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相片尺寸:單張尺寸 20MB
最大影片尺寸:檔案不大於 1G,長度小於 12分鐘
網路相簿數量:最多 20,000本 (我本來以為是無限的 哈哈哈)
相簿中相片數量:最多 1,000張照片(包含影片)
最大容量限制:免費的 Picasa提供 1GB的上傳容量,對於有數位相機的人絕對不夠。為了推廣 Google Plus,透過 Google Plus界面上傳照片將照片壓縮至 2048x2048以下的解析度則不計算入容量限額中。非 Google Plus用戶則是 800 x800以下解析度不計上傳容量限制。
Picasa在 Mac的 Desktop App上傳會計入 1GB的上傳容量限制中,對於只想用免費額度的我來說不好用。目前只能透過瀏覽器一個相簿一個相簿慢慢上傳,看來目前 Google對於免費相簿空間的開放還算是保守,或許要等到 Google找到獲利模式之後才會有其他的政策改變。
如果各位朋友知道在 Mac上怎樣輕鬆簡單地整理20萬張照片也麻煩讓我知道,iPhoto非常沒有效率,所以Aperture也不想 Try了。
2013/04/14
2012/08/02
Google Offers 購物優惠服務:請使用者交出更多個人資料
除了 Google Shopping之外,Google又推出了一個 Google Offers:一個提供當地購物優惠資訊的服務。不同於 Google Shopping提供一個商品價格的搜尋平台,Google Offers採用使用者自願提供的資訊進行相關性運算,找出使用者可能會有興趣的產品優惠,主動透過 Email及簡訊的方式將優惠資訊提供給使用者。
在 Google行動裝置市佔率及 Google Shopping網站接發展成熟之後,Google Offers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個人認為網頁平台的建立主要作用在於提供使用者建立與調整偏好設定,主要的戰場應該還是於行動裝置的App應用上。 Google Shopping的行動裝置 App同時提供 Android 及 iOS版,所使用的相關性運算因子有:
1. 活動地點
除了居住地之外,Google offers可以從使用者提供的工作地址,休閒及娛樂活動地點連結地點接近的商家。
2. 消費偏好
從食物偏好、運動、服飾、音樂至家飾,使用者主動告知 Google有需要及有興趣的服務類別,Google offers可從眾多的商品優惠中挑選出更符合使用者消費習慣的資訊。
3. 使用者調整
Google offers同時透過使用者對於運算結果的相關度來評分,以修改個人偏好相關性的權重。
這一個概念簡單清楚的服務出現的時間點恰當好處,自 Facebook及各家社交軟體降低了使用者們對於個人資料隱私權的防衛心,Google可以一步一步地測試使用者的底線,不再繼續偷偷地使用使用者信件、搜尋字串等資料建立個人偏好檔,大方地請使用者提供偏好資料讓資訊廠商可以提供更相關地資訊給使用者。
這樣大膽遊戲規則的作法,相信Microsoft、Apple或 Facebook都非常地羨慕,也會觀望待時機成熟之後對使用者提出類似的機制:由使用者主動提供給資訊廠商,協助調整媒合相關性因子演算法,並信任資訊廠商及合作商家運用這些資料進行商業活動。雖然 Google不是第一個提出這種作法的廠商,卻是最有資格提供此服務的公司。
Google的 Gmail及 Android行動裝置使用者數量有了一定規模,可透過既有的行動裝置累積使用者資訊並即時傳達 Google offers提供的資訊(SMS、Google Plus invites或於使用者最多的地圖服務 GMap中呈現優惠資訊),相較於其他創新公司能給予使用者更多的信心交出更多個人隱私資料,加上既有的廣告業務與地方商家的關係,這樣的組合是 GroupOn, Facebook, Ebay, Apple或 Amazon短時間內很難聚集的資源。
個人相信 Google Offers與 Personalized Search都是階段性的試驗,在不久的將來使用者養成主動提供偏好資訊的習慣之後,使用者勢必與資訊廠商建立更親密的互信關係。Google與 Apple等廠商正在協助美國政府建立隱私權管理法規的現在,大概已經可以看到資訊廠商對於主管機關、資訊交換模式及商業運作的影響力已經大到無法阻止。資訊廠商往後發展的演算法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挑選餐廳、可參與的活動、學校、工作、交往伴侶,人類或許會變得如機器般更精準地判斷,而機器或許可以透過取得更多的可運算資料變的更有人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