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台北,好遠

猴子們,

上班的前一晚,九點把你們弄睡著,十點睡覺躺到快一點還是睡不著,起來弄一弄兩點多才睡覺,四點半起床。騎著腳踏車朝車站的路上鏈條掉了,只好牽著腳踏車到車站。上了車之後,想要好好睡個覺,卻發現椅子壞了,不能躺,只好坐著靠窗一路到台北,三重段塞車,快四個小時才到。

在公司中午聽英文,下午聽廣東話,晚上到了青年旅館則是幾個韓國學生、義大利、法國跟澳洲各種語言混雜,舒服得洗完澡想睡覺,房間內六個人的兩個人會打呼,除了我睡不著之外,有個室友更是不斷的去把打呼的人弄醒,弄到兩點多我也累到不行了,但又很怕自己睡著打呼被弄,結果真的睡著了,那個澳洲人每次在我睡著之後就跑來騷我的腳,然後躲在我床後,被弄到五點我也放棄睡覺了,收好行李就往公司出發。六點半到了公司,才發現新辦公室九點才開門,只好背著行李在附近閒晃到公司開門。

傍晚印度的同事幫忙處理帳號問題,弄到六點半才走,跑著去擠捷運,下班時間真的好多人,跑啊跑啊,終於弄上車,下車的時候看到媽媽帶著你們兩個在車站接我,兩天不見,忽然覺得有點距離感,同時因為覺得自己在台北兩天了身上髒,怕帶什麼病毒給你們,也沒抱妳們。

回家媽媽煮了幾個我喜歡吃的菜,其實昨天亞洲區副總、大中華總監等都在辦公室請我們吃餐廳,今天中午老同事也請我吃大餐,但還是媽媽做的東西最好吃。

昨天年薪幾百萬的同學說著還想再多個一百萬,他跟老婆小孩都住台北,卻因為他的工作時間很長而跟小孩分住兩個房子,對我來說還蠻難想像的,如果讓我付錢跟你們在一起,一年一百萬應該值得,兩百萬也可以,我真的蠻沒志氣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15

帶二號找托兒所

猴子們,

今天帶二號去看了兩間托兒所,第一間比較便宜的托兒所在一開始就讓我很有信心。園長問了許多關於二號的問題,看到那裡的老師花比較多的心思在小孩子身上,小孩的獨特性&特殊需求,看到老師跟小孩子們都是玩得很開心的。他們強調生活教育,不強調課業學習,尤其當園長說當初自己的小孩在唸書的時候跑去跟老師說他的小孩不需要做功課,我就完全沒有任何意見了。

我也不是很會教你們,只知道讓你們認識新的東西,需要透過遊戲的方式。學習許多東西需要基礎建立好,我不認為幼稚園的老師的教育基礎能做到理想。我覺得只要你們能夠玩得開心,過得健康,快樂就好。

我對另外一間收費較高提供英語教學這件事情不太喜歡,因此在進去之前就有成見。其實他們是兩個老師照顧十二個小孩,人力是比較充足的,加上他們的接送時間比較長,如果只唸個四個月因為不需要註冊費相對起來比較省錢。我不想讓自己的成見影響太多,所以也希望媽媽能找時間再去看看,或許媽媽會看到一些我沒看到的,我也希望媽媽能做決定。

我不相信保險,或者說,我不認為我有足夠的錢幫你們買夠用的保險。接下來我在台北的期間,我需要讓媽媽承擔更多的責任,做更多決定,我希望即便我有意外了,你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多的不同。我希望媽媽比我會照顧你們,能把自己照顧好。

愛你們

老猴子

技術債&業務債

猴子們,

工程上有個字叫 technical debt,中文就稱它技術債吧。很粗淺的說,是在系統&工程規劃建構的時候偷懶、忽略、加速、降低成本等所造成後續附加的巨大成本。這些成本在事後會讓人後悔,團隊開會時心中滿滿都是「早知道...」&「想當初」。

我相信銷售工作也有「業務債」,對於中低階業務經理的績效評估多以數字為主,導致中低階主管所有的決策都以提升短期數字。經理們有意無意地鼓勵銷售人員們賣出不適合的產品、做出不實際的承諾、不恰當的價格&規格,這些事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都會燒到公司。業務經理&銷售人員獎金都拿到了,或許也離職跳到其他公司了,這些屁股就留給後來的人擦了。不論是商譽的損失、殘留後續服務的巨大負擔、或者整個公司的運作方向失焦,我認為這都是業務債的一種。

所以不論對於自己的生命或者公司,可以多問自己,將要做的決定&行為,五年&十年後的自己會同意嗎?假設所有的結果都是自己需要面對處理,五年&十年後的自己會接受過去的自己做這樣的決策&動作嗎?

幾個星期看到一個 what the hell症狀,提到人們發現事情沒有辦法如自己預期的完美進行之後,會有傾向讓事情整個毀掉。我自己的狀況就是衝動購物,或者在一些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我通常不會去挽救受損的關係,有些工作沒有辦法做的完美之後我的目標也常會轉換成快點做完。

現在三十六歲,我還看不到哪一天自己可以修練得功德圓滿,在此之前會持續將我自己的反省&想法跟你們分享。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14

二號要麻煩別人照顧了

猴子們,

這幾個星期大家都辛苦了,因為我要到台北去工作,這陣子準備期間腦子被工作的事情佔據,並沒有辦法分比較多的精神&保持良好的情緒跟你們互動。到台北工作,其實對我來說最難的一部分,就是二號要交給其他人照顧。

我大概在一號一歲開始就常帶他到操場去玩,一號到操場的時候,我會保持一段距離陪伴著,讓他去跟其他人&動物接觸,隨著一號慢慢的長大,我保持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會跟更多人玩耍,到三歲的時候已經非常獨立了。當一號自己說要去幼稚園的時候,適應得挺好的,我也放心,甚至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放心了。

二號現在剛滿兩歲一個月,雖然會想出去跟其他人玩,但多半時間還是跟我在一起,現在一下子要交給保母或者托兒所,我總覺得對二號有所虧欠,給他的時間並沒有跟一號一樣多,覺得我的工作還沒完成。

我不知道媽媽有沒有辦法在家陪伴你們,我很希望你們長大的過程我們是在身邊的,但我們現在有五張嘴巴要吃飯,加上二號的醫藥費,我出去找錢勢必要有所妥協&調整。

原本上個星期預計敲定的保母臨時因為家中有事沒辦法照顧二號,接著身邊大家所介紹的保母因為各種原因也沒辦法幫忙看二號,附近的幾個偏好的托兒所也都額滿或者無法照顧。我煩躁得很,今天一號也因為小事情被我兇,不讓他上來四樓睡覺,只能在二樓跟奶奶睡。

我沒有辦法親自照顧二號了,剩下還能做的就是將二號交給比較能夠信任的人手上,明天會再跟另外兩個托兒所談,希望能幫二號找到一個可靠的照護者。

二號現在還會看到我們開心地衝過來抱著我們,跳到我們身上,要我們抱。我過去一直希望能夠陪伴你們到五歲,但現在開始一個星期我有三天在台北,有三個晚上你們起床到睡覺都不會見到我,我很不想這樣,希望一切是值得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08

妥協&放棄

猴子們,

最近一個工作從十月談到現在,因為工作內容直接處理台灣、香港、澳門、中國、澳洲等地的同事&客戶需求,管理層從香港、英國到美國三段,各方都有不同的需求&期待,談了一圈之後才發現有太多不在 job descriptino中的責任屬於實際工作範圍。除此之外台北南投兩地的通勤時間、九點的打卡、支援待命,這些附帶的工作需求造成的時間、精神&費用開銷,都是住在南投的我需要自己想辦法。

我很清楚這個工作的薪資沒辦法讓你們跟媽媽在台北過比現在更舒服的生活,目前的態度是偏向放棄。我希望我回家的時候還有精神聽你們說話,還會有微笑可以陪伴你們,在這前提下有部分公司的要求我實在沒有辦法妥協配合,只好放棄了。

這一個月有個感想,生活就是不斷地妥協、放棄或者讓某些人失望。就我自己來說,我有我的父母、老婆、小孩、主管、同事、朋友、親戚、社區,這麼多人對我的期待&要求不但不同,許多還會互相衝突,我的選擇大概就是妥協、放棄&讓某些人失望。

有些要求,在我們的能力、資源&情境範圍內可以努力,但有些要求,我們需要很誠實地評估,我們可能真的做不到,或者只有在短期內勉強應付,但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家人、社交關係&工作表現。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要求要在某個項目上達到九十分以上,各方面至少都要及格,七十分就不錯,各方面都八十分就功德圓滿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04

臨時抱佛腳這件事

猴子們,

昨天一號幼稚園運動會,每個人有發一種叫「舒跑」的運動飲料,裡面大概是電解質跟糖分,會特別留意舒跑,是因為我國小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這個飲料,覺得喝了會跑得很快,所以在運動會跑步比賽開始之前,猛喝了一大罐。需要補充個前景資訊,我在十六歲之前幾乎不運動的,是到美國高中後才開始喜歡運動。國小的年紀&身材,喝了一大罐舒跑之後,比賽跑步的時候我差點吐出來,一點都跑得不快。

唸書的時候,我背東西能力非常的糟糕,其實到目前為止我一直都很不擅長背東西,考試前幾天努力看的書,考試的時候大概都想不起來。我覺得做很多事情,不論你準備了多少,到時候能夠實際發揮的大概就是七成左右,運氣差一點六成,運氣好一點八成。可能因為當天的心情、身體狀況、飲食、天氣、還有各種外在因素,影響表現。舉例來說,我們不太可能在籃球比賽的前兩天透過極端練習而提升命中率或者基本技巧,能力基本上是透過時間累積出來的。

或許是因為我健忘,只要是我知道自己盡力了,對於一次的表現不慎理想,我很少會放在心上。美國籃球隊的經驗對我幫助很大,我理解了任何單一任務的成功與否,都僅是單一事件,一場比賽的勝負與下一場比賽的勝負沒有太大的關聯,反省、學習&進步才是有幫助的流程。爺爺奶奶從小讓我自己簽聯絡簿,考試分數他們沒有在看,所以我也不太在乎,當我想把什麼學好,分數對我來說是評估自己的進度,即便是分數很好,那也只是讓我知道,該找更難的東西挑戰。

這樣的思維習慣,也影響到我自己的金錢觀,到現在滿三十六歲了,我一輩子沒有談過薪水,我喜歡讓雇主了解我之後開出薪資,那種感覺就像被打分數一樣,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了解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

我覺得臨時抱佛腳這件事,對於體能、技能、記憶&知識等的幫助很小,上個星期的一個電話面試,我完全沒有準備,跟隨著明天的面試,我也沒有針對專業能力做太多功課。我覺得專業能力的累積容易,個人特質&態度是否媒合才是難能可貴的。

這個星期我所做的準備,是用zoom out的抽象思考,將我對自己既有的了解拆開連結,找出自己對於這個職位的優勢&劣勢,優勢我會跟雇主強調,但劣勢我也需要說明清楚。我覺得工作就像是其他任何的關係一樣,需要彼此了解&信任,如果我靠著呼隆&隱瞞錄取,開始工作之後所有我的信仰、思維、能力衝突&不足的地方都會直接被挑戰,苦了自己也苦了雇主。

我不太可能透過籃球比賽前密集練習提升命中率&單打技巧,但我可以透過跟隊友密集溝通,了解彼此的能力、特質&想法,讓團隊運作的時候更有效率。寫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基本功還是靠平日修煉,臨時抱佛腳時可以努力的,是在流程、邏輯、架構、權重等事項上,做反覆的評估&討論,只要平時有的數據資訊夠多,做這些事情就容易。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03

沒有人愛上一個人的目的是為了傷害其他人

猴子們,

在結婚之前我想過,如果結婚後哪一天媽媽愛上其他的人,我肯定會很傷心,但也會祝福媽媽能有她的幸福,我相信媽媽如果愛上別人,是因為愛,出發點絕對不是為了傷害我。

台灣這幾年婦女團體提出的「通姦除罪法」&同性戀婚姻納入民法,我的態度是認同的,當夫妻中的一方有人不愛了對方,可能礙於他們獨特的原因沒有提出分手,而跟其他人在一起,我覺得最需要介入的是婚姻諮商,律師的介入則是在協助處理子女、婚後生活&財產的調整,法律對於通姦的懲罰倒是沒有必要的,用懲罰來維持婚姻,我覺得設計其法律的邏輯就是有問題的。

同性結婚這件事在台灣目前有兩個方向,針對同性戀設立專法&視同異性戀配偶納入民法,我對法律不懂,覺得如原住民專法一般,由於整個系統可能會有不相容&太多沒有涵蓋的地方,為了法律編修&系統學習的效率,先從專法來處理,這樣的思維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對同性戀族群來說,許多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歧視,就像是美國在這個年代如果設立一個針對黑人的法律規範,肯定又有群眾上街頭燒國旗了。(Trump當選後聽說要修法禁止美國人燒國旗)

同性戀愛上任何人,出發點都是為了愛,不是為了傷害其他人或者宗教。基督教說 God is love,我會反過來看,Love is God。所以前陣子看到有人做繪本教育小孩同性戀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我覺得沒那麼複雜,就是相愛而已,反倒是要跟你們解釋為什麼有人想反對同性戀結婚,要攻擊同性戀,這個難度比較高。誰想跟誰相愛,想要廝守終身,在我看來都是愛,都是神存在的表現,有宗教團體要用法律排除這樣的愛,太不可思議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2/01

夢到你們被搶劫

猴子們,

今天早上夢到鄰居跟我說媽媽帶你們在外面的時候被搶劫,媽媽不敢跟我說,怕我擔心,而且也知道我其實做不了什麼。我在夢中很生氣,但也真的做不了什麼,我找不到誰搶你們,找到我也做不了什麼,最近常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跟媽媽說了這個夢之後,媽媽跟我說她夢到我們在外面租房子碰到壞房東,房東找人來破壞房屋準備跟我們勒索,我發現之後去理論,結果被房東的人抓去打,媽媽則是帶著 你們躲起來。我猜媽媽在夢中也是差不多的感覺,無能為力。

媽媽接到羊膜穿刺寄來的簡訊,告知三號檢查結果沒有問題,這是好事。但現在還是在擔心當初穿刺的時候是不是有傷害到三號,現場看到針頭離著三號好接近,而且手術後媽媽肚子繃了好幾天,家長的工作之一就是擔憂,你們之後有機會應該也會懂的。

你們三個都是男孩子,身體應該還可以,長大過程會陪你們練搏擊,以後要幫我保護媽媽喔。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27

今天下雨

猴子們,

今天下雨,跟著一號提著傘走去便利商店拿貨品。路上一號指著天上說「雲一直流眼淚,雲爸爸叫他去五樓,他一個人在五樓很無聊,就趴著凳子玩,後來一直哭,雲的爸爸都不理他,一直在睡覺,雲就流好多眼淚,到後來雲到樓下,就在床上笑嘻嘻地睡著了。」

我們現在住的地方五樓是神明廳,有時候我對一號生氣需要冷靜的時候,就要一號去五樓,等到我情緒過了才要他下來。現在給一號的懲罰通常是要他趴在桌子上,手臂跟腹肌會很酸,昨天才罰他一次趴了快一個鐘頭,大概是這樣他才會說這個故事。

你們都比我更懂得原諒,你們都常原諒我,還願意抱我親我,謝謝你們。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26

避免 micro manage

猴子們,

「好為人師」是我的缺點之一,我容易不自覺地想把所有的技巧&注意事項一次灌給他人,而這不論在教養或管理上都犯了 micro manage的問題。 micro manage會傷害團隊的關係&信任,所以我必須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每個人有自己發揮的方式。

我可以將自己所知道的提供給別人參考,並且討論比較目的、場合&效益,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當事人手上。所以不論是在球場上跟隊友、平常討論工作流程或者訓練他人,我必須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目標方向」、「品質標準」&「具體可測量的成果」,幫當事人專注在這些項目上,提供即時回饋,比起時時刻刻盯著念著每一個步驟有效率多了。

我自己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把所有的錯都犯一次,把界線、傷害、因果透過犯錯實習一次來提升理解的深度。也是這樣,我會提醒自己你們犯錯對你們是有益的。我需要加強的部份是,有時候你們受挫折開始發脾氣,我的耐心一下子降到低點,嘴巴又開始碎碎念,這是我要改進的地方。我是該在一開始將步驟清晰地解釋一次,在過程鼓勵你們去記憶流程步驟&想其他的做法&問題,不要一直丟給你們答案,把你們當成機器人一樣的指揮。

我需要在你們碰到困難的時候問你們需要我提供些什麼,讓你們有更多自主權&空間,用著自己的步驟學習、犯錯&工作。不能把你們當作機器人一樣想透過寫code馬上改變你們。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25

關於自殺這件事

猴子們,

我大概國中的時候曾經想過,應該活到三十歲人生就差不多了吧,活更久應該會無聊,所以三十歲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自殺了。現在三十六歲了,其實我覺得我還有好多事情還沒有去實踐,我還是想讓南投的經濟&文化活動能更活躍,我希望南投的小孩子能快樂地生活&學習,我希望自己可以練出漂亮的肌肉、籃球打得更好、彈鋼琴、畫畫&繼續做音樂。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好像嘗試過自殺,那時候應該只是好玩而已,拿著不太銳利的美工刀,在手腕那邊割啊割的,皮沒破,倒是美工刀上的鐵屑讓我皮膚過敏。

國中三年級的時候(1994)日本的一本「完全自殺手冊」翻譯開始在台灣販售,我買了一本到學校去跟同學們一起看,這讓班上的導師非常的緊張,導師把我叫過去跟我說國中三年級是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們又是升學班中成績最好的一班,同學想不開怎麼辦!!說真的當初我沒什麼感覺,我當時不覺得自己會自殺,也沒辦法感受到其他同學會有自殺的可能。

因為學校說我智商比較高,加上一些我不太了解的原因,學生時期我常常被叫去輔導室輔導,甚至到大學都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加入了「人類行為研究社」,一個討論心理學的社團,印象中有一場討論自殺的研討會,當時我高中一年級,跟兩個支持自殺的學姊在辯論,我不太清楚我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個觀念開始認為各種說法都有缺點,所以在辯論的時候不論對方是正方或者是反方我都可以跟對方開始對話,因為通常兩方的背景&觀點我都做過功課了,那次辯論的結局大概就是我當時很興奮地覺得自己「勝利了」,因為兩個學姊悻然離場,社團的其他學長學姊覺得這樣不太對,擔心我對那些學姊的刺激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而我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我覺得學姊們只是事情還沒想清楚,執著在自殺是自由這個觀點上,而忽略了自殺是懦弱的逃避表現這個事實。

九二一的時候我得到了創傷症候群,會不自主地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例如恐懼、憤怒、惶恐等。好處是碰到什麼事情我都可以放下情緒專心處理問題,即便是現場所有的人都徬徨失措。缺點是1999開始我幾乎就跟自己脆弱真實的那一面分離了,我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逼自己一直都要冷靜、勇敢、沈著。儘管2005診斷就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狀況,總覺得這對生活沒造成什麼困擾,甚至在工作上是有幫助的,所以都沒有去做些什麼調整。

大概是遇到媽媽為止,我在媽媽身邊覺得很有安全感,我覺得自己是徹底被接受的,結婚之後我開始透過跟媽媽溝通分享,開始回顧自己這十幾年累積的心理創傷,開始療傷。

二號出院後有一段時間還不明朗,當時看他受苦的樣子,有一次在開車的時候,我忽然有個念頭,如果我們這時候在高速公路上都車禍死了,或許我們就都解脫了。另外一次在家中地震挺大的,我心中也是想著,我們四個在一起死了,也不錯。前一陣子一個薪水還不錯的工作希望我搬去台北,我拒絕後知道在南投不太可能找到薪水有其一半的工作,也一度緊張沮喪想到自殺這件事,覺得好累,不想繼續嘗試了。但想到我走了媽媽會很辛苦,我捨不得媽媽跟你們,就繼續專注在怎樣過更理想的生活了。

不知道你們之後在生命的哪些階段會出現自殺的念頭,只想跟你們說,我或許能理解,我也尊重你們對自己生命的選擇。在有些時候自殺或許會是當下感覺比較簡單的出口,有時候或許挑戰的負荷遠超過自己情感&能力能負擔的範圍。找個能信任的人聊一下,或者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找我講一講,我不會阻止你們,只是想了解你們的生活,聽你們的故事。

有件事順便提一下,這個月初五個硬碟串起來的hba損毀,大概損失了18TB的資料,大概是過去二十幾年保存的數位資料,這個月我什麼方法都試了,買了不同的硬體&軟體來補救,資訊業的朋友&前輩也都覺得沒希望了,而我到今天似乎救回16T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24

我的主要工作

猴子們,

前天在想我的主要工作這件事情,才想到我現在36,其實當家長了不起就是15年的事情,才到五十歲而已。你們大概上了國中,就不太需要我了。而丈夫這個角色,則是還會繼續做個三十幾年,這才是我需要做得最好的工作。

前天在做訓練心肺能力的時候跟媽媽說我要活久一點,讓她一直有人陪,媽媽想了一下微笑著說好,過了一陣子又跟我說要多照顧你們。其實我希望的是,你們長大之後,如果我出了什麼狀況,身體或者精神方面無法照顧自己了,幫我多照顧媽媽。

回南投後,我從一開始專注在青年教育上,發現到南投永續發展另外一個要素是經濟圈自主,加盟餐飲、便利商店&家樂福這些企業畢竟是資金來自外地,在南投使用低價的勞工、土地&政府資源來賺取南投消費者的支出後,剩餘利潤還是回到股東手上,而不是投入南投持續發展。當這些產業在南投屬於大宗的時候,南投只會越來越窮。

南投的永續發展除了工廠之外,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農業&觀光業了。農業目前年輕人投入的比較少,年輕人比較喜歡做文創,但文創需要有「產品」,產品跟作品的差異在於,「消費者願意花錢買產品」,所以網路上拍的一些照片、寫的短文&小影片,如果沒有消費者直接&間接付費的時候,成不了一個產業。

年輕人幫親戚鄰居的農產品行銷包裝是一個出路,基本的技能如:文案撰寫、市場調查、產業分析、統計數據運用、社群資訊挖掘、社群公關、媒體公關、電子商務串接,可以用團隊分工的方式合作。

南投的農戶&商家趨於穩健保守,對於外縣市專業的行銷團隊都不會去投資利用了,怎麼會相信南投的這些年輕人呢?或許我能進行的長期工程就在這一個部分,透過設計雙贏的利潤分配方式,讓年輕人&商家有機會合作,透過小案件的合作&可量化的數據建立彼此的信任,作為中間調停、溝通&仲裁單位。培養在地的團隊,組織當地的商家資源尋求綜效的產生。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21

1980-2016 南投市人口、教育&收入統計

資料來源:南投市戶政事務所

總人口:
三十六年來大概就只有1999-2000 以及2007之後的持續負成長,直接聯想到的就是2000&2008的全球經濟衰退。





戶數變動:
或許也是小家庭的型態轉變,戶數的總數字尚未出現負成長,但總體曲線也是下降的,而且曲線比總人口下降更劇烈。




扶養比例:
跟大家想的差不多,扶養老人的比例變高,出生率降低,南投市跟草屯都是同樣的趨勢。

 有趣的是把時間拉長,雖然一直扶養老人的比例持續上升&扶養幼兒的比例持續下降,整體扶養比加總之後是下降的,可惜沒有金額的相關統計,不然這數字可以對扶養負擔的變化很有參考價值。

而且南投私立托兒所的效率非常的好,學生人數沒什麼變,工作人員數量持續減少。


教育統計:
2015大學以上學歷的有29,484(33.36%),2000大專以上學歷11,706(14.38%),碩士博士從2000的521人成長到2015的3,846。南投有個好玩的現象,大學畢業中女性比例高,碩士學歷則是男性比較高,不知道是不是女性念研究所比例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稅收(公司&個人):
雖然教育程度整體指數性上升,營利事業所得稅1999-2015都持續在上傷,綜合所得稅持平的狀況看來,薪資凍結可以觀察的出來的。

南投縣統計數據 
台中市統計數據

土地增值:
看起來不輸台中的速度。
自用汽車&機車統計:

跟台中的趨勢差不多,汽車持續上升,機車則是到2012開始有負成長。


犯罪率:
下降!!


盜採砂石有改善而且大家都誠實交稅

大家常說的觀光,大概也是2000網路業泡沫化&2008全球金融危機受影響

2016/11/20

三號

猴子們,

在醫院聽到三號是男孩子的時候,媽媽傷心到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做羊膜穿刺的時候,看到針最後好像差一點碰到三號,加上媽媽這兩天身體不舒服,沒什麼力氣&拉肚子,我們都擔心三號的健康。媽媽到今天也說,不論怎樣,只要三號健康就好。

我倒是鬆了一口氣,就如之前說過的,對於教養女孩子,我沒什麼概念,也有恐懼感。覺得男孩子窮養沒什麼問題,女生我就不確定。幫一號跟二號洗澡洗唧唧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如果是女孩子我應該更尷尬。

一號四歲,準備開始陪他練習跆拳道&基本的搏擊,也買了些護具,知道三號是男孩子,我在心中想著,可以繼續買更多健身&運動的東西了。我想像著你們三兄弟以後可以一起打籃球報隊打三三,你們可以一起練習拳擊、搏擊&健身。我們以後的伙食費應該會佔生活費的大宗,或許媽媽可以再考慮餐廳的工作。

當家長一個工作之一就是莫名其妙地擔心,但我該專注在怎樣可以讓你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一次解決一個問題。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14

GPBT 從零開始計劃

猴子們,

除非你們以後是在幫大公司打工,依照目前社會的發展狀態看來,往後你們比例比較高的期間會在小團隊中開發&進行著許多確定性高的任務。我不在乎ADHD,哪天如果老師或醫生診斷你們有診斷你們有這類狀況估計我也不太有興趣逼你們去接受治療,今天想記錄下來的是一個簡單的計畫流程,適合用在千頭萬緒&需要長時間完成的專案項目上。

可以寫一張卡片,在以下幾點反覆檢討
- Goal
- Process
- Bottle Neck
- Tasks

Goal簡單的說就是中國很流行的「目標感」,英文習慣說「outcome」,他可能是一開始想要解決的問題、希望轉化成的狀態局勢&具體能達成的結果。我自己有時候會在計畫書的介紹那部分加入「初衷」,於檢討反省的時候隨時看一下,是否有偏離初衷,如果偏離初衷的時候,可以決定 1) 另設一個專案,重新專注在另外一個目標上,將目前的案子放下。 2) 專注在初衷上。

GPBT來看,Goal> Process> Bottle Neck> Tasks,所以有了 Goal之後,就把大方向的階段性流程給弄出來,搞清楚哪些是近期可做,哪些是比較遠期的任務,這部分如果花多一點時間,可能計劃會弄得非常的肥大,精簡的方式就是回歸到 Goal,「如果不做這一部分,會影響目標的生死嗎?」,我們在進行某一個工作的時候,會把我們在其他地方學習到&習慣性的流程加進去,但許多時候他們是可以省略(不做不會死),或者是必須省略的(時間、人力&資源不足)。整個Process layout出來之後,標示非做不可的那些,將其他的 grey out,如此以來該專注的路徑方向就清楚許多了。

Bottle Neck是很重要的部分,也是許多時候我們都喜歡假裝看不到的要素,我們喜歡做一些讓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即便他們對於目標的影響微乎其微。卡住整個計畫的瓶頸,需要隨時放在心上,搞清楚是不是時機還沒到?資源還沒到?或者是不可能做到?如果是後者,就將Bottle Neck改成 Reality,調整 Goal跟 Process,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就不要去撞牆&癡心妄想了。如果是時機&資源還沒到的,在整個 project的 time span之內會到&取得嗎?如果不會,同樣改成 reality來調整 Goal & Process。如果是會的話,只需要調整 Process的時間表即可。

Goal, Process & Bottle Neck都清楚了,要列出 Tasks就容易了,記得每一個 Tasks都需要跟 Goal掛鉤,時間順序符合 Process的規劃,不會碰到 Bottle Neck,同時是一大串 Tasks中最重要的。一大串 Tasks中我們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心中只放著「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當其他成員交辦新的工作給你的時候,跟他們討論,你現在&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某一項,他們交付給你的東西更重要嗎?用這個方式來決定是否接受新的工作&排程。

GPBT這四個觀點,每當覺得有點迷失或者跑不順的時候,就重新拿出來檢討一下,避免自己在不必要的癥結上折磨自己太久,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努力是慢性自殺,希望你們以後都過得好。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09

如果要世界大戰了

猴子們,

前陣子德國警告人民準備糧食&飲水面對可能發生的戰爭,中國經濟差了也開始需要政治事件來轉移人民焦點,今天的美國大選結果目前看起來川普在移民多的加州居然領先了,世界大戰有可能會發生,那我想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們沒有機會長大了,我應該想跟你們跑跑跳跳,跟媽媽牽手散步,一起吃飯,一起洗澡&睡覺吧。想多抱抱你們,跟你們靠在一起,看你們的眼睛,感覺你們的身體,聞你們的味道。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07

教育領導者?

猴子們,

剛看到一些老師在討論一個教室中教育重心該放在領導者或一般資質的學生上,一個能教育領導者的老師會不會同時也帶出一大堆失敗者。

我覺得這問題有點過分單純看待世界,我認為集中資源訓練經營有些危險,就像是一個動物園終將所有的注意力跟資源都給其中一個動物。我覺得特殊技能的專家該由市場方分擔訓練成本,而不是在全民負擔的公共教育中執行,因此我是反對國民教育依照學力分班,我覺得不該由一種指標將每個學生分等級,我相信一個程度的數學課內容,可以讓不同年紀的學生依照他們的進度來選修,用大學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個年限間完成基本要求即可,其餘的時間用來發展選修(個人能力&志向)。

我覺得領導是一種思維,得一個團隊裡面的成員,在碰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可以由不同的人跳出來帶著大家一起處理。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彼此的優勢劣勢,彼此尊重&信任,懂得溝通、授權、承擔任務&責任,每個成員可以自在的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領導者不會只有一個的。

我覺得老師或者教練可做的事情,就是強化彼此溝通、理解&協助的氛圍,對於某個人的弱勢給予更寬容的態度,讓某些人的優勢可以更輕鬆地發揮。領導&合作是同一件事,我不相信靠領導者的個人特質&魅力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維持團隊的運作。團隊概念是每一個人在擔任領導或者被領導的時候需要有的思維,學習在一體中個人不同情境的角色、責任、溝通&合作方式。知道什麼時候站出來,什麼時候該做支持的角色,領導是一個暫時的工作。

許多不太表示意見&執行成果少的成員,其實他們可能是真正的專家,因為看得到更多的細節,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規劃才會給予更完整的提議,團隊成員需要理解&尊重這些人的特質。主流思維中認為領導都是很會說話、行動敏捷、很有魄力,這些刻板印象有時候對於團隊是危險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1/04

恐懼

猴子們,

我們都知道恐懼是在心中,多半是假的,但感覺起來還是非常的真實,而且要處理恐懼反應並不是那麼容易。我現在三十六歲了,聽到爺爺奶奶大聲講話,還是會害怕,想到以前要報警的情境。

早上跟一號聊天時,因為一號喜歡看警察的卡通跟電影,問一號要不要去警察局參觀,一號的反應讓我意外,居然是一臉惶恐地說「不要!!」,我跟媽媽都有刻意地提醒自己,不要像其他大人一樣說「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這種話,我猜還是有其他的大人跟一號講,跟一號反覆討論了警察會抓什麼樣的人,警察的工作是怎樣。我不知道一號的恐懼是否有減少一些,對於一號有這種情緒我覺得很難過。

我沒有保護好一號的心靈,我的責任是讓你們免於恐懼,但說真的我沒有能力做到,我沒有能力讓你們有特定的想法,我只能努力提供一些我自認為對你們會有幫助的觀點跟資訊,讓你們在碰到其他的邏輯價值觀的時候,能夠比較再決定你們的選擇。我沒有辦法對你們進行洗腦或者把你們打造成某個樣子,雖然我偷偷地希望自己有能力,但我做不到,也不該做。

今天聽到關於教養的一個觀點,提到父母不該跟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三四十歲的人跟幾歲的人是最好的朋友,那很怪。父母的責任是讓小孩長大之後,變成社會上能混得開,爸媽也會想要互動相處的成年人。我不知道你們長大之後還會不會想跟我當朋友,但不論如何,希望你們長大過得心安理得,從我這邊帶過去的負面影響越少越好。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31

很難搞砸的懶人烤雞肉食譜

猴子們,




 二號今天一個人吃了一片雞胸肉,覺得應該把食譜記錄下來。

材料:
1. costco雞肉調味料:costco 塔可粉 7:3
2. costco 雞胸肉/去骨腿肉
3. costco pure橄欖油
4. 橘子蜂蜜

步驟:
- 烤箱預熱 200 'c
- 將 1抹在2兩面醃 20-30分鐘
- 淋上 3 & 4
- 錫箔紙包好烤 20-30 mins

*如果用去骨腿肉,烤的時候皮朝下比較不會乾
*可以醃好冷凍,之後前一晚解凍
*可直接當主菜吃,冷了切片放三明治,或切塊做沙拉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9

一號說不想跟我住一起了

猴子們,

今天星期六,一號早上跟下午都去操場玩,晚上吃完晚餐之後看 shuan the sheep到晚上十點多,後來拿著手掌布偶想玩,手穿不進去,開始發脾氣,說要把自己的手剁掉,我跟他說我幫他,他又哭著說不要,躲到旁邊哭了一陣子之後說以後不要跟我一起住了,我說走,一號又站著哭很久,接著說那就一起住吧。

聽到一號這樣說,即便是情緒話,我會傷心,但我擔心的是他的說話方式。我還沒找出來我平常的哪些習慣讓一號有這些用自虐的威脅得到注意力的說話習慣,這對他未來跟他人的關係是有傷害的。

今天晚上我大概也沒有精神繼續想了,之後繼續努力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8

政治不正確&禮貌

猴子們,

對於政治正確&禮貌的作用,我大概有點概念,但對於他們是否有必要性,我倒是沒有想得特別清楚。過去幾年我開始想著如果我說的話別人沒興趣聽、沒有心情聽、沒有能力聽,我就不要講,因為幫不到任何人。後來我開始想,我做事跟說話的出發點對別人有用處嗎?我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花時間去證明我自己的價值&論點對於別人來說是沒什麼意義的。

我們大概從小時候沒有資源&沒有權力,只能做單純的異議者:僅能對不認同的事物發出抗議,即便改變不了什麼。三十歲附近開始有點背景則是同時有異議者&管理者的身份,會對他方提出異議,同時需要處理他人提出的異議。到老了或者取得完全權力之後,大部分的時間再處理他人的異議,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覺得別人都來亂的。

跟你們相處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不懂得如何教養的家長會覺得小孩都很皮,不知道怎麼帶學生的老師會覺得孩子都很壞,不知道怎樣帶團隊的主管會覺得員工都很混,不知道怎麼管理民主社會的政府會認為人民一天到晚在亂。每一次我覺得你們跟我意見相左讓我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重新檢視自己價值觀&習慣思維的機會。

我覺得我對於禮貌&政治正確的必要性還沒有確切的想法是因為,禮貌&政治正確對於環境的和諧有幫助,同時犧牲了真實情感&意見的流通效率,所以我並不會強制你們要有禮貌或者說政治正確的話。而今天我大概又多想通了一點點,我覺得可以用一個標準來決定到底需要不需要政治正確&禮貌,「我這麼說&做對於事情&人有幫助嗎?」。

舉例來說,當我對一個人說了比較政治不正確&不禮貌的真話,說出來之後會對於這一個人&問題本身有幫助,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人&事,而不是為了讓人難堪、證明自己、引起注意力,那就放手去做&放心說,不需要太去在乎政治正確&禮貌這些規則。

 回到被管理&管理者的身份,不論是面對哪個層級,說話&做事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執行,只要我確定能幫助到人&事,當我確定對方有興趣&有能力接收,我就可以嘗試用不傷害對方情感的方式來溝通行事,不論是提出異議或者回應異議。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7

錯誤的教養方式

猴子們,

正在看 Quora上一篇討論「錯誤的教養方式」,整理一下我自己需要注意的重點,我自己不太會犯的錯誤就不寫了。

What is the wrong way to discipline a child

「不貼標籤」
有時候我問「你為什麼要這樣」、「你是不是...所以才這樣?」這些都是在貼標籤,我並沒有讓你們有清楚表達的機會,有時候妳們還不知道怎樣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生氣地大聲指責妳們,你們緊張了更是講不出來,這時候我自己用一個標籤給你貼上,這對你們不公平,對我們的關係也是有傷害的。

我該更有耐心地去理解完整的狀況,搞清楚你們的動機、需求&情境,說清楚之後才是對我們都有幫助的處理方式。

在你們成年之前 frontal lobes判斷力、自我控制&情緒的主宰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我們差距三十多年,要用我的觀點來義測你們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你們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指責。在你們成長過程的敏感期,我們對待你們的言語影響甚巨,我們做為成人更該注意自己,避免在你們的心中種下了負面自我對話的種子。

「大聲講話」
雖然面對二號開始我有改進,但以前對一號大聲講話的影響仍在,一號依舊會跟二號大聲吼。同時,一號爆發的時候,有時候我也一樣吼回去,我該改進。

「管太多」
我曾經想要讓一號有怎樣怎樣的價值觀、應對進退&禮儀標準等,其實到現在一號四歲了,個性成形了,有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是沒有辦法對他做什麼洗腦的動作,頂多只能交換一下想法邏輯。我當然會有擔憂,對於我自己沒辦法控制的部分有不切實際的恐懼幻想,但也一直要提醒自己勇敢,讓一號感覺到被信任、尊重&自由。我不該把自己當作你們的「人生導師」,你們之後會碰到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責任應該是提供支持&關懷,讓你們受挫折、恐懼&憂傷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休息、感到安全&得到安慰。我該用園丁的態度來欣賞你們的成長,不需要像木工一樣想要雕塑你們。

「放牛吃草」
這是我比較糾結的一點,我希望你們獨立,但在你們兩歲到五歲的年紀,還是很多時候渴望我們的陪伴&關注,太多時候我就把你們放著,讓你們自生自滅,這樣的做法有優點有缺點,我還需要多反省&根據觀察你們的變化而做調整。

好的教養方式有三個目標,每一次在教養的時候,都是在示範教育「如何面對衝突」&「明確指示規則&界線」

1. 發展正確的自我形象&世界觀

所以貼標籤,說「你老是...」、「你就是...」對於孩子的自我形象是有害的。直接教育小孩這個世界大家怎麼互動,可以被接受的言行尺度界線在哪裡才是健康的做法。

在你們大聲叫的時候,我大聲地斥責,這會讓你們以為「只有大人才能大聲叫,只有大人才可以不守規矩」。這樣的做法也是危險的,對於整個社會都危險,因為規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的,不論這個人在哪個位置或者被賦予什麼權力,遊戲規則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守的。我們作為家長的,更要做榜樣,讓自己情緒穩定之後才說話&動作,你們看到大人怎麼處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後,才比較容易學習。

2. 維繫&發展彼此間的信任&連結關係

在你們現在的年紀,即便你們做了什麼別人不喜歡&不能接受的言行,你們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一號會講話了,大多時候我還記得會先問一號的想法再決定怎麼回應,但二號表達能力還有限,我需要更細心地去瞭解他的意圖(好奇、想玩、想引起注意力、累了、不舒服等)。

3. 讓孩子有更多力量&能力

我該給你們很多很多選擇,因為我能提供的有限,或者是希望能控制影響你們,我只給你們兩三個選擇,但你們的思維還沒有像我們這麼僵化,提供更多的選擇的時候,可以見識到你們思考的能力,同時跟你們學習。

在教你們做某些事的時候,我習慣重複&詳細地敘述「正確地拆解每一個小動作」,這樣地強迫你們接收「標準答案」,對於你們的思考習慣是有害的,我該模糊一點,在旁邊觀察&給予即時回饋。

另外在希望你們完成某些工作的時候,我該用開放的方式問你們「你們要...還是..做?要在...時間完成?」多聽你們的想法,讓你們多去想,畢竟大多數的時候我都不在你們身邊,你們都是需要自己思考做決定的。

教養,原文用disapline,我選擇用「教養」,因為我的想法中應該是「教」而不是懲罰,懲罰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人除了學會更精明地躲避懲罰之外不會從懲罰學到任何東西。懲罰包含羞辱、冷落、罪惡感、肢體侵犯等。教養最重要的就是「身教」,我希望你們成為怎樣的人,我自己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給你們看。當我強迫要求你們服從的時候,我所傳達的其實是「老的可以強迫年輕的」「力量大的可以強迫力量小的」「社會地位高的可以強迫社會地位低的」。你們應該會記得我們就算在搔癢或者任何遊戲的時候,只要你們說「不要」,我就會停下來,因為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的身體是需要被尊重的,被任何人尊重。

翻譯 Dorothy Law Nolte的一首詩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批評,他學會譴責問罪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敵意,他學會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嘲諷,他變得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充滿恥辱,他會被罪惡感淹沒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容忍,他將學會耐心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鼓勵,他將學會自信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讚賞,他將學會欣賞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公平,他將學會正義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安全,他將學會信念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認可,他將學會喜歡自己
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充滿接受&友誼,他將學會在世上找到愛

愛你們

老猴子




跟一號吵架


猴子們,

二號現在很黏一號,會模仿一號的動作,看一號做什麼就想跟著做什麼,一號吃什麼菜就想拿什麼,看一號去哪裡就想跟著去。二號希望一號的注意力,當一號玩一個東西沒有拿給二號的時候,二號會叫、會打&會鬧,弄得一號很煩很生氣。

作天早上一號起床上學的時候又在發脾氣,一號上幼稚園到現在早上還是有起床氣,穿褲子穿不順利,二號又過去想幫忙,一號一個不高興就把二號推倒,被我罰趴凳子趴了好久。

今天晚上跟二號在黑色星球椅上跳啊跳著玩的時候,你們又把墊子踢下來了,跟一號說過底下的布已經裂開,沒有墊子的時候跳容易破,要一號把墊子搬上去,一號說墊子是弟弟踢下去的,要弟弟拿,我生氣了,不想繼續跟一號說,自己走過去把墊子搬起來放好。一號應該是覺得應該要公平,既然是弟弟弄掉的,就要弟弟去搬起來,我生氣一號明明知道弟弟拿不動,卻要搞這套。

話說昨天跟今天媽媽休息在家兩天,我原本計畫跟媽媽一起看個電影,去打個籃球之類的,結果兩個事情都沒做到,心情很差。

媽媽帶你們睡覺的時候,要我下去樓下把水壺的水裝滿,請一號把水壺拿過來,我趁這個機會跟一號講,一號已經知道沒有墊子椅子會破還在上面跳,一號也有責任,同時一號知道弟弟拿不動墊子卻還說要弟弟自己拿,我很生氣,問一號懂不懂?一號說懂,老實說我不確定他懂不懂。

到床上睡覺的時候,二號在床上跑來跑去大叫不睡覺,一號穿褲子不順利在發脾氣,二號跑過去又想幫忙,一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不小心碰到手往二號的臉上打下去,二號哇哇大哭,我情緒一起來把一號抓起來手跟腳用力咬了好幾下,一號嚇哭了,我大喊要一號下床離開房間,一號房間外哭的很淒慘,我不喜歡那樣,但我那時候真的好生氣,情緒還沒穩定下來,沒辦法跟他說話,聽著一號在哭,我也繼續眼睛閉著躺在床上。過了大概十幾二十分鐘,媽媽看不過去了,才下床去把一號跟一號說一說,帶上床。而一號上床後,意料外地,還是爬到我身邊睡覺,我覺得不忍心,但因為我情緒還沒控制好,一方面也不知道怎麼跟一號說,所以轉身背對著一號睡。

我大概國小三年級開始就自己找書看,蠻少找我爸媽說話的,國中之後就很少找家人幫忙處理我的問題,十六歲到美國之後更是如此,到美國一個月後錢花完了才打第一通電話回台灣,後來念大學&工作更是如此,即便許多時候我是希望有人幫忙的,但我多轉向朋友&長輩朋友求助。

跟一號吵架完睡著後,我在床上做了個夢,是逃脫魔術師( escape  artist),陷在玻璃櫃中需要幫忙挺急的,後來我媽居然來幫我了,接著模模糊糊地又有了幾個我媽在我需要的時候出現的情節,我在夢中哭得亂七八糟的。這時候一號睡醒坐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我把一號抱在我胸口,一號馬上又睡著了,整個人捲起來靠在我懷裡,我當然很內疚也很心虛,我一直跟你們說「我們不打人」,但今天一號打二號我的處理方式居然是咬一號,我也錯。一號靠著我睡著後,還打了個冷顫,後來繼續放鬆地睡著了,我等一號睡熟後,下床弄些東西,覺得該把這些東西寫下來,留給你們看。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24

謝謝你們

猴子們,

前天睡覺的時候,在床上一號忽然轉過身來微笑看著我,接著用力抱著我。

平常二號幾乎整天都不會離我太遠,今天下午去打球一個多小時,回家的時候二號在廚房聽到我開前門的聲音,跑著叫著「爸爸!!爸爸!!」,衝到我面前抱著我整個頭塞在我兩腿中間。

謝謝你們讓我感覺到被愛,希望我也能讓你們感覺到被愛。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7

三號

猴子們,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去看三號,沒看到小白點,但三號現在11w6d在肚子裡面跳啊跳,踢啊踢的,非常興奮。媽媽問醫生性別,醫生說還看不出來,媽媽覺得醫生可能是知道是男生不想講。我希望是男生,因為養男生對我來說簡單又省錢,但我也希望是女生,這樣媽媽會很開心。

一號已經上了三天的幼稚園,除了不想上蹲式馬桶之外,其他適應好像沒什麼問題。睡覺的時候想抱著女同學睡覺,我記得我以前也是,一號還跟姑姑說要洗香香的才能抱著女生睡覺。到目前為止幼稚園挺好的,就是講故事、玩玩具、在外面玩,真的不希望有什麼學習的任務。

媽媽昨天在弄菜園的時候,撞到了郵箱,嘴巴腫起來牙齒流血,我很捨不得,你們任何一個人受傷都一樣,我不希望那樣,但我沒有能力保護你們不去受傷,只希望你們能快點好起來,或者維持著正常的生活。

二號現在沒有哥哥可以玩,我又很無聊,變得喜歡找爺爺奶奶,我也慢慢的在放手。因為爺爺抽煙身上的三手菸透過接觸還是有可能造成二號癲癇,我真的很不想讓二號接近爺爺,爺爺又不肯戒菸,我真的很難做人。

婦產科醫師建議媽媽去做羊膜穿刺,媽媽有點排斥,可能明天會問一下同事的想法吧。我該做的,或許就是整理些資料,有個偏好,讓媽媽可以聽一聽我的想法。

愛你們

老猴子

吸血蟲前輩

猴子們,

2016流行直播,有些台灣的創業者到中國去奮鬥之後,會在網路上直播將中國風行的一些概念用直播的方式跟台灣的朋友們分享。昨天聽到 xdite說的一個新手&前輩的概念,覺得很有趣。

她提到有些前輩他會幫助著新手,但同時也壓著新手,在給予建議&協助的同時,也會用不健康的道德觀、情緒勒索、偏頗的邏輯&虛構的障礙來阻止新手前進,這些前輩需要新手來維持自己的地位&政治勢力,他們不希望被超越,暫稱他們為「吸血蟲前輩」

另外一種前輩,他們會用欣賞的眼光跟著新手共同探索新手可以發展的方向,他們不會想要控制新手,將互動高度設立在同儕,在新手超越自己的時候持著喜悅祝福的態度,我們稱他們為「陽光前輩」。

人生的各種階段,一開始我們很難去分辨兩種前輩的差異,但在停滯不前的時候,就需要重新檢視,是不是身邊有需要終止關係的「吸血鬼前輩」,這些人會像是鎖鏈一樣拖著你們,很不幸地,有時候這些前輩會是家人。你們需要去維持禮貌、安全的距離,切割開來,你們才能自由健康地過生活。

同時,在你們長大的過程,你們慢慢地會成為其他人的前輩。記得「教學相長」這件事,與晚輩保持互重獨立的姿態,給予建議&資訊的同時,尊重對方的背景條件、志向意願&自主選擇。避免想要替晚輩做「更好」的決定,不需要去想晚輩「應該」怎麼想怎麼做,更不要假設晚輩「需要」怎麼跟你維持關係,彼此間並沒有權利義務,晚輩&前輩就如其他的人際交往,是緣分,希望你們將「陽光前輩」作為目標。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5

瑞士小孩不上幼稚園?

猴子們,

我對世界上其他地小、資源少、強鄰包圍的小國都很有興趣,因為他們的模式或許可以讓台灣參考,台灣其實不小,只是上有日本、左有中國、右邊是美國,相對起來就很小。


今天注意到瑞士是因為看到他們3-4歲幼稚園&托育的就學率只有 22%,低於美國的54%,波蘭60%,墨西哥66%,捷克共和國 71%。台灣的數據我不知道有多少,估計大概也是70-80%。因此開始找瑞士跟台灣的比較。

資料來源:2016經濟自由度指標

 整體分數來說台灣並沒有跟瑞士有太大的差異。



商業自由度甚至高過瑞士


貿易自由度差一些

財政自由,勝!



政府支出,大勝!!



貨幣支出差一些


投資自由差一截


金融自由輸很多


財產自由輸很多


清廉程度,慘敗


勞工自由,慘敗



很不幸地,不用看統計數據台灣人大概都知道台灣的政府支出很多,投資、財產、金融自由低,貪腐高&勞工自由慘。可能還要請教一下朋友為什麼瑞士人上幼稚園的比例這麼低。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4

一號上幼稚園了

猴子們,

一號今天上幼稚園了,開開心心地,到了放學交了朋友,傍晚佑佑欺負他的時候就跟佑佑說不跟他玩了。二號今天一整天沒有哥哥,但有媽媽陪,倒也還好,只是我對明天開始的生活就有點憂慮了。

今天在想我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一直想保護一號不要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污染他的邏輯&價值觀。當一號在身邊的時候,不論是看電影或者是聽到別人說什麼話,我都可以在當下作機會教育,跟一號討論他怎麼想這些事情,順便跟他說我是怎麼想的。但從今天開始,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一號從現在開始應該只會想著學校跟同學,我跟媽媽對一號來說排到比較後面的位置了。

我猜我現在開始更需要頻繁地跟一號聊他的生活,還有想法。一號現在已經會一些簡單的情緒勒索話素,我猜這種東西小孩子很容易在大人身上學到,今天起床的時候一號一開始還跟媽媽說不想去學校了,後來又說「去學校以後有老師跟同學陪,就不需要爸爸媽媽了」,媽媽聽了當然很難過,但我也覺得內疚,即便我們相對於這個世代的父母陪伴你們的時間已經是多很多了,我知道對於你們的需求來說還是不夠的。

你們需要我們陪你們說更多話,多看你們,多一起看些書,多一起捉模藏,多一起玩積木。老實說我這些都沒有做得夠好,鬆手讓一號去學校,除了一號想去之外,也是我自己發現,讓一號在家中&在我身邊,我並沒有給一號我心目中的環境,今天知道一號在學校聽故事,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我還蠻開心的,陪伴弟弟並不是一號的工作,他在學校比在家中快樂,學校就是他該去的地方。

明天開始要怎樣跟二號相處我還沒想法,今天憂慮了一整天,整個人好累,無精打采地沒什麼力氣,我是一個腦筋很死專注在系統&規律中的人,有太多東西沒辦法控制需要重新規劃,超過我腦子能負荷的規模,我就垮了。我相信這些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挺單純的,但我就被弄垮了,哈哈。

既然一號已經交給學校了,我就開始專注在二號身上吧,二號可以開始說比較多的字詞了,就從說話&運動開始吧,二號的肢體移動還是有點差,我太過保護,沒讓他挑戰自己的身體。

呼,明天六點半要起來了,早點睡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12

扣分的習慣

猴子們,

相對於美國的ABCF標準,我成長的世代學校評分標準是滿分一百分,錯多少扣幾分的方式來計算,當拿到考試結果的考卷,我們被教育看待分數是被扣了幾分,而不是看自己答對了幾分。這種邏輯,就像是滿分身高是180公分的話,我就是負八分,滿分存款要有兩千萬的話,我就是負一千多萬。

同時,我這個世代的資訊傳播主要是靠著電視&網路分享的文章,報紙、雜誌&電台的作用已經不若從前。電視台從我小時候的三台成長到現在一百台左右,正規傳統媒體轉戰網路與內容農場(content farms)之間也非常的競爭,視聽眾的注意力非常的珍貴,因此決定轉台與否&網路連結點擊率的生死會在於電視畫面音效&文章標題圖片是否能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吸引到視聽眾的興趣。我們這個世代對媒體&內容農場的刻板印象就是腥羶色,血腥暴力、醜聞緋聞&情色內容佔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一個大宗,就是恐懼。

將注意力快速移轉到潛在危險是我們的生物本能之一,因此媒體提供恐懼、衝突&危險的資訊內容可以很有效率地得到收視率&點擊率。台灣人從小被扣分扣怕了,關於「你不夠好」的這類資訊就非常的容易傳播。

「五個新手家長該注意的致命錯誤」、「六個準考生容易忽略的陷阱」、「七種管理者都可能做錯的決策」、「八個四十歲之前該完成的目標」、「九個創業者常看不到的迷失」、「十個現代人不可不知道的理財知識」。我們這一代每天都接收的許多資訊告訴我們我們什麼不知道、什麼做得不夠好、又犯了多少自己不知道的錯誤、有哪些書沒有看、有什麼目標還沒達到。我們每天都在跟朋友們彼此告知,我們的生活過的不好、我們的社會不好、我們的政府不好、我們做的不好、「我們」=不好。

我們這世代的挫折、焦慮、壓力多半就這樣來的,彼此之間不斷地扣分&自我貶低。欣賞彼此已完成的成就會被白眼,因為要看著未來,任何完成的目標都是過去,我們永遠不夠好,所以每個人都好辛苦、好煩、好累。不論一個人有多少成就,他的任何過往錯誤都可以被拿出來作價值批判,在這個人身上扣分。不論一個人幫助了多少人,他過去的傻事錯事都會被拿出來否定他。

我不知道你們長大的社會風氣會是怎樣,希望你們平常多作一些紀錄,讓你們在沮喪&沒有能量的時候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可以看到自己的progress,你們越來越大,我不可能像是現在這樣每天觀察追蹤你們的進度,我當然希望能一直當你們的啦啦隊,但那不切實際,我希望你們自己能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有個日誌可以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來源。人生是不斷的累積,當然有很多挫敗,但成長&小成果也都是一直在增加的,不需要用扣分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命。

愛你們

老猴子

為什麼稱呼你們猴子

猴子們,

今天去參加老師講習的時候,老師聽到我稱呼你們猴子覺得有趣,問我為什麼稱呼你們猴子,當時我忙著追你們沒有回答,回家後想寫下來跟你們交代一下。

在一號出生之前,我看了一系列靈長類的生態紀錄片,對於其中描述母猴會陪伴小猴子到五歲為止這部份印象深刻,母猴會在五歲之前慢慢地放寬小猴子的玩耍打鬥尺度,但會在旁邊觀察,只要小猴子被欺負到快不行了,才會去救小猴子,在這之前則是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小猴子與其他的大猴子們直接互動,學習團體中的規則&習慣。

所以像是一號平常在操場跟大孩子玩的時候,如果被欺負了,我也不太會去介入,頂多去抱著一號安撫他,等他哭完跟他聊剛才的狀況,討論之後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再一起牽手回家。

在準備當家長的過程,讀了一些腦部發展的資訊,覺得直接把你們當作動物來看待比較單純,目前台灣的氛圍對動物有時候比對孩子寬容些,把你們當作猴子看待,我覺得我會更有耐心、更能接受你們的許多行為、對你們的尺度會更寬。也是因為把你們當猴子看待了,我也希望能像母猴子一樣,全心陪伴你們到你們滿五歲。

昨天幼稚園通知一號可以提前去念了,我其實不想讓一號去,我覺得太早了,我還沒上班其實不需要馬上送一號去,同時二號接下來就沒有小孩子陪伴了。但問了一號的意見,一號確定想去學校過團體生活,我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10/08

解決osx在smb效率低的可能方法

Apple放棄繼續開發AFP了...

# sudo -s
# echo "[default]" > /etc/nsmb.conf
# echo signing_required=no >> /etc/nsmb.conf

2016/09/27

讀書心得:讓小孩當小孩

猴子們,

讀到fatherly.com介紹的書「Erika Christakis寫的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Little: What Preschoolers Really Need From Grownups 」,書中認為學前教育不論有沒有上幼稚園重點只有三個:真實、關心&關係,覺得挺有趣,跟你們分享一下重點整理。

「環境是最重要的課程內容」
作者認為目前的教育系統主要是服務家長想為孩子做好萬全準備的需求,忽視了孩子天生的學習本能,對學前教育的孩子來說幼稚園是一個無聊、高壓、不好玩、讓人困惑、需要討好他人、缺乏活動的環境。

解決方法?少一點教學,多一點自主學習。教師的作用轉化為回答問題&引導方向,僅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提供所需要的知識&資源。教學者需要建構開放的系統骨幹&環境讓學生可以多方面探索,鼓勵好奇心,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成為自學者。

「好的學前機構怎麼做?」
挑選學前機構的時候需要自問,機構可以做哪些事情來經營上述的學習環境?該有哪些特性才能讓孩子更成功地發展成自學者?

- 鼓勵雙向對話:老師們該多鼓勵孩子們發起開放,由孩子主導方向的對話,除了滋潤孩子的好奇心之外,還可以促發孩子的反省&語言能力。

- 從小問題延伸對話:當孩子問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加入更深入的資訊&寬廣的邏輯關係,不論是人&環境的關係、政治權力、民主發展、經濟資源等皆可。

- 讓他們多玩耍:孩子需要在沒有任何遊戲規則的玩耍過程中學習社交&情緒技能,例如妥協、合作、彼此教育。

- 專注在可轉移技能:讓孩子多發展跨領域&學科都需要的技能,如:研究、觀察、紀錄、分析、溝通等。

「家長可做些什麼?」

- 不要太執著一些可放在facebook或跟他人說嘴的學習成果:當才藝作品是由孩子的興趣發展而成的才有意義,專注在孩子的興趣、創意&發展,給他們粗糙的素材&寬廣的空間發揮,不要跟風。

- 觀察自己的孩子:家長需要細心長時間的觀察才能注意到孩子對什麼東西有興趣,協助發展學習計畫&取得資源,實際參與比背誦&記憶有趣多了。

- 幫助老師:當老師們過得好,孩子就可以過得更好。當老師戰戰競兢地需要面對學校系統、家長&學生,擔心工作、薪資&生活,就很難用心去照顧孩子。家長們可以協助老師們的課後活動,在公共領域支持老師們,讓老師有更多力量可以教育孩子。

- 讓孩子自由:小孩下課後想做學校中沒有機會進行的活動,就讓他們去做。讓他們去戶外任意地玩,如果家長不在場更好,如果小孩年紀還太小,讓大一點的孩子帶著他們一起玩,課堂外的環境跟課堂中的環境一樣重要。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9/24

distractions

猴子們,

就我自己的經驗裡,做決定的時候「捨去」是比較簡單的作法,將選項排列開之後依照直覺,將會皺眉頭的、不願意全力付出的、有負面感覺的都放到排除那一堆,通常剩下的選項都只有一兩個。

在有家庭之前,由於責任負擔少,有比較多的自由可以去搜集嘗試不同的選項。但隨著年紀增長體力變差、事務多而剩下的空閑時間少、機會成本增加,就需要定期的去清理,身邊哪些東西是 distractions,常見的有:
  • 好像有點有趣
  • 或許可以試試看
  • 參考看看
  • 有或許不錯
  • 好像應該要...
  • 未來可能可以嘗試...
在學習探索的過程,如果可專注在你們當下有感覺的事情上,同時定期刪去上列可能會分散你們注意力的事務,可以幫助你們花少一點時間找到自己。當你們開始對自己有比較多的了解,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想做什麼,往後人生中做取捨的決定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最近幾個星期,因為三號我開始找收入,在幾個不同性質的工作&專案之間游移,思考著我的決定對於我們家的生活型態會有哪些影響,把自己的顧慮&想法跟幾個信任的長輩聊過之後,對於要做的決定就寬心多,接下來要走的路不論成功失敗,都會繼續找出路前進。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9/23

新港文教基金會 - 社區發展

組織

合作單位:
  • 奉天宮
  • 台塑集團基金會
  • 文化資產局
  • 雲林科技大學

活動:
  • 國際社區藝術節
  • 台日無形文化資產交流展:雲科大策展
  • 環境綠化、環境教育、自然農、健康飲食、服務香客
  • 設計小旅行:行銷社區
  • 懷夢卡
  • 繪畫比賽
  • 英文營隊
  • 圖書推廣
    • 個人&商家認領新港閱讀館期刊訂閱
    • DVD
    • 兒童陪伴區
    • 神奇故事屋
  • 文教小義工
  • 相信工程(自2013)
    • 陪讀60位國中小學生
    • 費用一年100-200萬

基金會工作重點:
  • 基金會內人才培育
  • 地區永續發展
  • 取捨工作項目,重整累積社會價值
  • 資源調查
    • 社區特色
    • 媒合不同類型團隊進駐
    • 以村內長輩的生命體驗為主體做新創作
捐款方式
  • 方便捐款 (一年扣款兩次)
  • 會友捐款,不定期
  • 會員卡:在特約商店有折扣,特約商店在刊物上廣告

基督教救助協會 - 陪讀班

執行組織

  • 基督教救助協會
    • 1919服務中心合力設置211陪讀班 (始於2004)
    • 資助2860國中小學
      • 國小每月1200
      • 國中每月2000
    • 教師鐘點費、教材、文具、餐點(每月300)
    • 2011成立1919食物銀行 www.ccra.org.tw
    • 2016執行狀態
      • 國小班179班
      • 國中班62班
      • 多元才藝77搬
      • 總預算5643萬
    • 夏忠堅牧師的電影公司
      • 環台單車的紀錄片
      • 楊中天
合作單位
  • 教會
  • 地方政府

贊助單位
  • 美國運通
  • DLC直銷
執行方式
  • 行銷
    • 發行救助月刊,刊登個案故事
    • 回報每個專案募款進度
      • 愛走動
      • 陪讀計畫
      • 食物銀行
      • 災難救助訓練
      • 一般行政
    • 收支進度
    • 義工活動資訊
  • 讓學長姐當志工老師
  • 捐款方式
    • 手機捐款(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
    • 台新銀行ACH定期定額轉帳代繳
    • 支票
    • 現金
    • 網路捐贈
    • ATM捐贈 台新&富邦
    • 銀行匯款
    • 全家捐款

2016/09/05

受顧客喜愛的十個特質

猴子們,

看到有個餐廳服務員寫的"受顧客喜愛的十個特質",覺得這篇文章跟我自己努力的目標很接近,翻譯給你們參考。

1. 隨和:不刻意討好他人,對他人沒有特別的期待,對自我有安全感
2. 讓別人自在的做自己:讓別人有安全感地表現&表達自己
3. 聆聽:有能力解讀他人話中的情緒、背景、衝突
4. 拒絕對別人有不尊重的言行:眾人在取笑嘲弄某些對象的時候,拒絕參與&回應
5. 自己搞砸自己處理:犯錯的時候,承擔後果&處理問題
6. 自在做自己:喜歡自己,對自己的存在感覺自在
7. 溫暖的能量來源:讓別人覺得溫暖&受歡迎,別人在他身邊會覺得舒服
8. 對別人沒有期待:不會為了得到某些回報而作出特別的事情,不試探&操控他人
9. 真誠:不裝扮、不做作
10. 喜歡與人互動,理解人性:用心照料才能維持美麗的花園,別人可能會對自己做出不美好的言行,但我們不需要因此變得憤世忌俗、無理、刻薄,照顧保護好自己的心靈,讓自己成為美麗的。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29

沒有人陪一號玩

猴子們,

今天晚上一號拿著掌上動物跟我玩,由於媽媽回來了,我開始看自己的東西,媽媽抱著二號先去睡覺,一號就追著我玩,玩了一陣子之後,我覺得煩了,大聲的跟一號說「我想要看東西了!!」,一號馬上跑走,站在五公尺遠的地方停下來,很傷心地看著我,後來跑去跟媽媽睡覺。

媽媽後來跟我說,一號到房間找她的時候,跟媽媽講「都沒有人陪我玩,我想要用動物咬人啊」,媽媽請一號到床上玩,咬媽媽一陣子後就睡著了。

到現在我喉嚨已經沙啞了,今天你們一直玩到吵架,要你們不搶東西,不打架,不要亂跑,叫到喉嚨痛。我知道一好希望我能多陪他玩,我做得還不夠,陪一號的時候,二號覺得被冷落了會吵,陪二號,一號又在旁邊很哀怨地徘徊。

因為二號頭骨還有危險,還不確定會不會讓他去幼稚園,所以一號比較委屈,沒讓你去幼稚園,待在家中陪二號。每次看到一號抱怨沒有人一起玩的時候,我都很有罪惡感,也在想如果讓一號去幼稚園會怎樣。

我擔心一號去幼稚園之後,我還是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二號想玩的東西,我也沒有精神整天陪伴他一起做,當你們兩個都在家中的時候,我沒有什麼生產力,感覺還說得過去,如果一號去幼稚園後,我的進度還很慢,就沒有藉口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23

承諾

猴子們,

因為我腦子比較單純,能夠運作的邏輯模式沒有太多例外,從第一份工作就開始跟歐亞美各國公司來往,面對不同國家對於承諾的底線差異,我開始讓自己習慣用比較謹慎的標準行事。相對於其他的業務在交期、規格&價格上會保留灰色地帶,我不會承諾較早的交期、沒辦法滿足的規格&模糊的價格,我覺得拿到訂單之後不斷地延後交期、降低規格是很累&破壞信用的事情,過高的價格讓客戶殺價浪費彼此時間,而過低的價格累積業績實際是在傷害公司。

當然不是每個客戶都喜歡這樣,尤其在我後來到服務台灣客戶的工作,許多客戶在剛接觸我的時候認為我能力差、不容易溝通、權力不足等,直到累積一兩年的信任之後,比較多客戶知道我告知的條件就是公司能給的最好的規格&價格,工作上幾乎也很少有討價還價的狀況,我說了,客戶通常就信了,當然,還是有一些客戶覺得我不容易溝通、權力不足,喜歡直接跟我的主管談。

在東方社會的日常溝通,會避免直接拒絕,使用迂迴隱晦的說法婉拒,而西方的商業&職場溝通,有時候也會有些軟釘子&客套的空心承諾。我不喜歡別人這樣對我,因此也避免使用這些話素。

當我說「我會參考看看」、「我考慮一下」、「我再比較一下」,表示我真的將對方提出的方案列入選擇之中,而且會投入時間研究而做出選擇。當朋友推薦我音樂、電影、書本、工具、餐廳、遊樂地點、活動、工作技巧等,當我說「我再研究看看」就表示我會花時間了解,並且在稍後會跟朋友回報心得,只要我沒有拒絕的,就表示這件事會加入我的待辦清單或行事曆。

所以當我確定我不會加入待辦清單或行事曆中的項目,會明確清楚地跟朋友解釋我可能沒有興趣、認為不適合、沒有時間能力或資源來執行朋友們的推薦人事物。我覺得這對得起我的良心,是負責的表現,但對於多數的人來說,我“拒絕”了他們,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

我現在滿三十六歲了,還搞不清楚該怎麼拿捏,做業務工作有一段時間,聽過不同文化的軟釘子&客套話,我不喜歡那樣被對待,因此要自己說出敷衍的空話,我覺得好掙扎。

希望你們長大能做得比我更好,愛你們。

老猴子

懲罰對犯錯的人沒幫助

猴子們,

跟你們相處了這四年,慢慢地開始相信,懲罰對於犯錯的人沒有幫助,溝通跟引導才有用,懲罰是滿足&嚇阻其他沒有犯錯的人,屬於公關&政治手法。

在你們狀況許可(沒有餓、類、情緒不佳),標準合理(沒有超過你們的認知、肢體能力),願意等你們(不能用大人的速度來要求你們),溫和地跟你們說(不要給你們壓力&嚇到你們),說真的沒有什麼事情你們不會配合。

也想到自己工作觀察&看剛接管理職的朋友們,有些主管一開始的心態就將員工設定為會打混、惹麻煩、搞小動作的敵人,就像是一些家長面對子女就用不聽話、愛搗蛋、懶散等標籤看待,就很難反省到自己的指令或許對於新員工不夠清楚,要求的標準超乎公司資源&員工能力,給予的時間不合理,口氣態度不恰當...

同樣的,我不太相信懲處能讓犯錯的員工未來做得更好,懲處的執行目的大概是讓客戶、其他員工&股東看,能改善的員工就讓他們有更多空間&資源成長,沒辦法改善的員工如果公司可以負擔更好的員工就資遣,如果沒有錢負擔更好的員工就該降低標準。

我長大的過程中,社會在電視劇&民間所傳播的價值觀是吃苦就能出頭,加上多數的男性在義務役的階段思想訓練教育著「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磨練」,讓許多台灣人習慣性地接受不合理的要求,同時不覺得有資格在體系中要求更好的待遇,畢竟電視演的劇情是,離職自己當老闆就出頭了,在之前什麼都忍才是正確的。

當一個公司開了三萬的待遇,對員工該有理性的期待,能力&態度都是,可惜到我們這個年代社會上還是普遍覺得雇主給員工工作就已經是「恩惠」,對於員工能力&態度的不滿都會認為是員工的不對,卻不願意花更高的薪資來雇用更好的人力。

在我自己規劃團隊人力的時候,說真的我覺得用目前的人力品質,沒有六萬找不到可以用的團隊成員,畢竟我沒有資源去一個一個訓練,如果我需要用即刻可上線的專業工作者,沒有六萬到十萬,我不認為我可以留的住人。

台灣消費者對於服務品質要求的無限上綱是另外一個問題,認為商家提供的服務該像歐美日一線商家那樣細緻專業,即便支付的消費金額明明是少少的。

我覺得每個人都知道有多少營運收入,就只能維持支付更低金額的營運成本,不同的消費金額,能提出的合理要求是不同的,當更多台灣消費者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商家敢更直接拒絕消費者不合理的期待&要求,就不需要把奧客造成的成本增加,轉到員工工作量&降低品質標準,台灣勞動條件提升,優質的專業人力才有存活的空間。

我覺得消費者願意花比較高的金額在哪裡,那些服務才有機會提高品質,支付的金額高過平均水準,提出更高的要求才比較站得住腳。經營者給予更好的薪資福利待遇,才能要求團隊成員表現超乎平均水準。不然烏龜打鐵槌,消費者跟商家有不合理要求,雇主對勞動者有不合理要求,有了這樣的社會風氣,大家自然而然地累得要死,也氣得要死,沒有人開心。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8/16

道德

猴子們,

我自己喜歡對於「道德」的理論

道德有很多種模組,可以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是個人自我修煉的規範,挑選的生活方式,實踐之並提升自我,進而他人因欣賞而仿之,是對社會有益的。

同時,用道德來包裝行銷自我、以罪惡感制約、批判、情緒勒索&甚至懲罰他人,對自己&他人的益處很小,通常傷害比較大。

所以,我喜歡的烹調味道,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如果別人也喜歡這個味道,交流是愉快的。當我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否定批判他人等,這就是蠻無聊的事。

同樣的,我對生活、工作、家庭、宗教、政治的想法,如果拿來影響&說服他人,也是很不必要的行為,拿來「懲罰」不符合標準的他人,就更可笑了。

我可以持續的去發掘、學習不一樣的烹調味道,自己的偏好&標準也會持續的變動,我不需要去定調什麼是「正確」或「完美」,有一個追隨的輪廓即可。所以我也不需要去跟他人討論爭論是否「正確」或「完美」。

因為我選擇的這種理論,對於私刑&非法正義是不認同的。我當然很多時候會想揍人、會希望有些人受到逞罰,但我希望我能成為目標中更理想的自己,不要去揍人,放下這些執著,當別人沒有違法,我該做的事情是去探討法律遊戲規則是否需要調整,再來就是讓自己做得更好,期望能對他人有正面的影響即可。

愛你們

大猴子

2016/08/03

好人

猴子們,

傍晚天黑去操場投球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一陣子沒碰到的高中生,聊天知道他剛申請到大學,因為是私立大學的商學院,說的時候有點自卑,對未來有點恐懼。

在球場互動三四年了,對他的性格知道一點,所以我問了他。

"如果今天你爸準備拿五千萬創業,需要招募員工,要你從認識的人之中找一找...


  • 平常打球會惡意犯規的你會推薦嗎?
  • 打球愛挑隊友的人你會推薦嗎?
  • 不傳球的人你會推薦嗎?
  • 愛怪罪隊友的人你會推薦嗎?
  • 打球容易動怒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對男女朋友不忠的人你會推薦嗎?
  • 與人互動沒有基本尊重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搞小團體的人你會推薦嗎?
  • 會霸凌他人的人你會推薦嗎?
  • 狗腿的人你會推薦嗎?
  • 勢利眼的人你會推薦嗎?
  • 死不認錯的人你會推薦嗎?
  • 自私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對朋友家人小氣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道人長短的人你會推薦嗎?
  • 小組報告常缺席遲到的人你會推薦嗎?
  • 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你會推薦嗎?
  • 喜歡佔小便宜的人你會推薦嗎?
  • 團體工作打混的人你會推薦嗎?
  • 欠錢不還的人你會推薦嗎?
  • 挪用公費的人你會推薦嗎?
  • 作業常遲交的人你會推薦嗎?
  • 考試作弊的人你會推薦嗎?


如果沒有以上問題,能力夠,你會推薦嗎?

那你知道你在你的朋友心中,有多特別了嗎?"

找工作、找合作夥伴等,當我們閉上眼睛開始想人選,大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找能力最傑出的,而是找品格正直的好人,人們的能力差異通常不會太大,好人卻很稀有。

其實我不太想這麼說,這讓品格顯得廉價,但在功利的社會中,當一個好人反而成為競爭力的一個特質。

聊一聊這學生感覺對未來比較有期待,我想我也做了該做的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7/24

羞羞臉

猴子們,

有時候跟一號看電影或者演唱會,裡面女生穿得比較少的時候,一號會說「都沒有穿衣服」、「都脫光光」、「羞羞臉」,我知道這是大人教的,一號現在快滿四歲,我的回應大概是「這也是衣服」、「這是表演」、「為什麼你要管別人穿什麼呢?」。

我想在一號現在這個年紀,可能對什麼是「羞羞臉」都還沒有概念。看過一些定義,覺得蠻好的。

shame 羞恥:覺得自己本身不好
guilt 罪惡感:因為自己做了些什麼不好的事
embarrassed 不好意思:在社會建議範圍之外,容許範圍之內

shame跟 guilt都是社會控制的一部份,而 shame有傷害性,不論是外加的或者自我產生的羞恥,都是將自我評價扣分,認為自己不夠好,比較劣等,屬於自我認定,是無法改變&補救的。

中文的「羞羞臉」同時希望讓其他人感到 shame羞恥跟 guilt罪惡感,社會中要讓穿得比較少的女性感到羞恥&罪惡感,這是歷史悠久的控制,我不希望你們成為共犯,所以我想讓你們去思考,別人穿得少,有什麼不好?為什麼我們需要去管呢?為什麼我們介意?

傍晚的時候,有個國小的哥哥跟一號開玩笑,說一號雞雞可能髒髒的,一號直覺就是在操場掏出雞雞給哥哥看證明自己的雞雞是乾淨的,當一號伸手往褲子裡面動作的時候,國小的哥哥馬上尖叫「不可以」,一號不懂為什麼不可以,但也就停了,我在旁邊也沒說什麼。我覺得在一號現在這個年紀,不需要對這件事情有太多記憶,也不需要有特殊的評價,對一號來說,拿雞雞給人看,跟張開嘴巴給人看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現在這個階段,我也就不急著跟一號解釋太多了。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7/12

二號長不大

猴子們,

二號吃很多,大很多,但就是不怎麼長。下午姑姑帶著一號去彰化玩,看太陽大,帶著二號到操場去走走。二號在操場沒穿鞋子,一個人到處亂跑,我坐在草皮上距離十幾公尺看他跑,在操場運動的長輩們有些會跟二號玩,有些家長原本抱著兩三歲的小孩,看到更小的小孩都自己在跑來跑去了,也就把小孩放下來讓他們跑。

二號到處跑,跟一號以前一樣,距離比較遠的時候,轉頭看看我笑一笑,又繼續探索不同的區域,有時候跑回來抱我,或者坐在我身上,把我壓倒,坐在我胸口,雙手抓著我的頭親我,這些事二號以後大概不會有什麼印象,我應該會記很久。

一號已經是會表達情緒、需求&找解決方法的小朋友了,會跟媽媽&奶奶吵架,讓他們氣得要死,一號對我的原則跟底線很清楚,蠻容易取得共識,這一點我覺得蠻驕傲的。二號現在動手打一號,一號也會用講的抗議,不會反射性的反手,不然一號的力氣很大,真的要打二號的話,二號一定很慘。

媽媽說一號吃軟不吃硬,二號則是比較怕壞人,我想你們到長大成人,個性還會持續地發展,就不太想給你們貼標籤,把你們當人來看待&對待,這樣吧。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6/19

OS X 錯誤訊息除錯

-1407 在複製檔案失敗的時候出現

# sudo chflags -R nouchg {#資料夾名稱}
更多參數說明 , 參考(二)

檢查硬碟Smart狀況


列出目前mount的硬碟有哪些

# df
# diskutil list
# iostat
用brew 安裝smartmonitor
# brew install smartmontools

看硬碟的smart狀態

# smartctl -a {#硬碟代碼}





2016/06/17

Solaris 11筆記

11.3 官方小抄

安裝後設定

中文相容性設定  

https://docs.oracle.com/cd/E23824_01/html/E26033/glmen.html#glmep

安裝中文locale

# pkg change-facet facet.locale.zh=True

代碼清單

                ZH_CN                    zh_CN.UTF-8
                ZH_CN.UTF-8              zh_CN.UTF-8
                ZH_HK                    zh_HK.UTF-8
                ZH_HK.UTF-8              zh_HK.UTF-8
                ZH_SG                    zh_SG.UTF-8
                ZH_SG.UTF-8              zh_SG.UTF-8
                ZH_TW                    zh_TW.UTF-8
                ZH_TW.UTF-8              zh_TW.UTF-8
                Zh_CN                    zh_CN.GB18030
                Zh_CN.GB18030            zh_CN.GB18030
                Zh_TW                    zh_TW.BIG5
                Zh_TW.big5               zh_TW.BIG5

更改系統預設locale

# svccfg -s svc:/system/environment:init setprop environment/LANG = astring: \
zh_TW.UTF-8

重啟locale service

# svcadm refresh svc:/system/environment

檢查locale service狀態

# svccfg -s svc:/system/environment:init listprop environment/LANG

** Gnome只支援utf-8的locale

Jumbo Frames

# dladm set-linkprop -p mtu-9000 net0

link aggregation

Trunk跟DLMP比較
LACP Trunk aggregation
# dladm create-aggr -L active -l net0 -l net1 aggr0
# ipadm create-ip aggr0
# ipadm create-addr -T dhcp aggr0/v4
# ipadm create-addr -T addrconf aggr0/addrv6

AFP - 使用napp it的extension安裝

wget -O - www.napp-it.org/afp  | perl

Pydio 使用napp it的extension安裝

基本操作

顯示ip資訊

# ipadm show-addr

列出網路卡

# dladm show-phys

VNC

# su 使用root身份
# vncserver 開啟服務
# vncserver -kill :1 關閉第一個服務
參考

Netatalk

下載網址:http://www.blastwave.org/
Libgcrypt:https://www.opencsw.org/packages/CSWlibgcrypt20/
tar xzf netatalk-3.1.8.tar.gz
    cd netatalk-3.1.8
    ./configure  --without-ddp --with-init-style=solaris --prefix=/usr/local/netatalk-3.1.8
    make
    sudo -s     
    install  
參考來源

阻擋特定國家的IP來源
https://www.eavictor.com/geoip/

錯誤排除

unable to qualify my own domain name

可以直接關閉mail service
# svcadm stop sendmail
# svcadm disable sendmail
之後需要用的時候再 enable & start


smartctl安裝


pkgadd -d http://get.opencsw.org/now
/opt/csw/bin/pkgutil -U
/opt/csw/bin/pkgutil -y -i smartmontools 
/usr/sbin/pkgchk -L CSWsmartmontools # list files
參考


pkg update -u 失敗


pkg change-facet facet.version-lock.consolidation/sunpro/sunpro-incorporation=false
參考來源

2016/06/15

Solaris ZFS 筆記

待確認之問題

    • liveCD format root drive & mirror
  • SMB可以在單一個Pool中限制存取上限嗎?
  • 將既有pools drives搬到新硬體方式&注意事項
    • export/import
  • 雙 Lan設定方式
  • afp service 給 time machine用
  • 線的長度
  • 網路卡驅動程式

軟體安裝

使用隨身碟安裝

  • 選擇 Oracle Solaris 11.3 Live Media 將bootable image存在usb上,可直接run
Making usb bootable for Solaris from Windows. format usb FAT (not FAT32 OR NTFS) Go Oracle Solaris 11.3 Downloads - Installation from CD/DVD or USB and download x86 usb live media Go to Tools for OSForensics - ImageUSB - Write an image to multiple USB Flash Drives an download imageusb Install imageusb software When open Step 1 choose the usb unit you want make bootable Step 2 SELECT THE ACTION TO BE PERFOMED. Choose option WRITE TO USB DRIVE Step 3 SELECT THE IMAGE. when browse to find file image choose the extension option ALL FILES to find your file with extension *.usb Step 4 click WRITE and wait until the process finish. Thats it. reboot the computer and if everything went ok you are done.
  • 可能的話,用一個獨立的硬碟安裝系統,獨立的pool
  • JBOD模式的時候開啟cache
  • 不要跟UFS混用,救援時候會比較麻煩
  • 建議40個device搭配一個hot spare
  • 每星期定期執行 zpool scrub來維持資料完整性
  • 更換drive或減少redundency 之前執行zpool scrub檢查
  • 可使用SSD當cache device提升讀取效率或log device來提升寫入效率
  • log device要用小一點的pool效率比較好
  • 更新控制器的BIOS或韌體可能會造成問題
  • Root pool要用VTOC label,避免用EFI label

建立 zpool

zpool create  {#pool name} mirror c3t1d0 c3t2d0

增加 mirror vdev

zpool create  {#pool name} mirror c3t3d0 c3t4d0

設定pool自動expand

zpool set autoexpand=on {#poolname}
往後替換硬碟的時候換成更大的硬碟,容量會自動增加,預設是關閉的。

列舉清單

zpool list

顯示狀態

zpool status {#pool name} 
zpool status {#pool name} -x 顯示錯誤的pool
zpool status {#pool name} -v 顯示所有的pool資訊 

硬體錯誤時

zpool clear {#pool name} {#device id} 清除單一錯誤硬碟的錯誤訊息
zpool clear {#pool name} 清除所有硬碟的錯誤訊息

替換硬碟

zpool replace {#pool name} {#device id of faulty drive} {#device id of new drive}後者換前者
zpool replace {#pool name} {#device id of faulty drive} 自動找可用的硬碟來替換錯誤硬碟
hot spare等更多狀況之指令

網路分享

設定pool的特性
zfs set casesensitivity=mixed -o nbmand=on {#pool name}
smb分享 很清楚的一篇文章
smb分享 官方文件  
安裝SMB service
pkg install service/file-system/smb
指定分享名稱
zfs set share=name={#share name},path={#pool path},prot=smb {#pool name} 
 
開啟smb分享
zfs set sharesmb=on {#pool name} 
啟用smb服務
svcadm enable -r smb/server 
啟用idmapsvcadm enable idmap
svcadm enable smb/client 
加入windows群組 WORKGROUP 
smbadm join -w {#workgroup-name} 
修改 /etc/pam.conf檔案,在最後一行加入
other password required pam_smb_passwd.so.1 nowarn

查看分享狀態
smbadm show-shares {#machine name} 
zfs get sharesmb {#poll name}
sharectl get smb

啟用使用者
smbadm enable-user {#user name}
  


mount 外部 smb
 

Mount NTFS磁碟區

參考資料:
方法一:使用 FSWpart與 FSWfsmisc 

下載位置 ftp://ftp.sun.drydog.com/pub/solaris/

解壓縮&安裝(root)
# tar -zxvf FSWpart.tar.gz 
# tar -zxvf FSWfsmisc.tar.gz 
# pkgadd -d . FSWpart 
# pkgadd -d . FSWfsmisc 
衝突檔案選擇 yes
 
列出可用partition
# iostat -En 
 
建立資料夾,接著mount 
# mkdir /mnt/d 
# mount -F ntfs /dev/dsk/c5t0d0p3 /mnt/d   
 
將mount target加入到 /dev/dsk中
/dev/dsk/c5t0d0p2 - /mnt/c ntfs - yes - 
/dev/dsk/c5t0d0p3 - /mnt/d ntfs - yes -


硬體預設配置

  • 64bit cpu
  • 16g ram (15g for ZFS chache)
  • LSI 9211-8i 採用IT韌體,預設JBOD,軟體RAIDZ
  • 26AWG線材

Pools 規劃:

  • Garbage pool: media files, temp exchange (old hard drives)
  • Secure Pool: important backup (mirrored vDevs)
    • Time Machine for each Mac

參考資料

ZFS Terms

主機板選項:

Supermicro X10SL7-F
i3 4260 $4,000
Xeon E3 1200 $ 5,00
DDR3 ECC 1600 8G * 2

電源規劃

APC AP7750 讓兩台UPS供電給電腦,其中一台UPS掛了會自動切換。替換UPS電池也不會影響伺服器、Switch等工作
APC SMT1500RM2UTW $14,000 可搭網路控制卡 APC AP9630 $6,000

硬碟購買:


2016/05/21

我想做得更好

猴子們,

最近發現自己沒辦法在電腦前面好好的打一些字,就算有其他人看著你們,我的耳朵也隨時聽著你們兩個的聲音,二號現在會到處亂跑拿東西,又是脾氣很大的階段,其他人威脅你們的方式都是說「爸爸會罵喔」、「叫爸爸來喔」,我大概都是在待命的狀態,另外還要注意你們是不是亂拿東西、跌倒、打架。現在媽媽帶著你們兩個睡覺,明天媽媽在家我不需要早起,就戴上耳機跟你們留一些文字吧。

二號今天晚餐很堅持要自己拿湯匙吃飯,奶奶要餵還發脾氣大哭,自己拿了一口放到嘴裡面之後笑得好得意。二號現在很會爭,這陣子可能是因為感冒不舒服,特別需要人抱,今天晚上媽媽的腿輪流讓你們當溜滑梯的時候,只要換哥哥坐上了,二號就會倒在地上大哭發脾氣,而哥哥也會讓二號,說自己坐一下就好。

二號發脾氣的方式大概會整個人癱坐在地上,用力拍地板,然後用手推著地板屁股往後扭持續倒車。如果是抱著的時候就會整個人往後躺,讓我們很難抱住,一直扭著要下去,但放手讓二號自己下去之後又會用前者的模式繼續鬧。二號生氣的時候會推人打人,平常奶奶餵二號吃飯都會打二號的手,一號也被打習慣了,所以兩個人看到奶奶打人都沒什麼特別的反應,我猜你們兩個也都不覺得痛了。我很介意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兩個覺得打人手沒什麼不好,平常你們也這樣對彼此,甚至對其他人,會打媽媽&其他小朋友。

一號現在做了我們不允許的事情之後如果被兇,馬上會說「我不要了」,奶奶教一號只要這樣說我就不會生氣&懲罰,但一號還是會繼續作,常常後來還是被懲罰了。今天一號把牆壁、二號的衣服、板凳等都用畫筆畫得亂七八糟,一號被發現之後趕緊說「我不要了」,我知道一號很清楚一整早所做的都是不被允許的,但他躲到晒衣架後面偷偷地作,我很討厭那樣,因為爺爺奶奶帶一號出去吃糖果或者亂跑的時候,都跟一號說「不要跟爸爸說」、「不要讓爸爸知道」,是爺爺奶奶教一號說謊的。聽了一個早上的「我不要了」當脫罪的說詞,我爆發了,把一號的頭壓在地上,一號害怕地持續的喊著「我不要了!我不要了!」,當時聽到反而更惱怒,對一號吼著「你希望我生氣是不是!?我生氣給你看!!」,要一號去把畫的地方擦乾淨,一號邊哭兩隻手在牆壁上摸著摸著邊轉頭看我,弄了一陣子沒擦什麼東西,我覺得一號在敷衍,又把一號抓起來壓在地上,吼了一些我也記不起來的東西,問一號要吃掉牆壁上的東西嗎?一號還真的跑去吃,吃得嘴巴都是牆壁的油漆灰,我看得覺得過意不去,但怒氣還沒消,後來跟一號說「吃這些油漆會死掉,你想死掉嗎?」,一號聽到想了一下,害怕的說「不要」,後來要一號去吐掉,一號吐了好一陣子,後來自己說要用抹布擦,東弄西弄,能弄乾淨的地方都弄好了,這時候我平靜了,罪惡感也開始跑出來了。

馬上查了一下PTSD,成因之一就是被照護者攻擊,巨大的惶恐降下壓在我整個人身上,我跟一號說我不喜歡自己生氣,我不喜歡這樣壓著一號,一號會很痛,我不喜歡大聲講話,我生氣的時候大聲講話還有那樣壓著一號後來我都會很後悔,我那樣是錯的,我不該那樣子,對不起。一號都沒說什麼,僅能感覺到他的害怕從開始收拾的時候就告一段落了。

我留下這一些紀錄,因為我希望等一號更大的時候,重新回來討論這些事情,對一號造成的心理陰影,我有責任處理。我愛你們,我想做的更好。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5/15

homebrew 安裝 zsh 5.2 無法使用之解決方法

一開始使用homebrew還有自己build都無法使用 zsh 5.2

homebrew使用方式
http://rick.cogley.info/post/use-homebrew-zsh-instead-of-the-osx-default/
自己build的方式
http://filoteo.me/install-zsh-on-mac-without-brew/

在使用者名稱按右鍵指定/usr/local/bin/zsh 當作login shell
也在terminal測試過1)login shell 2)指定位置 /usr/local/bin/zsh

echo $SHELL是/usr/local/bin/zsh
但zsh --version卻還是5.08

參考的文章底下留言也有部分使用者碰到同樣的問題,作者也是無解

[ 自己試出來的解法 ]
用brew doctor測試之後,使用
echo 'export PATH="/usr/local/bin:$PATH"' >> ~/.zshrc
之後就可搞定了

2016/05/14

zsh ZShell筆記

.zshenv 絕對使用
包含其他程式需要的變異數,例如 $PATH, $EDITOR, $PAGER
也可以用$ZDOTDIR來設定ZShell的其他位置

.zshrc 互動 shell控制
使用 setopt跟 unsetopt來設定控制指令
可以讀取 shell modules,設定歷史選項,改變 prompt
設定zle &自動完成
設定 aliases, functions, options, key bindings

.zlogin 在登入時使用,在.zshrc之後
startx. 有些系統在開機後startx 所以不是很常用

.zprofile 基本上跟.zlogin一樣,但在.zshrc之前

.zlogout 通常是清理&重設 terminal

2016/05/08

社會期待&暴力

猴子們,

好久,好久沒給你們寫東西了。

今天是母親節,到現在我不太確定我跟媽媽誰要過父親節誰要過母親節。媽媽現在還是很努力地賺錢,下班後回家都已經很累,也比較沒有心情好好陪我們。平常在網路上看著我的一些女生朋友抱怨他們的老公,在我的角度看起來還挺有趣的,我常會想,這些女生朋友會希望他們的老公待在家中照顧小孩嗎?

前陣子在看Daring Greatly,書中有提到「社會期待」這部份,簡單的說是社會對於各種角色有各種期待,而這些期待的標準有許多是隨著歷史、文化發展&社會變遷累積了許多過時、不合理&衝突矛盾的。例如:女人要照顧家人飲食衛生&情緒、保持家中環境的整潔美觀、溫柔端莊有禮等,即便這個女人有許多的事業野心、能力、視野,上述條件沒有達成,就可以被否定。女人沒生孩子會被追問什麼時候要生,生了之後會被問什麼時候還要生第二個,獨子好可憐,生了兩個小孩之後又被說孩子所受到的注意力被分散了。現在的女人待在家中照顧小孩會被說是沒有自我意識、給小孩不好的榜樣、落伍,出去工作會被說沒有把家庭當重心、犧牲小孩、自私等。女人對小孩溫柔會被說小孩會被慣壞,對小孩嚴厲會被說沒有給予正確的情緒滋養。

對男人當然也有許多的標準,而我這些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一個接著一個失敗:我沒有買房子、沒有買車子、沒有一個說的出口的工作頭銜、沒有能夠支持家庭的收入、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或影響力,我的心態從反抗、自卑、憤怒等到現在慢慢地比較平淡,對我來說,我現在的的世界很小,只有媽媽跟你們,你們會笑嘻嘻的看著我,那就夠了。我只想達到你們對我的期待,我希望現階段能帶著你們玩,可以跟你們說話,你們在我身邊可以有安全感。

這兩天一號在操場都跟其他的小朋友起衝突,前天是一個哥哥跟一號在追逐的時候跳到一號的身上,一號把那個哥哥從身上甩開,那個哥哥摔下來之後拿東西丟一號,後來被他的媽媽帶走。隔天同一個哥哥跟一號拿著東西打來打去的時候,不小心真的打到一號,一號哭得要死,我跑過去要抱一號,一號看起來不是很痛,但非常地生氣,不讓我抱,只是大聲的叫著「回家!!」。我當然覺得很心疼,不知道一號是生氣我沒有懲罰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沒有在那裡保護他,一號當時不讓我抱,我有點心虛、難過、自責。

這幾天也注意到一號比較常打二號,不論是二號要搶位置、搶東西、不聽一號的話,一號有時候用拍的,有時候用推的,有時候拿東西丟。奶奶打你們兩個都是直覺反應地打下去,覺得一號也是這樣對二號。我看到會很生氣,有時候也很想動手,但我需要做到自己常跟你們說的「我們不打人」,所以我需要跟一號保持一點距離,不論是我站遠一些,或者要一號到其他的房間。我希望一號能看到,再怎麼生氣,都可以用講的,把自己不滿的原因說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不高興&不喜歡,不需要動手。今天下午一號又打二號的時候,我問一號「你希望別人打弟弟嗎?如果我打弟弟呢?我打媽媽呢?媽媽打弟弟呢?」,我列舉了一大堆人,一號都搖頭,我跟一號說「我不喜歡任何人打你或弟弟,我們不要打人好不好?」,一號說好。

我不知道一號昨天被打的時候很生氣,是不是因為我一直要求「我們不打人」,相信以一號的力氣,一隻手就可以把那個哥哥推在地上打了,控制情緒、轉換憤怒這些東西我也還在學習,希望我可以給你們更好的示範,等你們大一點我也會教你們一些基本的防身&攻擊技巧,希望你們能了解到人的身體有多脆弱而避免使用武力,而有必要的時候,不論是讓人癱瘓或死亡,也可以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完成,當你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以很輕鬆地殺人或者被殺,應該會更有意識地選擇用文明互重的方式來面對處理衝突。

下午在操場的時候,溜滑梯那邊有個國小學生一個人待著,後來四個國中生走過來圍著他拿東西敲他旁邊的椅子,我的火氣就起來了,站著看著這些國中生想幹嘛,其中一個看到我看著他們一開始還擺著一個不在乎的臉,我在心中想著怎樣才可以不打死這四個,打傷他們之後要怎麼處理,他們幾個彼此看了看講了些話,就離開那個國小學生,到角落去打牌了。我也不想打人,不論是賠償或坐牢,都很麻煩,我希望多陪你們。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2/14

不喜歡餵你們吃飯

猴子們,

在你們喝奶的階段,餵你們喝奶都蠻容易的,時間&量都很固定,你們也都非常的配合。一號開始吃一般食物之後,餵一號吃飯也都很容易,到了後來開始讓奶奶幫忙之後,奶奶因為要煮菜要忙,會先給你們吃點心、糖果,用談條件的方式要你們吃東西,所以你們吃東西的時候也開始討價還價,說要吃一樣東西其實是要吃另外一樣東西,爺爺會在吃飯的時候跟你們玩,你們吃東西會邊叫邊跳,我就開始討厭餵你們吃飯了。

你們都知道我是個蠻死板的人,整天念著「吃飯不玩、吃的東西不玩、玩的東西不吃」,我花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建立你們的生活習慣跟作息,老實說挺累的,被毀掉之後就不想再去碰餵你們吃飯這件事,交給媽媽跟奶奶,所以媽媽早上上班之前還挺辛苦的,需要幫你們準備食物,把你們餵飽之後,再把你們抱上四樓來跟我睡覺。

一號兩歲半就會自己吃飯了,但二號一歲以後開始會開口要我餵飯,剛開始我會要一號自己吃,後來想到一號可能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二號身上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後來一號只要開口要我餵,我一定做完手邊的事之後慢慢地餵一號吃飯。

一號平時就被逼著比一般小孩更獨立,我放著他自己去操場找其他小朋友玩,白天起床後自己爬去找奶奶,我照顧著二號的時候一號都自己一個人在玩。當我開始意識到這些之後對一號覺得有愧疚&不捨,所以一號真的開口要我抱、要我餵吃飯、要我陪他的時候,我盡量快點放下手邊的東西配合,你們是男孩子,我真的不知道你們還願意這樣跟我親暱還剩多久了。

昨晚一號在看書,我走過去想陪著看,一號跟我說「我沒有叫你過來啦」,我有點失落,但還是乖乖的閃旁邊去。一號現在三歲半,伸手要我抱的時候,抓著我的頭親啊親的,我可是很開心的。有時候一號會開口要我陪他,我說在忙要等一下,一號會繼續來纏我,被我兇,我凶完之後都挺心虛的,我不是那種我心中的理想家長,你們該有更好的父親。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2/13

我們不打人

猴子們,

早上你們兩個在床上玩的時候,一號頭撞到二號,二號在哭,我知道一號是不小心的,小聲跟一號說「那樣會痛」。一號忽然就開始很害怕地哭,問一號怎麼了,一號說「你要打我嗎?」我不是很懂,問「我問什麼要打你?」,一號又說了一次「你要打我嗎?」,我問一號「我什麼時候打過你?」一號想一想回答不出來,我又問「誰會打你?」,一號想了一下子回答「阿嬤會打我。」一號還是繼續哭,我跟一號說「我們不打人,我們都不要打人。」抱一下一號,過一陣子一號又開始笑嘻嘻的玩了。

爺爺奶奶那一代打小孩是很平常的事情,到了我這個世代就有比較多的家長選擇不打小孩了。我小時候被在家裡跟在學校都被打很兇,被打到在地上爬著想逃跑拖把還是繼續打,我不希望你們長大的過程有這種回憶。

我一直跟你們說「我們不打人」,我不打人,也希望你們不打人。等你們大一點會教你們搏擊跟摔角,會讓你們知道人體所有脆弱致命的地方,目的是希望你們學會自保,當作運動看待,了解生命有多容易被摧毀之後,懂得學習找尋非暴力的應對方式。

對不起沒有保護好你們,讓你們被打,我會多注意。

愛你們

老猴子

2016/02/07

一號腳受傷了

猴子們,

早上四點的時候高雄有6.1的淺層地震,搖了好久,原本我在前面的床上躺一陣子決定要不要起床,直到媽媽跳起來了要我去幫忙抱一號跑出去,我們才一起到一樓,一號睡得很香被抱到一樓不太高興,就放在一樓嬰兒床上繼續睡覺,二號則是很開心,因為平常四點爬起來都沒有人陪他玩,興奮得很。

媽媽來台灣最怕的就是地震了,碰過幾次大地震都嚇得要死。下午碰到奶奶問奶奶說怎麼睡得那麼好,奶奶說「很冷,懶得跑了」,可能奶奶覺得活夠了吧。

下午騎腳踏車帶著你們兩個到郵局總局去領錢,今天挺冷的,有寒流,我沒有給二號另外穿外套,也沒有給一號穿布鞋,二號坐嬰兒座椅,一號坐後座,就這樣慢慢地騎到郵局。

從郵局回家的路上,經過南投戲院的時候我注意到一號的腳朝著腳踏車的後輪靠近,我覺得這樣危險,怕腳捲進去,不喜歡一號這樣玩,就把一號的腳往旁邊拉開,畢竟我的後輪沒有安全網保護來隔開一號的腳。然後我繼續騎,輪子突然就卡住了,接著一號開始哭,我回頭一看才看到一號的右腳跟拖鞋都卡在輪子&支架中,附近的兩個中學女生衝過來關心,但我頂著一個大光頭他們還是保持著一點距離。

一號驚慌地大哭,我把一號的腳掌拿出來,大概的檢查一下之後,停在原地跟一號說我們要回家清理然後到醫院包紮,一號哭得無法自己,我用兩腳支撐著載著你們兩個的腳踏車站在路上牽著一號的手安撫,一號哭大聲,哭好久。

幾分鐘之後,我牽著一號的手,單手騎車回家,二號一直回頭看,一號邊哭邊發抖。到家之後我大概檢視一下傷口,有被輪子鐵條壓到的破皮,腳跟還有腳踝上方&側邊都有拉扯的瘀青,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又是星期六急診只有菜鳥醫生,我判定應該沒有骨折,比較怕筋跑掉,但今天可能也沒有國術館營業,所以準備先冰敷處理破裂微血管&韌帶微創的出血以消腫。一號聽到冰塊一直哭一直哭,我解釋冰塊冰敷的目的,一號應該也聽不懂,很害怕地繼續一直哭,全身跟雙手都在發抖,我抱著一號希望能讓他比較不害怕,一號還是一直哭一直哭,在我身上睡了幾分鐘後又繼續哭,抱著牽手過了十分鐘之後還是在哭。

奶奶要把一號推到南投醫院急診室看,我想到醫院頂多也只是清除外商&包紮,還是在包起來之前冰敷一下,就把一號放在推車上,腳踝放在另外一張椅子,用塑膠袋裝了一袋冰塊,隔著一條毛巾開始冰敷。冰了幾分鐘之後一號終於說話了,說不喜歡冰塊。問要不要吃飯或喝水,一號都沒興趣,跟一號要等半個小時外科診所營業後再去包紮,問一號要不要先睡,一號說好,就先抱到奶奶房間午睡。

把一號弄上床睡覺之後,帶著二號到四樓睡覺,睡了三個小時起來之後到一號看一號,已經包紮好了坐在椅子上看巧虎。我問一號還會不會痛,一號看著巧虎沒回答我,我不確定一號是不是在對我生氣,就坐在旁邊繼續問等一號回答。一號忽然說「我不會怕痛。」我聽到很難過,一號才三歲,有權利害怕,可以說痛,不需要逞強。想到剛回家的時候一號也不太看我,牽手也沒有回應,不知道是不是生氣我沒有保護好一號,沒有把疼痛終止掉,沒有在第一時間讓不愉快消失,生氣我讓疼痛持續的存在。

一號到現在三歲半了,這是唯一的一次哭這麼久,這麼害怕,我完全沒有辦法幫忙。當然挫折感很大,很心疼,會自責。大概一個月前我扭到左腳不能打球,悶好久了,一號沒辦法到處亂跑應該也會不開心,我也擔心以後打籃球或跑步會不會受影響,要打NBA或參加奧運的機會應該降低許多。但我最擔心的並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我怕一號對我的信任減少了,我怕一號從此不必要的恐懼增加了,怕一號比較不敢去挑戰&嘗試了。

吃晚餐的時候一號跟我說「我很能忍痛」,我跟媽媽都很能忍痛,但這不是三歲這個年紀需要有的能力或特質,陪著一號玩一陣子玩具,餵了一碗飯,到抱上四樓睡覺,一號看起來比較像平常的樣子,會笑會玩會嬉鬧了,原本我還在想說是不要送去收驚。一個月後我們再來做復健的訓練吧:)

愛你們

老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