣混濁、充滿噪音的地方,這樣一個充滿許多令人不安因子的營業場合座落在師大旁真的是十分地格格不入。
對於曾經在地下社會呆過的朋友來說,地下社會停業比Spin關門差不多,比阿通伯過世的震撼大了一百倍。這件事情的打擊就像是台北市政府宣布「行天宮」不符合公共安全,其香火造成環境污染需要持續開罰至歇業為主,信徒們的抗拒是很容易理解的。尤其是地下社會的事件發生在士林王家及師大夜市之後,很難讓人不跟惡名昭彰的建商&台北市政府聯想在一起,有些朋友們舉著反對「資本主義」的字牌遊行抗議,或許針對的就是這一個點。
就以安規等許多法令,地下社會於法來看就是需要被停業拆除的,法令就是法令,即便是有許多場合還沒被拿出來檢討執行,地下社會就是在法令上站不住腳,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一直都是有機會可以改善的,這是地下社會堅持的「個性」,也是輸的最慘的地方。但如果將法以外的因子拿進來參考,其實可以討論的空間就多了許多...
1.地下社會之文化價值
拿行天宮的例子來對照,或者是其他的古蹟當例子,當某建築&場所的文化價值到了一定水準的時候,或許用一般營業場合的法規來管制不是那麼合宜。許多有幾十年歷史的建築在法規上都是有討論空間的,曾幾何時這些可用來規範大型公共建設維護品質的法規,在台北市也變成房地產爭奪的工具之一。對我來說有文化價值的場合就有保存的必要,只可惜文化價值沒有足夠的商業價值支撐的時候,通常就需要為了更大的商業價值而犧牲。
2.次文化的存在
每一個偉大的都市,都會有幾個每個人都知道的次文化聚集地,因為是次文化聚集地,這些地方的商業利潤比不上巨蛋、Room 18或Luxy,但當其他國家的對於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們到訪台灣的時候,這些次文化聖地是外國朋友觀光的首選,甚至當國外的次文化藝術創作者訪台時,這些地方都是她們能見識台灣藝文實力的據點。或許台灣的經濟發展倒退已經沒有空間可以支撐藝文發展了,需要把這些資源放在能更快速有經濟報酬的專案上,如果是這個原因地下社會需要關閉,還蠻讓人感到難過的。
3.歷史價值
我們還是有Roxy系列、Revolver、Pipe與政府支持的華山藝文園區,但這些地方為一比不上地下社會的就是:地下社會的歷史橫跨了五六七年級,度過了2000與2008兩次經濟大蕭條,從minimal techno、jungle、grunge到現在的abelton live&autotune音樂,地下社會跟師範大學一樣,教育著年輕人們除了ICRT排行榜之外到底還有哪些音樂及表演方式,他是台灣本土音樂的一個孕育地,這也是所有參與過的人最不捨的原因之一。
這些價值,對於沒有參與過的朋友來說不會有任何地共鳴,對於以法規、商業價值、都市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地下社會的朋友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地下社會終究會跟Spin一樣成為一個過去的回憶,在2012八月之後不會有任何主流媒體報導,抗議的情緒也會被民眾遺忘。很感謝地下社會在過去給予的教導,讓我成長的過程對於自己與這世界有更多的認識與反省機會,雖然不捨,但我相信會持續有其他的地點在台灣持續發展,我相信我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會有另外一個地方可以喝便宜的爛酒,用破音響簡陋的設備與莫名其妙的朋友們聽著沒人會買的鬼音樂,次文化是成長的重要養分,只要有年輕人,地下社會就會以其他的形式繼續存在!!
免費的東西大家愛
FHM南非版在July 2012這個Issue有個文章[13 Free things we love],由南非的讀者票選而出,此文一開始提到每個人都會提到的「愛」其實有隱藏成本,不能算是免費,因此在這份清單中除去了排名。我從來沒有去過南非,單純用趣味的心情來看這十三個受南非人喜愛的免費物品。
1.政府發送之保險套
文章中提到南非政府一年發送四億兩千五百萬個免費保險套,以四千九百萬的人口來說平均每個人可拿到9-10個保險套。相對於台灣衛生所所販售的一年200萬打保險套,(http://tw.myblog.yahoo.com/z20021014211319/article?mid=3881&next=3880&l=f&fid=38)也就是一個人約1個保險的,數量是很驚人的。上一次手上有拿著衛生所保險套應該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1997ish),當時好像是高中同學拿到的保險套,但這些年下來說真的還沒見過那邊有在贈送或者是發放衛生所保險套。從照片上看來,南非政府贈送的保險套品質看起來還不錯,希望台灣衛生所能夠與國民教育合作,在國高中校園內宣傳發放保險套,減少不必要的墮胎手術。
文章中提到南非政府一年發送四億兩千五百萬個免費保險套,以四千九百萬的人口來說平均每個人可拿到9-10個保險套。相對於台灣衛生所所販售的一年200萬打保險套,(http://tw.myblog.yahoo.com/z20021014211319/article?mid=3881&next=3880&l=f&fid=38)也就是一個人約1個保險的,數量是很驚人的。上一次手上有拿著衛生所保險套應該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1997ish),當時好像是高中同學拿到的保險套,但這些年下來說真的還沒見過那邊有在贈送或者是發放衛生所保險套。從照片上看來,南非政府贈送的保險套品質看起來還不錯,希望台灣衛生所能夠與國民教育合作,在國高中校園內宣傳發放保險套,減少不必要的墮胎手術。
2.藝廊中的免費雞尾酒
因為我不是什麼太人物或有錢人,參加過有免費雞尾酒的機會都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可以想像在演奏會或者是藝廊有著無限暢飲的酒精是讓人非常快樂的事情,如果北美館在舉辦某些展覽的時候可以開放民眾自備酒精,我一定會帶著兩瓶厲害的紅酒,開開心心地欣賞許多看不懂的藝術品。
因為我不是什麼太人物或有錢人,參加過有免費雞尾酒的機會都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可以想像在演奏會或者是藝廊有著無限暢飲的酒精是讓人非常快樂的事情,如果北美館在舉辦某些展覽的時候可以開放民眾自備酒精,我一定會帶著兩瓶厲害的紅酒,開開心心地欣賞許多看不懂的藝術品。
3.免費糖包
其實剛看到這一個項目的時候我還想了一下,那邊有免費的糖可以拿,後來想到各種餐飲店咖啡廳的糖包,在學生時期還真的會蒐集。當初蒐集的原因有點像是有些人蒐集餐廳的火柴盒與名片一樣,表示真的來過這個地方,畢竟在學生時期很少花錢去比較好的地方吃飯,到了一些特別的咖啡廳或者是餐廳,真的會拿糖包回家。但似乎糖在南非是一個價格比較昂貴的物資(我需要去找一下資料),南非的FHM讀者將糖選為第三個最喜愛的免費物品。
其實剛看到這一個項目的時候我還想了一下,那邊有免費的糖可以拿,後來想到各種餐飲店咖啡廳的糖包,在學生時期還真的會蒐集。當初蒐集的原因有點像是有些人蒐集餐廳的火柴盒與名片一樣,表示真的來過這個地方,畢竟在學生時期很少花錢去比較好的地方吃飯,到了一些特別的咖啡廳或者是餐廳,真的會拿糖包回家。但似乎糖在南非是一個價格比較昂貴的物資(我需要去找一下資料),南非的FHM讀者將糖選為第三個最喜愛的免費物品。
4.對商家抱怨後的戰利品
五年前曾經在Costco買到了一個發霉的蘋果派,當時因為卡片隔天將過期,下雨天我也懶得帶去Costco更換,打電話過去請問我該怎麼處理Costco回覆我可以帶回去換一個新的,告知Costco不想再跑一趟,過了幾天業務經理帶著一個新的蘋果派送到家中來給我,當時真的還蠻開心的,覺得被重視到,雖然蘋果派糖太多皮也太硬不酥,願意跑這一趟送來給我還是讓我的情緒有正面的影響。南非的FHM讀者顯然不是用這樣的概念來看待抱怨後的戰利品,有個讀者吃了半個牛排汁後告知餐廳煮的不好而拒絕付款,餐廳經理出來道歉之後,這個讀者到了另外一個餐廳吃了另外半個牛排,很難想像台灣的成年人會幹這種事情,但我可以想像到辦公室的女同事們或者是朋友們拿著跟廠商抱怨後得到的免費禮卷、試用包等等贈品,所以這一個項目在台灣也是成立的。
五年前曾經在Costco買到了一個發霉的蘋果派,當時因為卡片隔天將過期,下雨天我也懶得帶去Costco更換,打電話過去請問我該怎麼處理Costco回覆我可以帶回去換一個新的,告知Costco不想再跑一趟,過了幾天業務經理帶著一個新的蘋果派送到家中來給我,當時真的還蠻開心的,覺得被重視到,雖然蘋果派糖太多皮也太硬不酥,願意跑這一趟送來給我還是讓我的情緒有正面的影響。南非的FHM讀者顯然不是用這樣的概念來看待抱怨後的戰利品,有個讀者吃了半個牛排汁後告知餐廳煮的不好而拒絕付款,餐廳經理出來道歉之後,這個讀者到了另外一個餐廳吃了另外半個牛排,很難想像台灣的成年人會幹這種事情,但我可以想像到辦公室的女同事們或者是朋友們拿著跟廠商抱怨後得到的免費禮卷、試用包等等贈品,所以這一個項目在台灣也是成立的。
5.政治遊行的T-shirt
這是我在台灣最期待的東西,到現在還沒有投過票,學生時期是因為對政治冷感與排斥,這幾年則是沒有碰到喜歡的候選人。除了幾年前紅衫軍的衣服外,在台灣似乎也沒有幾次大型政治遊行活動。如FHM雜誌中所說,在衣服上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是很幸福的事情。這幾年台灣的房地產、核電、美國牛、國民教育事件其實我都是在乎的,除了網路上的言論之外真的該做些有具體結果的行為。
這是我在台灣最期待的東西,到現在還沒有投過票,學生時期是因為對政治冷感與排斥,這幾年則是沒有碰到喜歡的候選人。除了幾年前紅衫軍的衣服外,在台灣似乎也沒有幾次大型政治遊行活動。如FHM雜誌中所說,在衣服上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是很幸福的事情。這幾年台灣的房地產、核電、美國牛、國民教育事件其實我都是在乎的,除了網路上的言論之外真的該做些有具體結果的行為。
6.沒有密碼限制的ADSL WIFI
FHM的敘述是「當找到沒有密碼限制的ADSL WIFI感覺就像是看到提款機旁邊有人忘了拿走的一堆鈔票」,是沒有誇張,但興奮程度對我來說是差不多的。雖然我有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的3G門號,但3G訊號真的跟廣告上敘述的效果差非常多,先前跟老婆分隔兩個國家的時候,光用3G打Skype就是一件讓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在2010年開始許多的咖啡廳都取消了免費WIFI的服務,所以在外面能碰到免費的WIFI網路真的會有上帝對我好好的感覺,尤其是在出國轉機的時候有些國際機場提供免費網路,真的會讓我愛上這些國家。
FHM的敘述是「當找到沒有密碼限制的ADSL WIFI感覺就像是看到提款機旁邊有人忘了拿走的一堆鈔票」,是沒有誇張,但興奮程度對我來說是差不多的。雖然我有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的3G門號,但3G訊號真的跟廣告上敘述的效果差非常多,先前跟老婆分隔兩個國家的時候,光用3G打Skype就是一件讓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在2010年開始許多的咖啡廳都取消了免費WIFI的服務,所以在外面能碰到免費的WIFI網路真的會有上帝對我好好的感覺,尤其是在出國轉機的時候有些國際機場提供免費網路,真的會讓我愛上這些國家。
7.報攤的雜誌
台灣沒有報攤,大概在2005起多數書局與便利商店中的雜誌也都加上塑膠封膜,所以要在這些場合免費閱讀雜誌已經有了一定的困難度。唯一有機會的閱讀物是報紙,在2012的今天許多的報紙依舊是採用開放式的拿取,過去我曾經想著一份10-20新台幣的報紙應該沒有人會便利商店中看了不付錢吧,後來看到了一些計程車司機與遊民們會固定地在便利商店中看報紙,看完放回架上,從來沒看過店員去阻止過,或許這是台灣社會文明與溫馨的地方吧:)
台灣沒有報攤,大概在2005起多數書局與便利商店中的雜誌也都加上塑膠封膜,所以要在這些場合免費閱讀雜誌已經有了一定的困難度。唯一有機會的閱讀物是報紙,在2012的今天許多的報紙依舊是採用開放式的拿取,過去我曾經想著一份10-20新台幣的報紙應該沒有人會便利商店中看了不付錢吧,後來看到了一些計程車司機與遊民們會固定地在便利商店中看報紙,看完放回架上,從來沒看過店員去阻止過,或許這是台灣社會文明與溫馨的地方吧:)
8.車上其他人的閱讀物
FHM說就算在飛機上隔壁乘客拿著一模一樣的報紙,對方的報紙就是比較好看。十八年來沒有看報紙與新聞的習慣,高鐵上其他乘客的報紙標題是我唯一閱讀報紙的機會,其中一部份的樂趣在於有時候一個車廂上的幾個乘客都看著同一份報紙的時候,可以觀察不同穿著外表的人對於某個標題所花費專注的時間差別有多少。現在回想起來也發現,在看著其他人的報紙的時候,眼睛的視力會變的特別的好,即便是距離六七個位置還是可以閱讀文章標題的大概,一有網路的時候即刻上網查詢相關資訊。
FHM說就算在飛機上隔壁乘客拿著一模一樣的報紙,對方的報紙就是比較好看。十八年來沒有看報紙與新聞的習慣,高鐵上其他乘客的報紙標題是我唯一閱讀報紙的機會,其中一部份的樂趣在於有時候一個車廂上的幾個乘客都看著同一份報紙的時候,可以觀察不同穿著外表的人對於某個標題所花費專注的時間差別有多少。現在回想起來也發現,在看著其他人的報紙的時候,眼睛的視力會變的特別的好,即便是距離六七個位置還是可以閱讀文章標題的大概,一有網路的時候即刻上網查詢相關資訊。
9.汽車展示間的咖啡
這一點在台灣比較難以認同,主要是台灣免費供應的咖啡多數品質都很糟糕,租賃的咖啡機器就是差了點,或者豆子不行。義大利、德國與美國一些展覽場或者conference供應的咖啡就真的會讓人一杯一杯接著喝,甚至無限續杯的美式咖啡都很有味道。
這一點在台灣比較難以認同,主要是台灣免費供應的咖啡多數品質都很糟糕,租賃的咖啡機器就是差了點,或者豆子不行。義大利、德國與美國一些展覽場或者conference供應的咖啡就真的會讓人一杯一杯接著喝,甚至無限續杯的美式咖啡都很有味道。
10.搭便車
從來沒有經驗過,以前的女朋友曾經在路上有人免費開車送她到半個小時車程遠的地方,當女孩子真好。依據FHM的說法在南非似乎搭便車是一件可發生的事情。
從來沒有經驗過,以前的女朋友曾經在路上有人免費開車送她到半個小時車程遠的地方,當女孩子真好。依據FHM的說法在南非似乎搭便車是一件可發生的事情。
11.辦公室的文具
2009開始練習用鋼筆之後,公司的原子筆對我來說就像是北極的冰山一樣遙遙無及,辦公室的文具通常沒有多好。反倒是一些好的旅館贈送的文具非常好用,不論是鉛筆甚至信紙,這些東西真的是我會蒐藏的免費物品之一。
2009開始練習用鋼筆之後,公司的原子筆對我來說就像是北極的冰山一樣遙遙無及,辦公室的文具通常沒有多好。反倒是一些好的旅館贈送的文具非常好用,不論是鉛筆甚至信紙,這些東西真的是我會蒐藏的免費物品之一。
12.試吃樣品
我必須承認每次經過costco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在排隊,我也很想去吃看看,但一來我真的非常討厭排隊,二來拉不下臉,所幸我親愛的老婆、妹妹與媽媽都會排隊拿給我吃。任何一種小包裝新奇的試吃樣品,我都有興趣。
我必須承認每次經過costco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在排隊,我也很想去吃看看,但一來我真的非常討厭排隊,二來拉不下臉,所幸我親愛的老婆、妹妹與媽媽都會排隊拿給我吃。任何一種小包裝新奇的試吃樣品,我都有興趣。
13.朋友家中的沙發
這一點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我自己的沙發真的很棒,不論是睡覺看電影吃東西,看上去與躺起來都非常的舒服,這幾年來已經有許多的朋友在上面過夜過,即便是一個朋友喝醉吐得亂七八糟之後,我跟老婆還是清洗完之後捨不得丟繼續使用。而在美國的時候,許多人家中的沙發真的都很棒,喝酒Party的時候大家晚一點都要搶沙發睡。
這一點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我自己的沙發真的很棒,不論是睡覺看電影吃東西,看上去與躺起來都非常的舒服,這幾年來已經有許多的朋友在上面過夜過,即便是一個朋友喝醉吐得亂七八糟之後,我跟老婆還是清洗完之後捨不得丟繼續使用。而在美國的時候,許多人家中的沙發真的都很棒,喝酒Party的時候大家晚一點都要搶沙發睡。
以上是FHM南非版2012七月的文章內容,覺得挺有趣跟各位分享,希望大家也有愉快的一天。
分享食物
分享食物可能是表達愛最純粹的一種形式。我們分享了我們靠以為生的資源,照顧接收者的需求而準備,讓接收者免於飢餓,並得以飽足。
當我們為了家人與朋友準備食物的時候,我們全心地思考著哪些味道能夠讓對方喜愛,哪些材料能夠讓對方的身體更健康,對於食物的全心投入,因為我們不自覺地透過這種形式表達我們誠摯的愛。
當下回有任何家人朋友帶我們去新地方用餐,或者親手準備食物給我們,說聲謝謝吧,謝謝對方給予的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