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機會問金士傑的幾個問題

猴子們,

金老師到南投市來辦講座,現場居然三百多個位置爆滿,在參加前我寫下了幾個問題想知道劇場前輩的觀點,可惜會場有時報周刊的記者抓著麥克風用完了大部分的時間,就用自己的揣測在金的其他言談中拼湊出可能的回答。

「問題1」用詼諧的方式來呈現,會不會讓觀眾邊看邊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內察反省,甚至只記得笑點,失去之後思考的機會?

金士傑認為劇場不該是教堂或教室,不該傳教或授業,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理解,閱讀的時候我可以重複、緩慢地去理解特定部分,可以與人討論後重新回來思考其內容。現場表演的方式對我來說步調太快,我可能需要透過筆記的方式才能記得我有興趣的觀點&邏輯。

「問題2」就以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中,有個問題是角色混淆,把職場的自己帶回家,把面對朋友的自己用到對於另一半,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跟大家分享?

金有提到「洗角色」的重要性,倒是沒有說到技巧,或許這是戲劇工作者本身的修煉之一。

「問題3」如何放下該放下的情緒
金在現場是用反問觀眾來提這一點,僅提到劇中的接受死亡或許就是一個擁抱,一個溫度。我自己的理解是接受,接受不能理解、不想理解、不喜歡的、無法改變的。接受,不再執著,就不會「過敏」了。接受是比較溫和的方式,不需要抗拒,也不需要刻意去遺忘。

「問題4」為什麼要演戲?
現場有一個記者問到編劇、導演、演員的角色金老師最喜歡哪一個,金回答導演最有成就感,但很累,所以是編劇,可以自己好好的寫。導演對於戲的掌握最多,可以控制的最多,但需要面對很多人的鳥事,編劇可以跟音樂家一樣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專心創作,演員賺錢最多,但直接面對觀眾&媒體評論,容易虛榮也容易受傷。

由於金在前半段持續地強調自己對於「俗」這件事的排斥,賺錢俗、穿新衣俗、消費俗。我其實不太理解為什麼金要為了「俗」眾創作&表演,畢竟要去感動人需要用「俗」人能被感動的方式,要去理解「俗」人的腦袋來寫故事,「俗」人的認同能有成就感嗎?畢竟金錢不是追求的考量了。

我猜就如金所回答,演出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透過劇場來實驗&理解哲學,才是有趣的事情,在每一次演出中調整實驗細微的地方,從觀眾的回應反饋得到思考的刺激,這是演出好玩的地方。

「其他心得」

金提到他這次用很寫實的演法,要讓前排觀眾有偷窺的感覺,不讓人感覺到在「表演」。但就我看到的片段來說,其實念台詞的味道還是挺重的,寫實的表現方式我覺得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手法了,BBC的 the office系列就用的非常的兇,我猜金老師比較少看歐美的東西。

金說改編劇本的要點有 1)選擇要素 2)重新組合 3)忠於原作,當然我想這是金個人的偏好,目前的年代對於「忠於原作」倒是寬容許多,在市場中需要與各種內容競爭,爭取到的觀眾很難如過去的年代忠誠、對於內容熟悉、有特定一致的特質。

我直覺想到的是 remix、排版、佈置,都需要為了「預設觀眾」來設計,在他們有興趣、有能力理解的範圍中用對應手法,再加上新奇的變化,大概用7:3的比例來調配,所以去接觸理解市場群眾是很重要的。

在網路上搜尋了一陣子金的歷年受訪,我開始有一種感覺,在接受訪問的過程中,金也在演著一個角色,其實私生活&真實想法金倒是保護地非常的好,把不同環節的界線劃得很清楚,這應該是比較健康、有效率、專業的作法。

我應該不會去看這場戲,可能把書重新找出來看。

大猴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