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們,
二號今天一個人吃了一片雞胸肉,覺得應該把食譜記錄下來。
材料:
1. costco雞肉調味料:costco 塔可粉 7:3
2. costco 雞胸肉/去骨腿肉
3. costco pure橄欖油
4. 橘子蜂蜜
步驟:
- 烤箱預熱 200 'c
- 將 1抹在2兩面醃 20-30分鐘
- 淋上 3 & 4
- 錫箔紙包好烤 20-30 mins
*如果用去骨腿肉,烤的時候皮朝下比較不會乾
*可以醃好冷凍,之後前一晚解凍
*可直接當主菜吃,冷了切片放三明治,或切塊做沙拉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31
2016/10/29
一號說不想跟我住一起了
猴子們,
今天星期六,一號早上跟下午都去操場玩,晚上吃完晚餐之後看 shuan the sheep到晚上十點多,後來拿著手掌布偶想玩,手穿不進去,開始發脾氣,說要把自己的手剁掉,我跟他說我幫他,他又哭著說不要,躲到旁邊哭了一陣子之後說以後不要跟我一起住了,我說走,一號又站著哭很久,接著說那就一起住吧。
聽到一號這樣說,即便是情緒話,我會傷心,但我擔心的是他的說話方式。我還沒找出來我平常的哪些習慣讓一號有這些用自虐的威脅得到注意力的說話習慣,這對他未來跟他人的關係是有傷害的。
今天晚上我大概也沒有精神繼續想了,之後繼續努力吧。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星期六,一號早上跟下午都去操場玩,晚上吃完晚餐之後看 shuan the sheep到晚上十點多,後來拿著手掌布偶想玩,手穿不進去,開始發脾氣,說要把自己的手剁掉,我跟他說我幫他,他又哭著說不要,躲到旁邊哭了一陣子之後說以後不要跟我一起住了,我說走,一號又站著哭很久,接著說那就一起住吧。
聽到一號這樣說,即便是情緒話,我會傷心,但我擔心的是他的說話方式。我還沒找出來我平常的哪些習慣讓一號有這些用自虐的威脅得到注意力的說話習慣,這對他未來跟他人的關係是有傷害的。
今天晚上我大概也沒有精神繼續想了,之後繼續努力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8
政治不正確&禮貌
猴子們,
對於政治正確&禮貌的作用,我大概有點概念,但對於他們是否有必要性,我倒是沒有想得特別清楚。過去幾年我開始想著如果我說的話別人沒興趣聽、沒有心情聽、沒有能力聽,我就不要講,因為幫不到任何人。後來我開始想,我做事跟說話的出發點對別人有用處嗎?我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花時間去證明我自己的價值&論點對於別人來說是沒什麼意義的。
我們大概從小時候沒有資源&沒有權力,只能做單純的異議者:僅能對不認同的事物發出抗議,即便改變不了什麼。三十歲附近開始有點背景則是同時有異議者&管理者的身份,會對他方提出異議,同時需要處理他人提出的異議。到老了或者取得完全權力之後,大部分的時間再處理他人的異議,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覺得別人都來亂的。
跟你們相處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不懂得如何教養的家長會覺得小孩都很皮,不知道怎麼帶學生的老師會覺得孩子都很壞,不知道怎樣帶團隊的主管會覺得員工都很混,不知道怎麼管理民主社會的政府會認為人民一天到晚在亂。每一次我覺得你們跟我意見相左讓我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重新檢視自己價值觀&習慣思維的機會。
我覺得我對於禮貌&政治正確的必要性還沒有確切的想法是因為,禮貌&政治正確對於環境的和諧有幫助,同時犧牲了真實情感&意見的流通效率,所以我並不會強制你們要有禮貌或者說政治正確的話。而今天我大概又多想通了一點點,我覺得可以用一個標準來決定到底需要不需要政治正確&禮貌,「我這麼說&做對於事情&人有幫助嗎?」。
舉例來說,當我對一個人說了比較政治不正確&不禮貌的真話,說出來之後會對於這一個人&問題本身有幫助,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人&事,而不是為了讓人難堪、證明自己、引起注意力,那就放手去做&放心說,不需要太去在乎政治正確&禮貌這些規則。
回到被管理&管理者的身份,不論是面對哪個層級,說話&做事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執行,只要我確定能幫助到人&事,當我確定對方有興趣&有能力接收,我就可以嘗試用不傷害對方情感的方式來溝通行事,不論是提出異議或者回應異議。
愛你們
老猴子
對於政治正確&禮貌的作用,我大概有點概念,但對於他們是否有必要性,我倒是沒有想得特別清楚。過去幾年我開始想著如果我說的話別人沒興趣聽、沒有心情聽、沒有能力聽,我就不要講,因為幫不到任何人。後來我開始想,我做事跟說話的出發點對別人有用處嗎?我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花時間去證明我自己的價值&論點對於別人來說是沒什麼意義的。
我們大概從小時候沒有資源&沒有權力,只能做單純的異議者:僅能對不認同的事物發出抗議,即便改變不了什麼。三十歲附近開始有點背景則是同時有異議者&管理者的身份,會對他方提出異議,同時需要處理他人提出的異議。到老了或者取得完全權力之後,大部分的時間再處理他人的異議,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覺得別人都來亂的。
跟你們相處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不懂得如何教養的家長會覺得小孩都很皮,不知道怎麼帶學生的老師會覺得孩子都很壞,不知道怎樣帶團隊的主管會覺得員工都很混,不知道怎麼管理民主社會的政府會認為人民一天到晚在亂。每一次我覺得你們跟我意見相左讓我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重新檢視自己價值觀&習慣思維的機會。
我覺得我對於禮貌&政治正確的必要性還沒有確切的想法是因為,禮貌&政治正確對於環境的和諧有幫助,同時犧牲了真實情感&意見的流通效率,所以我並不會強制你們要有禮貌或者說政治正確的話。而今天我大概又多想通了一點點,我覺得可以用一個標準來決定到底需要不需要政治正確&禮貌,「我這麼說&做對於事情&人有幫助嗎?」。
舉例來說,當我對一個人說了比較政治不正確&不禮貌的真話,說出來之後會對於這一個人&問題本身有幫助,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人&事,而不是為了讓人難堪、證明自己、引起注意力,那就放手去做&放心說,不需要太去在乎政治正確&禮貌這些規則。
回到被管理&管理者的身份,不論是面對哪個層級,說話&做事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執行,只要我確定能幫助到人&事,當我確定對方有興趣&有能力接收,我就可以嘗試用不傷害對方情感的方式來溝通行事,不論是提出異議或者回應異議。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7
錯誤的教養方式
猴子們,
正在看 Quora上一篇討論「錯誤的教養方式」,整理一下我自己需要注意的重點,我自己不太會犯的錯誤就不寫了。
What is the wrong way to discipline a child
「不貼標籤」
有時候我問「你為什麼要這樣」、「你是不是...所以才這樣?」這些都是在貼標籤,我並沒有讓你們有清楚表達的機會,有時候妳們還不知道怎樣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生氣地大聲指責妳們,你們緊張了更是講不出來,這時候我自己用一個標籤給你貼上,這對你們不公平,對我們的關係也是有傷害的。
我該更有耐心地去理解完整的狀況,搞清楚你們的動機、需求&情境,說清楚之後才是對我們都有幫助的處理方式。
在你們成年之前 frontal lobes判斷力、自我控制&情緒的主宰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我們差距三十多年,要用我的觀點來義測你們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你們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指責。在你們成長過程的敏感期,我們對待你們的言語影響甚巨,我們做為成人更該注意自己,避免在你們的心中種下了負面自我對話的種子。
「大聲講話」
雖然面對二號開始我有改進,但以前對一號大聲講話的影響仍在,一號依舊會跟二號大聲吼。同時,一號爆發的時候,有時候我也一樣吼回去,我該改進。
「管太多」
我曾經想要讓一號有怎樣怎樣的價值觀、應對進退&禮儀標準等,其實到現在一號四歲了,個性成形了,有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是沒有辦法對他做什麼洗腦的動作,頂多只能交換一下想法邏輯。我當然會有擔憂,對於我自己沒辦法控制的部分有不切實際的恐懼幻想,但也一直要提醒自己勇敢,讓一號感覺到被信任、尊重&自由。我不該把自己當作你們的「人生導師」,你們之後會碰到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責任應該是提供支持&關懷,讓你們受挫折、恐懼&憂傷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休息、感到安全&得到安慰。我該用園丁的態度來欣賞你們的成長,不需要像木工一樣想要雕塑你們。
「放牛吃草」
這是我比較糾結的一點,我希望你們獨立,但在你們兩歲到五歲的年紀,還是很多時候渴望我們的陪伴&關注,太多時候我就把你們放著,讓你們自生自滅,這樣的做法有優點有缺點,我還需要多反省&根據觀察你們的變化而做調整。
好的教養方式有三個目標,每一次在教養的時候,都是在示範教育「如何面對衝突」&「明確指示規則&界線」
1. 發展正確的自我形象&世界觀
所以貼標籤,說「你老是...」、「你就是...」對於孩子的自我形象是有害的。直接教育小孩這個世界大家怎麼互動,可以被接受的言行尺度界線在哪裡才是健康的做法。
在你們大聲叫的時候,我大聲地斥責,這會讓你們以為「只有大人才能大聲叫,只有大人才可以不守規矩」。這樣的做法也是危險的,對於整個社會都危險,因為規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的,不論這個人在哪個位置或者被賦予什麼權力,遊戲規則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守的。我們作為家長的,更要做榜樣,讓自己情緒穩定之後才說話&動作,你們看到大人怎麼處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後,才比較容易學習。
2. 維繫&發展彼此間的信任&連結關係
在你們現在的年紀,即便你們做了什麼別人不喜歡&不能接受的言行,你們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一號會講話了,大多時候我還記得會先問一號的想法再決定怎麼回應,但二號表達能力還有限,我需要更細心地去瞭解他的意圖(好奇、想玩、想引起注意力、累了、不舒服等)。
3. 讓孩子有更多力量&能力
我該給你們很多很多選擇,因為我能提供的有限,或者是希望能控制影響你們,我只給你們兩三個選擇,但你們的思維還沒有像我們這麼僵化,提供更多的選擇的時候,可以見識到你們思考的能力,同時跟你們學習。
在教你們做某些事的時候,我習慣重複&詳細地敘述「正確地拆解每一個小動作」,這樣地強迫你們接收「標準答案」,對於你們的思考習慣是有害的,我該模糊一點,在旁邊觀察&給予即時回饋。
另外在希望你們完成某些工作的時候,我該用開放的方式問你們「你們要...還是..做?要在...時間完成?」多聽你們的想法,讓你們多去想,畢竟大多數的時候我都不在你們身邊,你們都是需要自己思考做決定的。
教養,原文用disapline,我選擇用「教養」,因為我的想法中應該是「教」而不是懲罰,懲罰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人除了學會更精明地躲避懲罰之外不會從懲罰學到任何東西。懲罰包含羞辱、冷落、罪惡感、肢體侵犯等。教養最重要的就是「身教」,我希望你們成為怎樣的人,我自己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給你們看。當我強迫要求你們服從的時候,我所傳達的其實是「老的可以強迫年輕的」「力量大的可以強迫力量小的」「社會地位高的可以強迫社會地位低的」。你們應該會記得我們就算在搔癢或者任何遊戲的時候,只要你們說「不要」,我就會停下來,因為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的身體是需要被尊重的,被任何人尊重。
翻譯 Dorothy Law Nolte的一首詩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愛你們
老猴子
正在看 Quora上一篇討論「錯誤的教養方式」,整理一下我自己需要注意的重點,我自己不太會犯的錯誤就不寫了。
What is the wrong way to discipline a child
「不貼標籤」
有時候我問「你為什麼要這樣」、「你是不是...所以才這樣?」這些都是在貼標籤,我並沒有讓你們有清楚表達的機會,有時候妳們還不知道怎樣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生氣地大聲指責妳們,你們緊張了更是講不出來,這時候我自己用一個標籤給你貼上,這對你們不公平,對我們的關係也是有傷害的。
我該更有耐心地去理解完整的狀況,搞清楚你們的動機、需求&情境,說清楚之後才是對我們都有幫助的處理方式。
在你們成年之前 frontal lobes判斷力、自我控制&情緒的主宰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我們差距三十多年,要用我的觀點來義測你們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你們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指責。在你們成長過程的敏感期,我們對待你們的言語影響甚巨,我們做為成人更該注意自己,避免在你們的心中種下了負面自我對話的種子。
「大聲講話」
雖然面對二號開始我有改進,但以前對一號大聲講話的影響仍在,一號依舊會跟二號大聲吼。同時,一號爆發的時候,有時候我也一樣吼回去,我該改進。
「管太多」
我曾經想要讓一號有怎樣怎樣的價值觀、應對進退&禮儀標準等,其實到現在一號四歲了,個性成形了,有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是沒有辦法對他做什麼洗腦的動作,頂多只能交換一下想法邏輯。我當然會有擔憂,對於我自己沒辦法控制的部分有不切實際的恐懼幻想,但也一直要提醒自己勇敢,讓一號感覺到被信任、尊重&自由。我不該把自己當作你們的「人生導師」,你們之後會碰到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責任應該是提供支持&關懷,讓你們受挫折、恐懼&憂傷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休息、感到安全&得到安慰。我該用園丁的態度來欣賞你們的成長,不需要像木工一樣想要雕塑你們。
「放牛吃草」
這是我比較糾結的一點,我希望你們獨立,但在你們兩歲到五歲的年紀,還是很多時候渴望我們的陪伴&關注,太多時候我就把你們放著,讓你們自生自滅,這樣的做法有優點有缺點,我還需要多反省&根據觀察你們的變化而做調整。
好的教養方式有三個目標,每一次在教養的時候,都是在示範教育「如何面對衝突」&「明確指示規則&界線」
1. 發展正確的自我形象&世界觀
所以貼標籤,說「你老是...」、「你就是...」對於孩子的自我形象是有害的。直接教育小孩這個世界大家怎麼互動,可以被接受的言行尺度界線在哪裡才是健康的做法。
在你們大聲叫的時候,我大聲地斥責,這會讓你們以為「只有大人才能大聲叫,只有大人才可以不守規矩」。這樣的做法也是危險的,對於整個社會都危險,因為規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的,不論這個人在哪個位置或者被賦予什麼權力,遊戲規則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守的。我們作為家長的,更要做榜樣,讓自己情緒穩定之後才說話&動作,你們看到大人怎麼處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後,才比較容易學習。
2. 維繫&發展彼此間的信任&連結關係
在你們現在的年紀,即便你們做了什麼別人不喜歡&不能接受的言行,你們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一號會講話了,大多時候我還記得會先問一號的想法再決定怎麼回應,但二號表達能力還有限,我需要更細心地去瞭解他的意圖(好奇、想玩、想引起注意力、累了、不舒服等)。
3. 讓孩子有更多力量&能力
我該給你們很多很多選擇,因為我能提供的有限,或者是希望能控制影響你們,我只給你們兩三個選擇,但你們的思維還沒有像我們這麼僵化,提供更多的選擇的時候,可以見識到你們思考的能力,同時跟你們學習。
在教你們做某些事的時候,我習慣重複&詳細地敘述「正確地拆解每一個小動作」,這樣地強迫你們接收「標準答案」,對於你們的思考習慣是有害的,我該模糊一點,在旁邊觀察&給予即時回饋。
另外在希望你們完成某些工作的時候,我該用開放的方式問你們「你們要...還是..做?要在...時間完成?」多聽你們的想法,讓你們多去想,畢竟大多數的時候我都不在你們身邊,你們都是需要自己思考做決定的。
教養,原文用disapline,我選擇用「教養」,因為我的想法中應該是「教」而不是懲罰,懲罰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人除了學會更精明地躲避懲罰之外不會從懲罰學到任何東西。懲罰包含羞辱、冷落、罪惡感、肢體侵犯等。教養最重要的就是「身教」,我希望你們成為怎樣的人,我自己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給你們看。當我強迫要求你們服從的時候,我所傳達的其實是「老的可以強迫年輕的」「力量大的可以強迫力量小的」「社會地位高的可以強迫社會地位低的」。你們應該會記得我們就算在搔癢或者任何遊戲的時候,只要你們說「不要」,我就會停下來,因為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的身體是需要被尊重的,被任何人尊重。
翻譯 Dorothy Law Nolte的一首詩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批評,他學會譴責問罪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敵意,他學會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嘲諷,他變得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恥辱,他會被罪惡感淹沒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容忍,他將學會耐心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鼓勵,他將學會自信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讚賞,他將學會欣賞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公平,他將學會正義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安全,他將學會信念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認可,他將學會喜歡自己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接受&友誼,他將學會在世上找到愛
愛你們
老猴子
跟一號吵架
猴子們,
二號現在很黏一號,會模仿一號的動作,看一號做什麼就想跟著做什麼,一號吃什麼菜就想拿什麼,看一號去哪裡就想跟著去。二號希望一號的注意力,當一號玩一個東西沒有拿給二號的時候,二號會叫、會打&會鬧,弄得一號很煩很生氣。
作天早上一號起床上學的時候又在發脾氣,一號上幼稚園到現在早上還是有起床氣,穿褲子穿不順利,二號又過去想幫忙,一號一個不高興就把二號推倒,被我罰趴凳子趴了好久。
今天晚上跟二號在黑色星球椅上跳啊跳著玩的時候,你們又把墊子踢下來了,跟一號說過底下的布已經裂開,沒有墊子的時候跳容易破,要一號把墊子搬上去,一號說墊子是弟弟踢下去的,要弟弟拿,我生氣了,不想繼續跟一號說,自己走過去把墊子搬起來放好。一號應該是覺得應該要公平,既然是弟弟弄掉的,就要弟弟去搬起來,我生氣一號明明知道弟弟拿不動,卻要搞這套。
話說昨天跟今天媽媽休息在家兩天,我原本計畫跟媽媽一起看個電影,去打個籃球之類的,結果兩個事情都沒做到,心情很差。
媽媽帶你們睡覺的時候,要我下去樓下把水壺的水裝滿,請一號把水壺拿過來,我趁這個機會跟一號講,一號已經知道沒有墊子椅子會破還在上面跳,一號也有責任,同時一號知道弟弟拿不動墊子卻還說要弟弟自己拿,我很生氣,問一號懂不懂?一號說懂,老實說我不確定他懂不懂。
到床上睡覺的時候,二號在床上跑來跑去大叫不睡覺,一號穿褲子不順利在發脾氣,二號跑過去又想幫忙,一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不小心碰到手往二號的臉上打下去,二號哇哇大哭,我情緒一起來把一號抓起來手跟腳用力咬了好幾下,一號嚇哭了,我大喊要一號下床離開房間,一號房間外哭的很淒慘,我不喜歡那樣,但我那時候真的好生氣,情緒還沒穩定下來,沒辦法跟他說話,聽著一號在哭,我也繼續眼睛閉著躺在床上。過了大概十幾二十分鐘,媽媽看不過去了,才下床去把一號跟一號說一說,帶上床。而一號上床後,意料外地,還是爬到我身邊睡覺,我覺得不忍心,但因為我情緒還沒控制好,一方面也不知道怎麼跟一號說,所以轉身背對著一號睡。
我大概國小三年級開始就自己找書看,蠻少找我爸媽說話的,國中之後就很少找家人幫忙處理我的問題,十六歲到美國之後更是如此,到美國一個月後錢花完了才打第一通電話回台灣,後來念大學&工作更是如此,即便許多時候我是希望有人幫忙的,但我多轉向朋友&長輩朋友求助。
跟一號吵架完睡著後,我在床上做了個夢,是逃脫魔術師( escape artist),陷在玻璃櫃中需要幫忙挺急的,後來我媽居然來幫我了,接著模模糊糊地又有了幾個我媽在我需要的時候出現的情節,我在夢中哭得亂七八糟的。這時候一號睡醒坐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我把一號抱在我胸口,一號馬上又睡著了,整個人捲起來靠在我懷裡,我當然很內疚也很心虛,我一直跟你們說「我們不打人」,但今天一號打二號我的處理方式居然是咬一號,我也錯。一號靠著我睡著後,還打了個冷顫,後來繼續放鬆地睡著了,我等一號睡熟後,下床弄些東西,覺得該把這些東西寫下來,留給你們看。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4
謝謝你們
猴子們,
平常二號幾乎整天都不會離我太遠,今天下午去打球一個多小時,回家的時候二號在廚房聽到我開前門的聲音,跑著叫著「爸爸!!爸爸!!」,衝到我面前抱著我整個頭塞在我兩腿中間。
謝謝你們讓我感覺到被愛,希望我也能讓你們感覺到被愛。
愛你們
2016/10/17
三號
猴子們,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去看三號,沒看到小白點,但三號現在11w6d在肚子裡面跳啊跳,踢啊踢的,非常興奮。媽媽問醫生性別,醫生說還看不出來,媽媽覺得醫生可能是知道是男生不想講。我希望是男生,因為養男生對我來說簡單又省錢,但我也希望是女生,這樣媽媽會很開心。
一號已經上了三天的幼稚園,除了不想上蹲式馬桶之外,其他適應好像沒什麼問題。睡覺的時候想抱著女同學睡覺,我記得我以前也是,一號還跟姑姑說要洗香香的才能抱著女生睡覺。到目前為止幼稚園挺好的,就是講故事、玩玩具、在外面玩,真的不希望有什麼學習的任務。
媽媽昨天在弄菜園的時候,撞到了郵箱,嘴巴腫起來牙齒流血,我很捨不得,你們任何一個人受傷都一樣,我不希望那樣,但我沒有能力保護你們不去受傷,只希望你們能快點好起來,或者維持著正常的生活。
二號現在沒有哥哥可以玩,我又很無聊,變得喜歡找爺爺奶奶,我也慢慢的在放手。因為爺爺抽煙身上的三手菸透過接觸還是有可能造成二號癲癇,我真的很不想讓二號接近爺爺,爺爺又不肯戒菸,我真的很難做人。
婦產科醫師建議媽媽去做羊膜穿刺,媽媽有點排斥,可能明天會問一下同事的想法吧。我該做的,或許就是整理些資料,有個偏好,讓媽媽可以聽一聽我的想法。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去看三號,沒看到小白點,但三號現在11w6d在肚子裡面跳啊跳,踢啊踢的,非常興奮。媽媽問醫生性別,醫生說還看不出來,媽媽覺得醫生可能是知道是男生不想講。我希望是男生,因為養男生對我來說簡單又省錢,但我也希望是女生,這樣媽媽會很開心。
一號已經上了三天的幼稚園,除了不想上蹲式馬桶之外,其他適應好像沒什麼問題。睡覺的時候想抱著女同學睡覺,我記得我以前也是,一號還跟姑姑說要洗香香的才能抱著女生睡覺。到目前為止幼稚園挺好的,就是講故事、玩玩具、在外面玩,真的不希望有什麼學習的任務。
媽媽昨天在弄菜園的時候,撞到了郵箱,嘴巴腫起來牙齒流血,我很捨不得,你們任何一個人受傷都一樣,我不希望那樣,但我沒有能力保護你們不去受傷,只希望你們能快點好起來,或者維持著正常的生活。
二號現在沒有哥哥可以玩,我又很無聊,變得喜歡找爺爺奶奶,我也慢慢的在放手。因為爺爺抽煙身上的三手菸透過接觸還是有可能造成二號癲癇,我真的很不想讓二號接近爺爺,爺爺又不肯戒菸,我真的很難做人。
婦產科醫師建議媽媽去做羊膜穿刺,媽媽有點排斥,可能明天會問一下同事的想法吧。我該做的,或許就是整理些資料,有個偏好,讓媽媽可以聽一聽我的想法。
愛你們
老猴子
吸血蟲前輩
猴子們,
2016流行直播,有些台灣的創業者到中國去奮鬥之後,會在網路上直播將中國風行的一些概念用直播的方式跟台灣的朋友們分享。昨天聽到 xdite說的一個新手&前輩的概念,覺得很有趣。
她提到有些前輩他會幫助著新手,但同時也壓著新手,在給予建議&協助的同時,也會用不健康的道德觀、情緒勒索、偏頗的邏輯&虛構的障礙來阻止新手前進,這些前輩需要新手來維持自己的地位&政治勢力,他們不希望被超越,暫稱他們為「吸血蟲前輩」
另外一種前輩,他們會用欣賞的眼光跟著新手共同探索新手可以發展的方向,他們不會想要控制新手,將互動高度設立在同儕,在新手超越自己的時候持著喜悅祝福的態度,我們稱他們為「陽光前輩」。
人生的各種階段,一開始我們很難去分辨兩種前輩的差異,但在停滯不前的時候,就需要重新檢視,是不是身邊有需要終止關係的「吸血鬼前輩」,這些人會像是鎖鏈一樣拖著你們,很不幸地,有時候這些前輩會是家人。你們需要去維持禮貌、安全的距離,切割開來,你們才能自由健康地過生活。
同時,在你們長大的過程,你們慢慢地會成為其他人的前輩。記得「教學相長」這件事,與晚輩保持互重獨立的姿態,給予建議&資訊的同時,尊重對方的背景條件、志向意願&自主選擇。避免想要替晚輩做「更好」的決定,不需要去想晚輩「應該」怎麼想怎麼做,更不要假設晚輩「需要」怎麼跟你維持關係,彼此間並沒有權利義務,晚輩&前輩就如其他的人際交往,是緣分,希望你們將「陽光前輩」作為目標。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流行直播,有些台灣的創業者到中國去奮鬥之後,會在網路上直播將中國風行的一些概念用直播的方式跟台灣的朋友們分享。昨天聽到 xdite說的一個新手&前輩的概念,覺得很有趣。
她提到有些前輩他會幫助著新手,但同時也壓著新手,在給予建議&協助的同時,也會用不健康的道德觀、情緒勒索、偏頗的邏輯&虛構的障礙來阻止新手前進,這些前輩需要新手來維持自己的地位&政治勢力,他們不希望被超越,暫稱他們為「吸血蟲前輩」
另外一種前輩,他們會用欣賞的眼光跟著新手共同探索新手可以發展的方向,他們不會想要控制新手,將互動高度設立在同儕,在新手超越自己的時候持著喜悅祝福的態度,我們稱他們為「陽光前輩」。
人生的各種階段,一開始我們很難去分辨兩種前輩的差異,但在停滯不前的時候,就需要重新檢視,是不是身邊有需要終止關係的「吸血鬼前輩」,這些人會像是鎖鏈一樣拖著你們,很不幸地,有時候這些前輩會是家人。你們需要去維持禮貌、安全的距離,切割開來,你們才能自由健康地過生活。
同時,在你們長大的過程,你們慢慢地會成為其他人的前輩。記得「教學相長」這件事,與晚輩保持互重獨立的姿態,給予建議&資訊的同時,尊重對方的背景條件、志向意願&自主選擇。避免想要替晚輩做「更好」的決定,不需要去想晚輩「應該」怎麼想怎麼做,更不要假設晚輩「需要」怎麼跟你維持關係,彼此間並沒有權利義務,晚輩&前輩就如其他的人際交往,是緣分,希望你們將「陽光前輩」作為目標。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5
瑞士小孩不上幼稚園?
猴子們,
我對世界上其他地小、資源少、強鄰包圍的小國都很有興趣,因為他們的模式或許可以讓台灣參考,台灣其實不小,只是上有日本、左有中國、右邊是美國,相對起來就很小。
今天注意到瑞士是因為看到他們3-4歲幼稚園&托育的就學率只有 22%,低於美國的54%,波蘭60%,墨西哥66%,捷克共和國 71%。台灣的數據我不知道有多少,估計大概也是70-80%。因此開始找瑞士跟台灣的比較。
資料來源:2016經濟自由度指標
整體分數來說台灣並沒有跟瑞士有太大的差異。
商業自由度甚至高過瑞士

貿易自由度差一些
財政自由,勝!

政府支出,大勝!!

貨幣支出差一些

投資自由差一截

金融自由輸很多

財產自由輸很多

清廉程度,慘敗

勞工自由,慘敗
很不幸地,不用看統計數據台灣人大概都知道台灣的政府支出很多,投資、財產、金融自由低,貪腐高&勞工自由慘。可能還要請教一下朋友為什麼瑞士人上幼稚園的比例這麼低。
愛你們
老猴子
我對世界上其他地小、資源少、強鄰包圍的小國都很有興趣,因為他們的模式或許可以讓台灣參考,台灣其實不小,只是上有日本、左有中國、右邊是美國,相對起來就很小。
今天注意到瑞士是因為看到他們3-4歲幼稚園&托育的就學率只有 22%,低於美國的54%,波蘭60%,墨西哥66%,捷克共和國 71%。台灣的數據我不知道有多少,估計大概也是70-80%。因此開始找瑞士跟台灣的比較。
資料來源:2016經濟自由度指標
整體分數來說台灣並沒有跟瑞士有太大的差異。
商業自由度甚至高過瑞士

貿易自由度差一些

財政自由,勝!

政府支出,大勝!!

貨幣支出差一些

投資自由差一截

金融自由輸很多

財產自由輸很多

清廉程度,慘敗

勞工自由,慘敗
很不幸地,不用看統計數據台灣人大概都知道台灣的政府支出很多,投資、財產、金融自由低,貪腐高&勞工自由慘。可能還要請教一下朋友為什麼瑞士人上幼稚園的比例這麼低。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4
一號上幼稚園了
猴子們,
一號今天上幼稚園了,開開心心地,到了放學交了朋友,傍晚佑佑欺負他的時候就跟佑佑說不跟他玩了。二號今天一整天沒有哥哥,但有媽媽陪,倒也還好,只是我對明天開始的生活就有點憂慮了。
今天在想我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一直想保護一號不要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污染他的邏輯&價值觀。當一號在身邊的時候,不論是看電影或者是聽到別人說什麼話,我都可以在當下作機會教育,跟一號討論他怎麼想這些事情,順便跟他說我是怎麼想的。但從今天開始,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一號從現在開始應該只會想著學校跟同學,我跟媽媽對一號來說排到比較後面的位置了。
我猜我現在開始更需要頻繁地跟一號聊他的生活,還有想法。一號現在已經會一些簡單的情緒勒索話素,我猜這種東西小孩子很容易在大人身上學到,今天起床的時候一號一開始還跟媽媽說不想去學校了,後來又說「去學校以後有老師跟同學陪,就不需要爸爸媽媽了」,媽媽聽了當然很難過,但我也覺得內疚,即便我們相對於這個世代的父母陪伴你們的時間已經是多很多了,我知道對於你們的需求來說還是不夠的。
你們需要我們陪你們說更多話,多看你們,多一起看些書,多一起捉模藏,多一起玩積木。老實說我這些都沒有做得夠好,鬆手讓一號去學校,除了一號想去之外,也是我自己發現,讓一號在家中&在我身邊,我並沒有給一號我心目中的環境,今天知道一號在學校聽故事,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我還蠻開心的,陪伴弟弟並不是一號的工作,他在學校比在家中快樂,學校就是他該去的地方。
明天開始要怎樣跟二號相處我還沒想法,今天憂慮了一整天,整個人好累,無精打采地沒什麼力氣,我是一個腦筋很死專注在系統&規律中的人,有太多東西沒辦法控制需要重新規劃,超過我腦子能負荷的規模,我就垮了。我相信這些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挺單純的,但我就被弄垮了,哈哈。
既然一號已經交給學校了,我就開始專注在二號身上吧,二號可以開始說比較多的字詞了,就從說話&運動開始吧,二號的肢體移動還是有點差,我太過保護,沒讓他挑戰自己的身體。
呼,明天六點半要起來了,早點睡吧。
愛你們,
老猴子
一號今天上幼稚園了,開開心心地,到了放學交了朋友,傍晚佑佑欺負他的時候就跟佑佑說不跟他玩了。二號今天一整天沒有哥哥,但有媽媽陪,倒也還好,只是我對明天開始的生活就有點憂慮了。
今天在想我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一直想保護一號不要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污染他的邏輯&價值觀。當一號在身邊的時候,不論是看電影或者是聽到別人說什麼話,我都可以在當下作機會教育,跟一號討論他怎麼想這些事情,順便跟他說我是怎麼想的。但從今天開始,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一號從現在開始應該只會想著學校跟同學,我跟媽媽對一號來說排到比較後面的位置了。
我猜我現在開始更需要頻繁地跟一號聊他的生活,還有想法。一號現在已經會一些簡單的情緒勒索話素,我猜這種東西小孩子很容易在大人身上學到,今天起床的時候一號一開始還跟媽媽說不想去學校了,後來又說「去學校以後有老師跟同學陪,就不需要爸爸媽媽了」,媽媽聽了當然很難過,但我也覺得內疚,即便我們相對於這個世代的父母陪伴你們的時間已經是多很多了,我知道對於你們的需求來說還是不夠的。
你們需要我們陪你們說更多話,多看你們,多一起看些書,多一起捉模藏,多一起玩積木。老實說我這些都沒有做得夠好,鬆手讓一號去學校,除了一號想去之外,也是我自己發現,讓一號在家中&在我身邊,我並沒有給一號我心目中的環境,今天知道一號在學校聽故事,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我還蠻開心的,陪伴弟弟並不是一號的工作,他在學校比在家中快樂,學校就是他該去的地方。
明天開始要怎樣跟二號相處我還沒想法,今天憂慮了一整天,整個人好累,無精打采地沒什麼力氣,我是一個腦筋很死專注在系統&規律中的人,有太多東西沒辦法控制需要重新規劃,超過我腦子能負荷的規模,我就垮了。我相信這些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挺單純的,但我就被弄垮了,哈哈。
既然一號已經交給學校了,我就開始專注在二號身上吧,二號可以開始說比較多的字詞了,就從說話&運動開始吧,二號的肢體移動還是有點差,我太過保護,沒讓他挑戰自己的身體。
呼,明天六點半要起來了,早點睡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2
扣分的習慣
猴子們,
相對於美國的ABCF標準,我成長的世代學校評分標準是滿分一百分,錯多少扣幾分的方式來計算,當拿到考試結果的考卷,我們被教育看待分數是被扣了幾分,而不是看自己答對了幾分。這種邏輯,就像是滿分身高是180公分的話,我就是負八分,滿分存款要有兩千萬的話,我就是負一千多萬。
同時,我這個世代的資訊傳播主要是靠著電視&網路分享的文章,報紙、雜誌&電台的作用已經不若從前。電視台從我小時候的三台成長到現在一百台左右,正規傳統媒體轉戰網路與內容農場(content farms)之間也非常的競爭,視聽眾的注意力非常的珍貴,因此決定轉台與否&網路連結點擊率的生死會在於電視畫面音效&文章標題圖片是否能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吸引到視聽眾的興趣。我們這個世代對媒體&內容農場的刻板印象就是腥羶色,血腥暴力、醜聞緋聞&情色內容佔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一個大宗,就是恐懼。
將注意力快速移轉到潛在危險是我們的生物本能之一,因此媒體提供恐懼、衝突&危險的資訊內容可以很有效率地得到收視率&點擊率。台灣人從小被扣分扣怕了,關於「你不夠好」的這類資訊就非常的容易傳播。
「五個新手家長該注意的致命錯誤」、「六個準考生容易忽略的陷阱」、「七種管理者都可能做錯的決策」、「八個四十歲之前該完成的目標」、「九個創業者常看不到的迷失」、「十個現代人不可不知道的理財知識」。我們這一代每天都接收的許多資訊告訴我們我們什麼不知道、什麼做得不夠好、又犯了多少自己不知道的錯誤、有哪些書沒有看、有什麼目標還沒達到。我們每天都在跟朋友們彼此告知,我們的生活過的不好、我們的社會不好、我們的政府不好、我們做的不好、「我們」=不好。
我們這世代的挫折、焦慮、壓力多半就這樣來的,彼此之間不斷地扣分&自我貶低。欣賞彼此已完成的成就會被白眼,因為要看著未來,任何完成的目標都是過去,我們永遠不夠好,所以每個人都好辛苦、好煩、好累。不論一個人有多少成就,他的任何過往錯誤都可以被拿出來作價值批判,在這個人身上扣分。不論一個人幫助了多少人,他過去的傻事錯事都會被拿出來否定他。
我不知道你們長大的社會風氣會是怎樣,希望你們平常多作一些紀錄,讓你們在沮喪&沒有能量的時候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可以看到自己的progress,你們越來越大,我不可能像是現在這樣每天觀察追蹤你們的進度,我當然希望能一直當你們的啦啦隊,但那不切實際,我希望你們自己能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有個日誌可以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來源。人生是不斷的累積,當然有很多挫敗,但成長&小成果也都是一直在增加的,不需要用扣分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命。
愛你們
老猴子
相對於美國的ABCF標準,我成長的世代學校評分標準是滿分一百分,錯多少扣幾分的方式來計算,當拿到考試結果的考卷,我們被教育看待分數是被扣了幾分,而不是看自己答對了幾分。這種邏輯,就像是滿分身高是180公分的話,我就是負八分,滿分存款要有兩千萬的話,我就是負一千多萬。
同時,我這個世代的資訊傳播主要是靠著電視&網路分享的文章,報紙、雜誌&電台的作用已經不若從前。電視台從我小時候的三台成長到現在一百台左右,正規傳統媒體轉戰網路與內容農場(content farms)之間也非常的競爭,視聽眾的注意力非常的珍貴,因此決定轉台與否&網路連結點擊率的生死會在於電視畫面音效&文章標題圖片是否能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吸引到視聽眾的興趣。我們這個世代對媒體&內容農場的刻板印象就是腥羶色,血腥暴力、醜聞緋聞&情色內容佔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一個大宗,就是恐懼。
將注意力快速移轉到潛在危險是我們的生物本能之一,因此媒體提供恐懼、衝突&危險的資訊內容可以很有效率地得到收視率&點擊率。台灣人從小被扣分扣怕了,關於「你不夠好」的這類資訊就非常的容易傳播。
「五個新手家長該注意的致命錯誤」、「六個準考生容易忽略的陷阱」、「七種管理者都可能做錯的決策」、「八個四十歲之前該完成的目標」、「九個創業者常看不到的迷失」、「十個現代人不可不知道的理財知識」。我們這一代每天都接收的許多資訊告訴我們我們什麼不知道、什麼做得不夠好、又犯了多少自己不知道的錯誤、有哪些書沒有看、有什麼目標還沒達到。我們每天都在跟朋友們彼此告知,我們的生活過的不好、我們的社會不好、我們的政府不好、我們做的不好、「我們」=不好。
我們這世代的挫折、焦慮、壓力多半就這樣來的,彼此之間不斷地扣分&自我貶低。欣賞彼此已完成的成就會被白眼,因為要看著未來,任何完成的目標都是過去,我們永遠不夠好,所以每個人都好辛苦、好煩、好累。不論一個人有多少成就,他的任何過往錯誤都可以被拿出來作價值批判,在這個人身上扣分。不論一個人幫助了多少人,他過去的傻事錯事都會被拿出來否定他。
我不知道你們長大的社會風氣會是怎樣,希望你們平常多作一些紀錄,讓你們在沮喪&沒有能量的時候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可以看到自己的progress,你們越來越大,我不可能像是現在這樣每天觀察追蹤你們的進度,我當然希望能一直當你們的啦啦隊,但那不切實際,我希望你們自己能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有個日誌可以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來源。人生是不斷的累積,當然有很多挫敗,但成長&小成果也都是一直在增加的,不需要用扣分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命。
愛你們
老猴子
為什麼稱呼你們猴子
猴子們,
今天去參加老師講習的時候,老師聽到我稱呼你們猴子覺得有趣,問我為什麼稱呼你們猴子,當時我忙著追你們沒有回答,回家後想寫下來跟你們交代一下。
在一號出生之前,我看了一系列靈長類的生態紀錄片,對於其中描述母猴會陪伴小猴子到五歲為止這部份印象深刻,母猴會在五歲之前慢慢地放寬小猴子的玩耍打鬥尺度,但會在旁邊觀察,只要小猴子被欺負到快不行了,才會去救小猴子,在這之前則是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小猴子與其他的大猴子們直接互動,學習團體中的規則&習慣。
所以像是一號平常在操場跟大孩子玩的時候,如果被欺負了,我也不太會去介入,頂多去抱著一號安撫他,等他哭完跟他聊剛才的狀況,討論之後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再一起牽手回家。
在準備當家長的過程,讀了一些腦部發展的資訊,覺得直接把你們當作動物來看待比較單純,目前台灣的氛圍對動物有時候比對孩子寬容些,把你們當作猴子看待,我覺得我會更有耐心、更能接受你們的許多行為、對你們的尺度會更寬。也是因為把你們當猴子看待了,我也希望能像母猴子一樣,全心陪伴你們到你們滿五歲。
昨天幼稚園通知一號可以提前去念了,我其實不想讓一號去,我覺得太早了,我還沒上班其實不需要馬上送一號去,同時二號接下來就沒有小孩子陪伴了。但問了一號的意見,一號確定想去學校過團體生活,我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愛你們
老猴子
今天去參加老師講習的時候,老師聽到我稱呼你們猴子覺得有趣,問我為什麼稱呼你們猴子,當時我忙著追你們沒有回答,回家後想寫下來跟你們交代一下。
在一號出生之前,我看了一系列靈長類的生態紀錄片,對於其中描述母猴會陪伴小猴子到五歲為止這部份印象深刻,母猴會在五歲之前慢慢地放寬小猴子的玩耍打鬥尺度,但會在旁邊觀察,只要小猴子被欺負到快不行了,才會去救小猴子,在這之前則是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小猴子與其他的大猴子們直接互動,學習團體中的規則&習慣。
所以像是一號平常在操場跟大孩子玩的時候,如果被欺負了,我也不太會去介入,頂多去抱著一號安撫他,等他哭完跟他聊剛才的狀況,討論之後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再一起牽手回家。
在準備當家長的過程,讀了一些腦部發展的資訊,覺得直接把你們當作動物來看待比較單純,目前台灣的氛圍對動物有時候比對孩子寬容些,把你們當作猴子看待,我覺得我會更有耐心、更能接受你們的許多行為、對你們的尺度會更寬。也是因為把你們當猴子看待了,我也希望能像母猴子一樣,全心陪伴你們到你們滿五歲。
昨天幼稚園通知一號可以提前去念了,我其實不想讓一號去,我覺得太早了,我還沒上班其實不需要馬上送一號去,同時二號接下來就沒有小孩子陪伴了。但問了一號的意見,一號確定想去學校過團體生活,我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08
解決osx在smb效率低的可能方法
Apple放棄繼續開發AFP了...
# sudo -s
# echo "[default]" > /etc/nsmb.conf
# echo signing_required=no >> /etc/nsmb.conf
# sudo -s
# echo "[default]" > /etc/nsmb.conf
# echo signing_required=no >> /etc/nsmb.conf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