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輕鬆應對公開演說的小技巧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上台感到恐懼,當時不知道眼睛該看哪,只覺得全身不自在,腦子中知道有許多該做的事還有該說的話,但順序結構亂成一堆,現場大家都注視著我,許多鼓勵的眼神反而讓我更僵硬,站在台上就像是被鬼壓床一樣,腦子與身體是脫離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嘴巴與身體像是電影超級慢動作一樣,只希望快點結束回到現實。

當時我十一歲,後來十六歲到美國傻傻地修了英文演說課(連英文都還不太會說)、學生時期主持校內外活動、國際活動翻譯&主持、業務會議、產品發表、教育訓練課程,我已經想不起來上一次上台會覺得不自在是什麼時候了。期間也跟許多因為工作需要公開報告的朋友們交流過心得,不論是面對幾十人會者幾千個來賓,不論情境是致詞、上課、會議報告,有幾個小技巧在此跟各位分享。

1. 提前到場
人對於環境是敏感的,提前到場熟悉場地&設備,開場後會更自在輕鬆。提前到場也讓你有機會跟提早到的來賓&現場人員互動,我通常會先詢問來賓的背景,了解他們想知道些什麼,有那些問題,有那些預設的想法,如此一來進行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心理準備可以將已經互動過的人們,當我的基本聽眾,先對他們說,取得良性互動,慢慢的把更多來賓的注意力集中到內容中,也讓更多來賓可以放心的參與。

2. 健康的心理準備
不用去擔心來賓會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這件事,在這個場地&時間範圍內整個環境都是你的,所有的人都必須也期待你的內容,要牢牢地記住在預定的時間範圍內,整個場子都是你的,你是主角,所有的人都在聽你的聲音。千萬不要去使用想像來賓都是裸體、青蛙或小朋友這種技巧,這些技巧的缺陷在於他們讓你跟來賓切割開了讓你陷入自言自語的狀態,比較建議的方式是把所有的來賓都當你的家人&朋友,而你是來分享一個故事或幾個想法。如果你把來賓當成你的家人與朋友,他們的疑惑並不會讓你慌張,你會熱心地用他們能夠懂得方式重新講解。

3. 開場
最重要的事情是跟大家打招呼,讓大家知道要開始了,確認大家是舒適而且準備好要開始聽你說話了。可能有部分的觀眾不瞭解你的背景,如果有主持人可以幫你開場&介紹背景的話最好,不然就是用簡短的方式,讓大家知道為什麼大家需要相信你,為什麼需要專心聽你說話。在觀眾心中建立足夠的可信度之後,接著可以介紹內容中有那些與聽眾相關的問題,讓聽眾知道內容哪些部分是跟他們相關的,接著告知你報告中的幾個段落,並且訂下Q&A 的時間點&規則,讓每個人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情。

建立可信度的時候,需要注意觀眾的背景,不要過度謙虛,也不能讓觀眾覺得你高高在上有距離感。介紹完整個流程之後,也可以詢問觀眾流程&重點是否有什麼需要調整的,了解是否高估&低估了觀眾的知識程度,內容重點是否為觀眾所關心的,讓觀眾知道你是為了他們來的,接下來的良性互動會更自然。

4. 事先寫好完整的稿子
有時候在台上可能被燈光、噪音、雜念影響,思緒&流程可能會跑掉,甚至忘詞,除了大家常用的段落索引卡之外,完整的稿子還必要的,稿子也必須跟索引卡一樣,依照段落&順序分開,除了重要的引言、數據、證據不會忘記,受環境、觀眾互動、自身健康&情緒影響的狀態下,依舊可以利用稿子當作後備方案,自己或請他人念稿完成演講內容。

5. 事先選擇好哪些內容是可以捨去的
不論是10分鐘的簡短報告或者是90分鐘的演講,不論我們準備多少精彩豐富的內容,聽眾能留下記憶的東西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準備材料的時候,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來決定,現場如果因為觀眾互動、突發狀況而需要做內容&時間的調整的時候,那些東西需要捨去。我跟很多朋友都曾經犯過一個大錯誤,太執著想把所有的內容分享完,導致說得太快讓觀眾壓力很大,實際吸收的內容很少。我們可以問自己 a. 希望觀眾回家後會有什麼動作? b. 他們會怎麼用幾句話跟朋友說他們聽到的內容  c. 五年後觀眾會記得什麼?

6. 結尾
結尾的時候跟寫文章一樣,需要重申開場的時候所提的重點,另外提供觀眾現場深入的詳細資料&省略的內容可以在那些地方取得進一步參考資料,這些動作都是幫助聽眾在最短時間內可以有回顧記憶的動作,並且在將來需要複習&深入了解的時候知道講者很負責熱心地提供了參考資源,不論對於聽眾的吸收或者維持講者的可信度都是有幫助的。

7. 反省
如果現場能用兩台攝影機(筆記型電腦攝影機+外接webcam)拍下講者&聽眾的反應,對於調整報告的模式、肢體語調、內容重點非常有幫助。也可以安排同事&朋友在現場幫忙做筆記,記錄下講不清楚&現場反應不良的地方,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結束後與一開始開場的時候有互動的觀眾們諮詢,讓他們知道你希望能根據他們的回饋對未來的報告做調整,讓他們告訴你那些地方可以說更清楚,哪些地方可以省略。

公開演講是溝通形式的其中一種,當我們能更深入的了解聽眾的背景、想法&需求,就可以更貼切精準地傳達聽眾所需要的資訊,希望以上技巧能在各位的生活&工作上有令各位滿意的幫助。

留言