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的需求

猴子們,

碰到面對面的對談效率不佳,不論是交談、會議討論或者是講座,反省的時候都可以思考一個基本的問題:「對方針對對談的需求是什麼?」,想一下對方與我們進行對談,有什麼期望、設想&想要達成的目的?

[提問]
我們這個年代(1995-2015)有網路討論區,作用在於註冊使用者可以登入討論區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有一部份的使用者看到其他人提出的問題的時候,喜歡請提問者“自己去網路上找答案,自己去研究。”,還有一個流行用詞RTFM(read the fucking manual)。

我們現在有信件、社群網路留言、行動裝置及時訊息等可以溝通,當人們有動力投入時間來打電話或面談,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提問快速地得到答案。人們並不想投入時間去找尋原始資料、看完整的資訊、吸收學習等,所以人與人的對談當中,對方期待的是一個能夠快速理解、傳遞並行動的答案。

交談的時候對方並不需要我們列舉所有的細節證據,只需要我們清楚地導論重點資訊引出可行動的結論,真的要研究細節對方可以用自己的時間看。開會的時候成員並不想將時間花費在聽我們念參考資料,成員可以事先看參考資料,針對需要釐清的地方問問題。參加研討會的時候大家興趣最高的部分通常是報告完畢後的講者互動,如果只想知道講者的報告其實讀一下講者的論文就好了。

[辯證]
除了提出疑問之外,人們參與面對面對談還有一個目的是希望可以對於質疑、不認同、不信任的部分進行挑戰。對於我們所提出的資訊&說法,對方可能有其他預先的觀點、假設、差別資訊,辯證是參與對談的需求之一。

[說]
即便你是講座的講者,還是有八成的機會碰到聽眾知道你不知道的訊息,人們喜歡分享喜歡說,當對方發現到我們遺漏的訊息、觀點、論證過程的時候,人們需要補充。

從這幾個需求可以看到為什麼許多的對話早在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為什麼許多會議讓人感到不耐煩,為什麼強調權威的主管報告會讓團隊感到挫折。各種形式的對談過程中,隨時注意對方是否有足夠的機會發問、質疑&提出說法,到頭來,對談是雙向的。

大猴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